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鱼类蛋白质酶水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鱼类蛋白质酶水解的各种方法与原理、水解产物苦味形成机理及其强度的影响因素、脱除苦味的方法与机理以及水解产物中活性与功能物质的分离、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72.
火龙果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火龙果果皮为材料,用乙醇提取红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红色素在80℃以下较为稳定,在80℃以上颜色逐步由鲜红变成淡黄。酸性条件下,色素红色加深,热稳定性增强;碱性条件下,色素由鲜红色变为黄色,最大吸收波长由535nm移至390nm。有机酸及碳水化合物具有加深色素溶液红色和增强稳定性的作用。常用食品防腐剂、可见光照射及黑暗中放置均不影响色素稳定性,紫外光照射使色素颜色由鲜红变为橙红。氧化剂和还原剂使色素溶液变色或褪色,Ca^2 、Mn^2 、Mg^2 、Na^ 、K^ 使色素溶液红色加深,且红色稳定,但Al^3 、Cu^2 、Zn^2 和Fe^3 使色素溶液红色减褪,变成淡蓝色或黄绿色。  相似文献   
73.
银杏叶金银花保健饮料加工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银杏叶金银花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操作要点进行了研究,对该饮料的苦涩味抑制问题以及分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较为适合的银杏叶金银花饮料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4.
某铅锌矿周边地区室内灰尘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集了广东某铅锌矿区37个室内积尘样品,用四酸消解-ICP-AES分析法分析了积尘中Pb、Zn、Cd、Cr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用地累积指数、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当地室内积尘中镉、锌的污染最为严重,平均含量分别是背景值的356.2和139.6倍,各评价方法均显示为极强或极度污染,铅的平均含量是背景值的19.83倍,为中强至极强污染或显著至高度污染,铬的平均含量与背景值相差不大,基本上为无污染至中污染或弱污染,4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为极强的生态危害,以Cd的生态危害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75.
武运粳7号是江苏的高产粳稻品种,因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因此改良其条纹叶枯病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前期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农艺性状表型选择定向改良武运粳7号条纹叶枯病抗性的基础上,对14个改良系的重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品质性状的综合表现,14个改良系中,C09、C11、C12和C13的多项品质性状优于武运粳7号,C14的食味值最高;C11、C12和C14不仅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探讨不同地点和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4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7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结果]峰值时间在地点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他特征值在地点、播期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多数特征值以品种对其影响最大。不同生态条件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由大到小均为淮安点苏州点连云港点扬州点。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北高南低趋势。消减值随纬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在不同纬度间变化较小。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峰值时间呈减小趋势,消减值和回复值呈增加趋势,崩解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糊化温度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RVA谱特征值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受播期影响较大。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小。5个品种中以南粳46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消减值和回复值最低,其RVA谱特性最优,蒸煮食味品质最好。连粳4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和回复值较低。说明不同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播期间RVA谱特性的差异显著,同一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应尽可能早播。[结论]该研究为江苏省水稻优质生产及食品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江苏省南京绿桥瓜果菜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0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成员2300多户,瓜果种植面积6万亩,亩均收入达1万多元。合作社统一销售成员农产品,辐射带动南京、句容、马鞍山、当涂等地7万多名农户。先后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江苏省"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实施"七统一"一是统一优良品种的种子、种苗引繁、供应,加速品种更新,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二是统一品种的种植茬口和布局,保证种得出、卖得掉、卖得  相似文献   
78.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制备豉油膏,分别以酱油曲精、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安琪甜酒曲作为菌种,以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考察加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加盐量等因素对花生粕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粕发酵豉油膏的最佳发酵菌种为酱油曲精,最优工艺条件为:加曲量4.5 g/kg,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8 d,加盐量20 g/kg.  相似文献   
79.
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选择5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不同地点和不同播期对稻米加工、外观、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品质性状在地点、播期及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多数性状品种间变异最大,地点次之,播期影响最小。不同品质性状在不同纬度的变化趋势不同,稻米加工品质随纬度的升高呈改善趋势,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在不同纬度间的变化较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和食味值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垩白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则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食味品质随纬度的升高有提高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加工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的趋势,粒长和长宽比增加,粒宽减小,胶稠度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变幅不大,过早或过迟播种食味值均有降低趋势。不同性状对地点和播期的反应不同,糙米率、粒宽、粒长、长宽比和精米率受影响较小,而垩白率和垩白度受影响较大,整精米率、糊化温度、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居两者之间。不同品种不同品质性状在地点和播期间的稳定性不同,南粳46的品质性状综合表现最好,但受地点和播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0.
 水稻叶片的形态改良是水稻株型育种和产量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以9311/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为材料,定位了上3叶叶片长、宽、叶面积共9个性状QTL,分析了叶片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定位了主穗重及产量构成因素(颖花数、千粒重、结实率)相关QTL。结果表明,CSSLs群体的叶片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片性状与主穗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主穗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形态多数性状与结实率、千粒重没有显著相关性。两年共定位到20个叶片性状QTL,分布于第1、3、4、5、6、9、11共7条染色体的10个区间,贡献率为3.82%~14.61%,其中贡献率大于10%有6个,多个QTL成簇分布在相同区间,3个QTL在两年间重复检测到,8个QTL为前人未报道的新位点。两年共检测到16个与控制主穗产量相关的QTL,分布于第1、2、3、5、7、8、10共7条染色体13个区间,其中有7个主穗产量相关QTL所在5个区间与叶片形态14个QTL所在区间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