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绿僵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苗苗  于永浩  曾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43-1447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绿僵菌的分类、分离与鉴定方法、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绿僵菌在分子系统学研究、基因遗传育种、剂型的改进和扩大防治对象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与Bt等杀虫微生物的研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出应加强对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的筛选;在防治害虫时尽量减少湿度、紫外线以及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对绿僵菌防效的影响,以提高绿僵菌对靶标害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陷阱诱杀方法对蔗根土天牛成虫的诱杀效果。[方法]于2007年5月蔗根土天牛成虫发生期,在蔗田进行挖坑陷阱诱杀,设置3种陷阱诱杀方法,测定各陷阱诱集的成虫数量、各方法诱集成虫总量及雌雄比例。[结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分别为8.44、6.50和4.56头/d.陷阱;第一种方法防治效果优于其他两种,且诱得的雌虫比例较高,达42.06%。[结论]陷阱法诱杀简单实用且仅需劳力投入,值得在广大蔗农中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以草地贪夜蛾取食诱导后的玉米酵母cDNA文库以及编码植物Rac蛋白的诱饵载体,并从文库中筛选ZmRop1的互作蛋白,为进一步从分子层面解析ZmRop1在玉米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和提高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提供支持。【方法】以草地贪夜蛾取食后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不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SMART技术反转录合成ds cDNA,连接p GADT7载体后转化到酵母Y187中构建玉米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以玉米c DNA为模板克隆ZmRop1,构建诱饵载体pGBKT7-ZmRop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到酵母AH109中,并鉴定诱饵蛋白毒性及自激活活性。通过酵母双杂交以ZmRop1为诱饵从cDNA文库筛选其潜在互作蛋白。【结果】研究获得的玉米c DNA文库库容量为4.08×106CFU,文库滴度为1.3×108CFU,文库片段多样性良好,文库重组率91.7%;诱饵载体pGBKT7-ZmRop1成功转入AH109且经过鉴定证明无毒性、无自激活活性;从文库中初步筛选到22个与ZmRop1互作的蛋白,分析表明参与调控植物防御等多种生物学活动。【结论】构建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符...  相似文献   
24.
于室内测定了21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有3种植物提取物的产卵忌避率在70%以上,分别是灵香草82.0%、枫杨74.4%、地黄连71.7%。对灵香草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5个分离组分,进一步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氯仿萃取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其产卵忌避率分别为93.7%和91.8%,说明灵香草氯仿萃取部分的产卵忌避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广西玉米主要种植区的种群动态及发生为害规律,为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和其他玉米主产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在广西崇左市、南宁市和河池市选择7个固定调查监测点,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在玉米生长期每隔7 d调查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及对玉米植株的为害特征,计算植株受害率和百株虫量;在7个调查监测点各放置2组桶型诱捕器和诱芯,每隔7 d调查记录1次诱虫情况,统计成虫数量。【结果】各调查点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量春秋季各有1次高峰,春秋季百株虫量最高值分别为35.00头和64.67头,秋季虫量明显高于春季。幼虫发生动态呈区域性差异,崇左市扶绥县、南宁市江南区和武鸣区幼虫发生期较短且集中,3个点春季百株虫量和峰值均较高。玉米各生育期均受幼虫为害,苗期以低龄幼虫为主,开花期和成熟期以5~6龄幼虫为主,其他生育期可见各龄期幼虫,世代重叠明显。各调查点春季草地贪夜蛾成虫数量总体上呈抛物线增加趋势,春季每诱虫桶最高虫量为25.33头;秋季虫量呈波浪状,约21 d出现一次峰值,每诱虫桶最高虫量为34.67头;秋季成虫数量总体上高于春季。【结论】草地贪夜蛾在广西全年均可发生,年发生代数在7代及以上,秋季虫量明显高于春季,发生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加重。幼虫发生期和虫量存在区域差异,幼虫可为害各生育期玉米。草地贪夜蛾严重为害玉米生长,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预报,根据区域气候和玉米长势,强化低龄幼虫和成虫高峰期的防控力度,以降低草地贪夜蛾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芒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为杧小果普瘿蚊的科学测报及精准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8—2020年,在广西百色市永乐镇芒果园进行杧小果普瘿蚊幼虫随机取样调查,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对杧小果普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建立Iwao理论抽样模型,通过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主要分布在芒果树冠的中层和下层,树冠各方位的虫量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测定结果表明,杧小果普瘿蚊幼虫在芒果树上均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强度与种群密度成正比。根据抽样公式计算得出杧小果普瘿蚊幼虫的最适抽样数模型N=3.8416/D2(6.98972/m+0.171)。【结论】杧小果普瘿蚊幼虫主要分布在芒果树冠的中层和下层,在芒果树上呈聚集分布,主要是由其自身的产卵习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27.
蛴螬是重要的世界性地下害虫,绿僵菌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对蛴螬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报道及商品制剂的研制和应用现状,讨论了温湿度和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对绿僵菌防治蛴螬效果的影响;指出助剂的筛选、混合制剂的研发、菌株退化机理和土壤抑菌作用的研究等是绿僵菌防治蛴螬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8.
基于Crosby生长法则的蔗根土天牛幼虫龄期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蔗根土天牛幼虫最佳分龄结构并判断幼虫的龄数,为研究蔗根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制定防治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孵化的方法收集蔗根土天牛幼虫,分别测量幼虫的头口宽和前胸背板宽,并采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频次分布图显示蔗根土天牛幼虫头口宽、前胸背板宽均有18个左右的分布区,其中以头口宽分布较为明显,头口宽的峰值分别为0.6、1.2、1.6、2.2、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和9.0 mm.[结论]蔗根土天牛幼虫共分18龄,头口宽是判定蔗根十天牛幼虫虫龄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29.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已从南美洲入侵到北美洲、亚洲多个国家和一些太平洋岛国,在我国扩散至12个省区500多个市县,严重为害农林业生产,威胁人居安全和生态平衡。为了实现对红火蚁的可持续治理,需要引入和加强生物防治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昆虫病原真菌白僵菌、绿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总体现状,以及针对红火蚁研发的详细进展,包括优良菌株选育、规模化生产、产品剂型、登记注册及防控应用等,分析了白僵菌、绿僵菌制剂防控红火蚁的优势和尚需解决的问题,讨论和展望了真菌杀虫剂防控红火蚁的前景。  相似文献   
30.
世界四属果瘿蚊害虫比较及中国种类形态检索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实和植株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杧果上的害虫需要得到重视。本文为国内首次详细介绍世界已知四属杧果瘿蚊害虫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并进行比较,同时编写世界杧果瘿蚊害虫分属种检索表以及中国杧果瘿蚊分种形态特征检索表,以期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这类害虫的经济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鉴定、检疫和防治这类瘿蚊科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