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小兴凯湖采集水样,滤掉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进行为期12 d的实验室培养。试验设置了4个光照梯度和5个Fe浓度,分别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e浓度的增加,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量也相应的增加。在低光照强度下,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规律不明显。在光强为4000 lx时,浮游植物吸收Fe量为0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丰度降低了63.6 ind· L-1。在光强为8000 lx条件下,浮游植物丰度与吸收Fe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光强为12000 lx时,吸收Fe量为0.091 mg· L-1的培养瓶中浮游植物丰度增加了2791.2 ind· L-1,说明了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明显高于培养液中营养元素对藻类生长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利用静态数学模型法对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时间和空间的利用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年平均承载力和日平均承载力为弱载,高峰期日平均承载力严重超载;空间上,景区内各景点客流量分布差异明显,个别景点出现严重超载。结论:安邦河湿地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存在着时空分异,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大,最后提出了调节安邦河湿地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的策略。  相似文献   
33.
高寒地区河蟹养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在泥河水库采用池塘、网围、大水面3种试验方法,各投入辽蟹扣蟹350kg,规格分别为60 ̄100只/kg、60 ̄100只/kg、160 ̄200只/kg。经150d饲养,个体平均规格分别达到25g、50g、100g。通过3种不同技术模式的比较,确定大水面河蟹养殖是高寒地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正在崛起的一项新兴产业──游钓渔业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我国游钓资源(包括水域资源和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游钓场所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游钓渔业的法制管理,并对我国游钓渔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35.
2007年7月份、10月份和2008年5月份,对兴凯湖浮游植物丰度及其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浮游植物丰度时间分布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空间分布表现为春季以3#采样点最高,10#采样点最低;夏季最高为5#采样点,最低为8#采样点;秋季最高为3#采样点,最低为11#采样点。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兴凯湖浮游植物丰度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浊度。  相似文献   
36.
泥河水库梭鲈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梭鲈鱼苗平均全长3.0cm,平均体重0.13g,采取自然繁殖饵料鱼与投喂碎野杂鱼的方法,经120d饲养,出塘时平均全长11.54cm,平均体重11.0g,成活率100%。肥满度K=1.32,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001319L^5.0179。本文还讨论了梭鲈在高寒地区水产养殖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7.
观赏鱼主题公园设计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观赏鱼,特别是金鱼的旅游观赏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评价了观赏鱼作为一种特色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出了开发建设观赏鱼主题公园的构想。  相似文献   
38.
高寒地区人工养殖蓝鳃太阳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鳃太阳鱼 (Lepomismacrochirus) ,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太阳鱼属。该鱼原产于北美 ,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 ,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均大量分布这种鱼。 1987年我国的湖南、湖南、北京等省市相继从美国引进鱼苗养殖 ,均能安全越冬 ,1998年广州东莞、顺德也从美国引进养殖。由于这种鱼肉味鲜美 ,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 ,蓝鳃太阳鱼体形优美 ,色彩艳丽 ,极易上钩 ,因而成为观赏和游钓的上品鱼类。在东北高寒地区养殖蓝鳃太阳鱼尚属少见 ,更没有成规模养殖。本文欲综述蓝鳃太阳鱼…  相似文献   
39.
河蟹为中国特产,因大螫上密生绒毛而称之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我国河蟹增殖和养殖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蟹、湖泊网围养蟹、稻田养蟹、小型湖泊和小型水库养蟹,在大型水库尤其在高寒地区的大型水库从未有人进行过养殖。1999年我们通过对水库资源的调查,选择泥河水库和东湖水库(面积在40000亩以上)作为大水面河蟹养殖的试验场地。在对河蟹苗种品系进行慎重选择后.于1999至2001年进行大水面河蟹养殖,经过4个月的养殖,于当年8月中旬至10月上甸进行捕捞,回捕时平均规格达到100g/只,最大个体达200g/只,回捕率高达31%。结果证明,规格160-260只/kg的河蟹苗种是比较适合高寒地区.大水面养殖的。河蟹最佳投放期在春季,最佳生长期在7、8两个月,最佳回捕期在9月份。  相似文献   
40.
概述了水库渔业发展历史和行业特性,论述了水库渔业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分析了制约水库渔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