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百螺敌对泥鳅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红细胞微核测试的亚毒性试验研究了百螺敌(三苯基乙酸锡)对泥鳅急性及亚毒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百螺敌在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 分别为1.425、1.215、0.938、0.80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265 mg/L.百螺敌的亚毒性试验中,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着百螺敌质量浓度的加大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出现正向剂量-效应关系;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核异常率在百螺敌质量浓度为1.4 mg/L时,出现峰值;而微核率高峰出现在1.1 mg/L处.且核异常率远大于微核率.诱变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百螺敌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强的诱变效应,应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苯二胺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为诱变剂,采用半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对苯二胺在不同浓度(0、15、17.85、21.24、25.27和30mg/L)和不同染毒时间(24、48、72和96h)条件下,对泥鳅(Misgurnus angullicaudatus)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苯二胺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39.40、27.93、23.69和18.78mg/L,安全浓度为4.21mg/L。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标准,对苯二  相似文献   
13.
14.
微波辅助提取安吉白茶有效成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马丽娜  彭忠  朱敏  于淑池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47-5150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以安吉白茶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提取率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安吉白茶3种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吉白茶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适宜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80 W,微波时间3 min,提取温度85℃,料液比1∶20(m/V,g∶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茶多糖、咖啡因的提取率分别为13.7%、2.8%、1.9%.  相似文献   
15.
沈小芳  于淑池  陆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25-432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在试验水温23~25℃的条件下,研究了乙烯利(ETH)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5种组织酯酶(EST)同工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后,在不同染毒时间下泥鳅5种组织EST同工酶酶谱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的类型包括:酶带的缺失、新增及着色的深浅,5种组织EST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差异性,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脾脏>肝胰脏>鳃>心脏>肌肉;没有发现剂量梯度与EST同工酶表达的正相关变化,在不同染毒时间下,脾脏、肝胰脏、鳃组织EST同工酶基本上表现为在24 h活性增强,48 h活性达到最弱,72 h略有增强,96 h又减弱,而心脏和肌肉组织24 h先增强,而后一直减弱的趋势,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和应激性.  相似文献   
16.
低温对诱导小麦未成熟胚愈伤组织出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低温处理对诱导小麦未成熟胚愈伤组织出愈率结果表明 ,6h短时间低温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出愈率 ,比对照增加 1 4 3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出愈率逐渐降低 ,18h后其出愈率又渐增 ,低温处理 30h时其出愈率显著高于对照 ,为对照的 1 4 1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芦苇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tuginosa)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芦苇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有差异,抑制效果为:根浸出液>穗浸出液>秆浸出液。新鲜烘干的芦苇秆和干燥的芦苇秆抑藻效果相当,粉末状芦苇秆抑藻效果不明显;未过滤的芦苇秆浸出液与灭菌、过滤的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的抑制作用差距不大;每升水浸泡40 g芦苇秆,15 d时浸出液的抑藻效果最好,培养10 d后的抑制率达67.8%;同时藻细胞的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显著降低,SOD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藻细胞出现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水温23~25℃条件下,研究了对苯二胺对泥鳅(体质量25.20~28.06g)4种组织及血清中酯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组织及血清酯酶同工酶的表达差异性明显,活性强弱依次为:肝胰脏﹥脾脏﹥血清﹥心脏﹥鳃。经不同剂量对苯二胺处理后,未发现剂量梯度与酯酶同工酶表达的正相关变化。在不同时间处理条件下,组织及血清酯酶表达先强后弱,72h达到最弱,96h略有增强,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和应激性。  相似文献   
19.
于淑池  邵杨勇 《水产科学》2012,31(5):291-294
应用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泥鳅成体的心脏、肝胰脏、肾脏、鳃、肌肉5种组织中酯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泥鳅3种同工酶在肝胰脏中表达活性较高。酯酶同工酶在5种组织中均大量存在,且条带较多;过氧化物酶在肾脏中表达较强,肌肉中表达最弱;过氧化氢酶在鳃、肌肉组织中表达不强,且条带较少,不利于分析,但其表达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龙井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85℃时多糖得率最大(3.842%);浸提时间为3 h时多糖得率最大(3.227%);料液比为1∶40时多糖得率最大(3.437%);醇沉浓度为90%时多糖得率最大(3.4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龙井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40,醇沉浓度90%,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可达6.333%。[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