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松嫩平原春小麦耐盐碱性鉴定及品种(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松嫩平原春小麦品种(系)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盐碱浓度,同时筛选耐盐碱小麦材料,以黑龙江省试种的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分别在春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筛选适合耐盐碱性鉴定的胁迫处理浓度,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个春小麦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0mmol·L-1 NaHCO3为小麦耐盐碱性筛选的理想鉴定浓度;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中,九三09-1933等7个品种(系)萌发期高度耐盐碱,北麦9号为萌发期盐碱敏感品种;九三08-51271、龙麦36、7767为苗期高度耐盐碱品种(系),克旱14号、九三08-7127为苗期盐碱敏感品种(系);综合评价萌发期与苗期鉴定结果,其中高度耐盐碱的品种(系)为龙麦36和09-9933,盐碱敏感品种(系)为九三08-7127和克旱14号,克旱7号等其他品种(系)中度耐盐碱。  相似文献   
82.
引进燕麦种质资源饲草产量与饲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利用引进的燕麦种质资源,促进黑龙江西部农牧交错区燕麦品种的高效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比较了66份引进燕麦种质资源的饲草产量、营养指标及其饲喂价值评估指标,以相对牧草质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3综合评定了饲草营养价值,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各品种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6个燕麦种质资源中,T07和坝莜12号饲草产量最高,为最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推广的高产草量燕麦品种;Heacharrelyngby营养价值最高,其次是都3、T19、三分三、74-N-29和白燕2号,为最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种植、推广的高品质燕麦品种;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5类,以种质群Ⅱ饲草产量最高、营养价值最低,种质群Ⅲ饲草产量最低、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83.
播期与密度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黑龙江省生态气候条件下春小麦品种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选用黑龙江省优质春小麦龙麦26和克旱16为试验材料,分5个播期(4月10日、4月17日、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和3个密度(龙麦26为每公顷500万、600万、700万,克旱16为每公顷700万、800万、900万)播种,收获后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基本都以5月8日播种的品质较好,籽粒蛋白质和面粉面筋含量都极显著高于早播,面团流变学参数也都显著优于早播,而晚播对容重的影响不利;密度对两个不同小麦品种的各个品质性状均无显著影响.综合各品质分析结果,适当晚播有利于改善黑龙江省春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84.
为开发利用国产小麦原料,就北京春小麦能否生产专用粉问题,对黑龙江垦区近30个小麦主栽品种进行了品质化验分析和焙烤实验,结果表明,黑龙江垦区春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但面团特性难于同世界主产国小麦相比,同国内优质麦相当。  相似文献   
85.
为明确不同温湿度条件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的影响效应,以黑龙江北部麦区的主栽品种龙麦35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定3个水平的温度(15、20、25℃)和相对湿度(80%、85%、90%),分析不同温湿度处理对成熟期小麦的穗发芽开始时间、穗发芽率、发芽势、整穗水分变化率和千粒重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穗发芽鉴定和收获管理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腐植酸对小麦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春小麦耐盐品种龙麦26和盐敏感品种克旱16为材料,分别用清水和腐植酸浸种,利用水培方式进行幼苗培养,在NaC1胁迫7d后,测定幼苗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蛋白质、蔗糖、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分析腐植酸与盐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春小麦茎叶的生长,降低了幼苗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NR活性和NR/SPS活性比.盐胁迫后,龙麦26的蔗糖、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GS活性提高,但克旱16的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腐植酸浸种降低了盐胁迫下叶片硝态氮含量和NR、GS、SPS活性,提高了铵态氮、蔗糖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龙麦26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NR/SPS活性比,以及克旱16的SPS活性,而降低了克旱16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NR/SPS活性比及龙麦26的SPS活性.推测腐植酸浸种可能是通过调控SPS活性和降低NR活性来增加蔗糖含量,从而影响小麦在盐胁迫下的碳氮代谢及平衡.  相似文献   
87.
基于黑龙江省芸豆主栽地区春季频繁发生低温干旱,生产上经常晚播的生产实际,为了寻求适应实际生产条件的播期和密度协调栽培技术,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探讨了5月15日(I)、5月25日(II)、6月04日(III)3个播期和15万株/hm~2(D1)、20万株/hm~2(D2)、25万株/hm~2(D3)、30万株/hm~2(D4)4个种植密度对芸豆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第I播期,第II和III播期条件下,芸豆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均有所下降,但芸豆的生长率有所增加。同时,随播期的推迟,芸豆花后的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逐渐下降趋势,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呈先增后减趋势。II-D2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I-D2和III-D3处理,分别比不同播期下D1处理多27.18%~45.31%、17.57%~34.34%、14.92%~31.31%。总体来看,在3种播期下,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使芸豆生长率、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增加,构建优良群体结构,在晚播(III)时适度密植(D3)的增产稳产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88.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建设"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地方高校需要响应决策、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在拥有大批优势学科等挑战的情况下,设立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探索其相应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9.
为了研究木醋液对盐碱条件下芸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试验以“龙芸14”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0、25、50、75、100和125 mmol·L-1的混合盐碱(NaHCO3与Na2CO3的摩尔比为9∶1)溶液进行萌发期盐碱浓度筛选试验,筛选出芸豆萌发期的最适盐碱胁迫浓度为100 mmol·L-1。继而在100 mmol·L-1的盐碱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木醋液,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CK)、木醋液稀释20倍(A+W20)、40倍(A+W40)、60倍(A+W60)、80倍(A+W80)、100倍(A+W100)、120倍(A+W120),分别测定木醋液处理后的芸豆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探讨木醋液对盐碱胁迫下芸豆种子生长抑制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了芸豆种苗早期的生长,100 mmol·L-1的胁迫处理作用明显且能保证芸豆种子的存活,与CK相比,A处理的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较CK分别降低了88.88%、75.42%、71.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