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1.
[目的]研究探明琯溪蜜柚及其芽变新品种果汁的香气组分种类、相对含量与差异,以及引起香气组分变化的可能分子机理.[方法]以琯溪蜜柚及其芽变品种红肉蜜柚和三红蜜柚果实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果汁香气组分;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并采用FPKM值的趋势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供试3...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瓜类作物普遍存在的雄花多、雌花少、产量低的状况,综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前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为解决这一难题所研究出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路线的形成过程。这一育种路线通过实践检验,成为70年代后期以来指导瓜类育种的主流原理之一。80年代后期开始,瓜类雌性系(强雌系)育种原理与时俱进,先后结合了抗病育种、生态育种、品质育种等研究内容,在瓜类育种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此还展望了瓜类雌性系(强雌系)今后育种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3.
 ‘粤秀8 号’黄瓜是以优质自交系材料Y6 与K39 杂交育成的新品种。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坐果性强。瓜长棒状,瓜把短,皮色深绿有光泽,刺瘤大而密,瓜长38 ~ 40 cm,肉厚1.1 cm,口感脆,味微甜,商品性佳,耐贮运。中早熟,抗病抗逆性强,耐热性较强,耐寒性和耐涝性中等,适于华南地区春秋两季栽培。  相似文献   
14.
节瓜始雌花节位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始雌花节位有差异的节瓜品种配制组合K36×G1,对其P1、P2、F1、F2代群体植株始雌花节位进行调查,并利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始雌花节位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K36×G1组合的始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64.299%、多基因遗传率为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为35.701%.说明节瓜始雌花节位是由主基凶和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性(较低的始雌花节位)可以通过杂种优势来实现;始雌花节位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生产不仅对现代社会生产具有特殊意义,而在新时期的林业营林中也不例外。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极大的提高了新时期营林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营林机械化生产也运用而生,但对新时期林业发展中营林机械的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不仅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节瓜基因组AFLP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节瓜雌性系K36和强雄系G为材料,从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和选扩等方面进行选择优化,建立高效稳定的AFLP分析体系,同时从64对AFLP引物组合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6对,并以该体系开展节瓜雌性性状分子标记和图谱构建等遗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原理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瓜类作物普遍存在的雄花多、雌花少、产量低的状况,综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前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为解决这一难题所研究出瓜类雌性系(强雌系)高产育种路线的形成过程。这一育种路线通过实践检验,成为70年代后期以来指导瓜类育种的主流原理之一。80年代后期开始,瓜类雌性系(强雌系)育种原理与时俱进,先后结合了抗病育种、生态育种、品质育种等研究内容,在瓜类育种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此还展望了瓜类雌性系(强雌系)今后育种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从国外引进的厚皮甜瓜品种Athena中分离得到的单性花材料进行了植物学特征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甜瓜栽培条件下,单性花系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表现均与普通雄全同株甜瓜品种或自交系无明显区别,雌花的颜色、形态、育性及着生节位等的表现均与普通雄全同株甜瓜品种一致,结实正常,仅在花的性别分化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所得到的厚皮甜瓜单性花材料的单性花性状是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