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麦黄花叶病是我市二棱大麦的主要病害。近几年通过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有效地控制了病害,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在前几年示范筛选的基础上,1990—1991年对三个表现最好的品种(系)作进一步的对比考察,1991—1992年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种植,表现均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的方法,是通过不同叶位上感病情况,分成7个等级,然后统计计算病情指数,这种叶位调查法比较费时,耗费较多的人力。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调查纹枯病病情的方法是统计每丛稻中感病株所占的比率来表达病情。日本羽柴辉良(日《植物病理学报》1983),则采用测量纹枯病病斑在稻株上的高度和当时稻丛的高度的比率来表示病情的(见附表)。后两种方法,相对的比较省工,可大大减轻测报人员的工作量,且记载项目也较简单,资料的可比性也较强。为探讨这两种方法在我国的可行性,比较国内的叶位分级法,于1988、1989年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冬季用7.5%金马EW 60~100 m l/667m2,对看麦娘的株防效达96%以上,鲜重防效达98%以上,对野燕麦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在98%以上。春季用7.5%金马60~80 m l/667m2,对看麦娘的株防效在93%以上,药后25 d的鲜重防效在80%左右。金马对小麦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4.
35%寨丹乳油对水稻旱育秧田一代灰飞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35%寨丹乳油对水稻旱育秧池一代灰飞虱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商品用量1 500ml/hm2,网罩式试验药后1~5 d,对灰飞虱成虫的校正防效89.1%~93.4%;敞开式试验药后1 d对灰飞虱成虫的校正防效60.58%~62.29%.其速效性与乐斯本1 500ml/hm2、敌敌畏2 250mml/hm2相当,好于锐劲特750 ml/hm2、吡虫啉750~900 g/hm2,持效性接近或略差于锐劲特,与乐斯本相当,好于敌敌畏、吡虫啉.  相似文献   
25.
噻嗪·速灭威防治稻飞虱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667m^2用25%噻嗪·速灭威EC50~75g,施药后2~15d调查表明,对水稻田稻飞虱的防效稳定在80%以上,其速效性明显优于单用25%噻嗪酮WP,慢于单用25%速灭威WP单用,持效期明显优于单用5%速灭威WP,与25%噻嗪酮WP相当,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好,是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6.
粒黑粉病是杂交制种稻上的主要病害,直接危害谷粒,结实粒数减少,一般发病田块减产5%~10%,收获时病谷破裂散出的黑粉粘附在健谷表面,影响种子质量,降低产值。为寻求防治粒黑粉病的理想药剂,探讨其防治技术,有效减轻  相似文献   
27.
不同水稻品种黑条矮缩病感病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 ddwarf virus(RBSDV)]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发生普遍,部分种植区域、部分品种发病严重,损失较大。为掌握不同水稻品种间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的  相似文献   
2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2006年施药后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每公顷用20%虫酰肼SC750ml(ai.150g),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对水稻生长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9.
番茄叶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它主要侵害叶片,也可在果实上发病,使番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阻碍了番茄的生产和发展。为寻求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理想药剂,控制番茄叶霉病的危害,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80%多菌灵&#183;福美双WP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江苏里下河区秧田灰飞虱连年大发生,造成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大流行,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摸清丁烯氟虫腈等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危害,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进行了丁烯氟虫腈等药剂及其与硫丹、毒死蜱等混用防治水稻秧田灰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