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姜荷花种球发芽及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姜荷花为试材,研究了促进种球发芽的技术措施及种球贮藏技术。结果表明:种球在30℃、相对湿度70%~80%的培养箱中存放20d,发芽时间比对照组、地膜处理20d和拱棚处理20d提前约10d,发芽势也明显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组,可以使花期提前14d左右、提高切花产量及种球繁殖率。通过对3种种球贮藏方式比较发现,对种植地直接覆盖塑料薄膜比室内贮藏和室外地下埋藏效果更好,表现在种植前已有部分发芽或露白,而室内贮藏容易引起种球干瘪、甚至腐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施用不同氮肥比例对展毛野牡丹的花期、株高、地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等的生长影响,通过设计6个不同尿素施用量处理展毛野牡丹盆苗,分别对其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和统计。结果表明:尿素施用量为70 g(N_2)和90 g(N_3)时,能有效地延长野牡丹花期,比对照组花期延长13天;尿素施用量为90 g(N_3)时,对展毛野牡丹株高、地径及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株高增高23 cm,地径增大0.64 cm,生物量增加725.03 g;而尿素施用量为130g(N_5)时,对提高叶绿素的含量最显著。通过研究,可为展毛野牡丹盆苗技术提供科学的氮肥施肥方案,同时也为展毛野牡丹规模化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法对镉(Cd)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叶片细胞膜损伤及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10 mg/L相对低浓度Cd处理下,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绿素a/b比值则持续升高;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持平或略高于对照。在120 mg/L相对高浓度Cd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叶细胞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对照比,于处理后7 d出现大幅度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于7 d达到最高值后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以中药材白及为试材,利用多菌灵和草甘膦喷施植株或重金属镉(Cd)、铅(Pb)处理种植土壤,检测4种外源有害物质的残留量,评估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对白及药材质量和安全的影响,以期为白及生产、经营和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农药残留速测卡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到白及假鳞茎多菌灵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白及经过当年喷施和连续2年喷施草甘膦,其假鳞茎草甘膦残留量均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分别达到0.057 3mg·kg-1和0.061 2 mg·kg-1.白及经浓度为1.0~50.0 mg·kg-1的Cd处理,叶、假鳞茎和根中Cd含量均高于国家限量标准,且随处理浓度升高呈增高趋势.白及经浓度为500~2 000 mg·kg-1的Pb处理,叶、假鳞茎和根中Pb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呈增高趋势,除浓度为500 mg·kg-1的Pb处理组叶片Pb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其余均高于国家限量标准.综上所述,多菌灵残留量较少,对白及药材质量影响较小或不影响;草甘膦以及重金属Cd、Pb残留量较高,均影响白及药材质量和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镉胁迫对黄菖蒲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0 mg/L浓度Cd处理42 d后的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L.)根尖分生组织、根成熟组织、茎和叶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黄菖蒲根尖分生组织和根成熟区内皮层细胞着色变深,根成熟区、叶表皮细胞及茎类内皮层细胞发生明显形态变化,叶肉组织厚度减小,叶片厚角组织细胞壁加厚。  相似文献   
16.
三种园林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Pb的吸收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土培法研究棕竹(Rhapis excelsa)、宛田红花油茶(Camellia polyodonta)和地瓜榕(Ficus tikoua)对土壤Pb污染的修复能力,测定了不同部位Pb含量,并分析了Pb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及迁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mg/kg)相比,500~1 500 mg/kg Mn处理45 d,棕竹和宛田红花油茶叶片、根系生长良好,无中毒症状,地瓜榕老叶出现红褐斑点(1 500 mg/kg处理组);500和1 500 mg/kg Pb处理45 d,3种植物地下部Pb含量大于地上部,即根叶或根茎叶;且3种植物不同部位Pb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不同程度的增高,且根系Pb含量增大幅度均比地上部(叶片或茎)大,其中宛田红花油茶1 500 mg/kg Pb处理组根系Pb含量(506.54μg/g)是500 mg/kg处理组(52.36μg/g)的9.67倍,差异极显著(P0.01),而叶片含量仅增加了1.26μg/g;500和1 500 mg/kg处理浓度下,3种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Pb含量比值及Pb在植物体内的迁移率均较低,如Pb 1 500 mg/kg处理组宛田红花油茶Pb迁移率仅有0.06,与500 mg/kg处理组(0.19)相比,这一迁移率极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17.
3种园林植物对土壤重金属Cd的吸收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来水处理作对照,采用土培法研究了3种Cd处理浓度下棕竹、宛田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对土壤重金属Cd的吸收及修复能力,为Cd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及土壤Cd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 mg.kg-1)相比,10、25、50 mg.kg-1 Cd处理45 d后,3种园林植物均能较好生长,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10、50 mg.kg-1 Cd处理浓度下,3种园林植物地下部(根系)Cd含量均大于地上部(茎、叶),且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大,地下部(根系)Cd含量增幅均大于地上部(叶、茎),其中棕竹根系Cd含量增幅最大,是10 mg.kg-1处理的7.05倍;在10~50 mg.kg-1处理浓度范围内,3种园林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Cd含量比值均较低,且Cd在3种植物体内的迁移率均随处理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新型、有效的植物源农药防治马蹄莲软腐病,测试了49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的抑制作用及其MIC值和MBC值,并进一步进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的抑菌作用显著,其次是丹参、乌梅、北五味子,其他中草药对彩色马蹄莲软腐病菌无抑制作用.五倍子提取物浓度为30 mg/mL时,盆栽防效达到6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白及与黄花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差异,为白及种植户选种优质白及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种植两年的3份白及和1份黄花白及的假鳞茎产量、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及其对钙(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特性,比较各品种间的产量差异,并分析氨基酸总含量等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4份材料的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下同),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假鳞茎产量(38112.15 kg/ha)较高,其次是资源白及(29112.15/ha),资源黄花白及和遵义白及的产量相对较低.4份材料的总氨基酸含量排序为遵义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资源黄花白及>资源白及;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达7.22%,其次是遵义白及(7.12%),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白及的蛋白质含量稍低,分别为6.60%和5.43%;资源黄花白及和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1.40%和29.70%,资源白及和遵义白及的多糖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27.60%和23.60%.此外,4份材料对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依矿质元素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总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二者与Ca等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多糖含量除与Mg含量呈正相关外,与其他指标均呈负相关;Ca等5种矿质元素间表现出或正或负的相关性.[结论]白及与黄花白及、白及同一种内不同品种(或不同来源地品种)间均存在产量和品质差异,其中资源‘桂白4号’白及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遵义白及、资源白及和资源黄花白及,可作为优质白及品种供药农选种.  相似文献   
20.
龙牙百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是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野百合(Lilium brownii)的变种,为我国三大食用百合之一,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从资源分布与栽培、药食用价值、繁殖技术、病虫害发生与防控等方面对龙牙百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龙牙百合抗病育种、病虫害生物防治及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