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71.
蔡长举  孙成文  付杰 《节水灌溉》2016,(11):124-126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节水改造、管理水平及气候土壤条件的一项重要指标。测算分析方法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水利部推荐的首尾测算法。但由于贵州省灌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灌区基本无量水设施,基础数据收集困难。为此,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结合贵州省多年以来的测算分析经验,自主研发了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灌区渠首取水量监测模块、田间用水量监测模块及数据接收平台3部分组成。通过在贵州省内选取马场、小箐、大坝3个灌区进行推广试验,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得出上述3灌区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445、0.461、0.438。  相似文献   
72.
贵州省灌区渠道兴建较早,渠系量水设施不配套,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长期以来不能准确测定。因此,探索简单易操作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测定方法,对制定合理的水量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贵州省黔西县民乐灌区总干渠作为试点,采用流速仪测定该干渠不同水位下的流量,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归纳该渠道水位流量关系经验公式,为落后山区无量水设施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探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3.
正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东部,是浙江省名优茶生产基地之一。四面环山,中为盆地,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市的77%。2001年嵊州市贵门乡茶农发现一株明显早发的茶树单株,并在当年利用新枝扦插技术对其扩繁,建立母本园进行重点观察。经过多年观察实验发现,该无性系茶树品种芽叶性状好,产量高;干茶适制性佳;所制茶叶产品香气浓厚,氨基酸等有益成分含量高;品种抗病、抗逆性强,命名为"越香  相似文献   
74.
庆单7号是大庆市庆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以自交系庆系L27-26-2为母本,庆系K31为父本杂交育成。母本L27-26-2是从(庆系47×丹9041)×综3变的杂交后代分离株系中选育出的稳定自交系。父本庆系K31是从外引自交系大K12中的变异株经过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  相似文献   
75.
76.
结合沈北新区农业生产实际,建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阐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的研究目的和原则,详细介绍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技术内容,分析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7.
结合沈北新区农业生产实际,建立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阐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的研究目的和原则,详细介绍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技术内容,分析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8.
79.
付杰 《中国种业》2017,(2):73-74
确定Z1112早熟非转基因陆地棉采用机械采摘各项配套技术与经济指标,总结与机采棉配套的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达到职工丰产增收,团场增效。  相似文献   
80.
为定量分析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基于耦合绿度、湿度、干度、热度4项指标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index,RSEI),考虑土地利用强度、人口聚集度与坡度对海岛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加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地形3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改进遥感生态指数(Improved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IRSEI)模型。利用RSEI与IRSEI分别对海南岛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分析IRSEI的合理性以及两者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 index,EI)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与RSEI相比,IRSEI与EI指数更接近,且具有很好的合理性,IRSEI突出土地利用、人口分布与地形地貌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对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2000—2020年间海南岛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整体来说,IRSEI均值从0.721上升至0.766,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的土地各年份占比均超过89%,等级为差、较差的土地占比极少,二者之和在各年份所占比例均低于1.48%;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高于东部、北部以及环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优良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区域覆盖面积为12 278.00 km2,占比47.5%,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的区域覆盖面积为3 124.07 km2,占比12.1%;改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退化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环岛沿海城市带。研究构建了适用于海南岛的生态质量评估体系,为海南省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