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8篇
  18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谷子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从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谷子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谷子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品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以12份大茎野生种血缘后代材料及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ROC22和粤糖93-159为试验材料,对其7个工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各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7个性状降为3个主成分,这3个主成分能解释表型变异的95.7057%。基于3个主成分进行二维排序和聚类分析,筛选到8(云瑞14-204)和6(云瑞14-199)2份优质材料,能较好地为大茎野生种的创新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冰脆李是叙永县赤水河流域的地方李子品种,年种植面积较大。本文在对近几年来冰脆李发生大面积红点病的原因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冰脆李红点病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明玉米重要自交系花粒期高温胁迫下转录组基因的表达差异,发掘玉米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质,明确高温胁迫引起玉米减产的机理,从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提高玉米耐高温胁迫性。首先,利用Ampha~(TM)Z30花粉活性分析仪检测高温胁迫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玉米自交系昌7-2、郑58的花粉活性。然后收集花粉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2000~(TM)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昌7-2、郑58花粒期高温胁迫材料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对照材料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序列结果分析后获得差异显著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维恩图(VENN图)重叠区域分析、GO功能分类和富集统计、KEGG pathway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以及转录因子分析,获得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相关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花粉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和正常生长条件下,昌7-2花粉活性分别为24. 37%,42. 89%,郑58花粉活性分别为35. 57%,64. 83%。高温胁迫后在昌7-2花粉转录组中共检测到4 176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郑58花粉转录组中共检测到5 48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通路分类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后郑58的花粉转录组中有2 062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399个相关通路上,昌7-2的花粉转录组中有1 943个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352个相关通路上。转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55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有45个转录因子包含10个以上差异表达基因。研究表明,通过对玉米自交系花粒期高温胁迫后花粉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的差异显著表达基因信息,昌7-2、郑58对高温胁迫响应机制存在明显差异,热激蛋白(Hsps)、热激转录因子(Hsfs)、生长素(IAA)基因和磷脂酰基醇-4,5-二磷酸基因家族(PIP2)在响应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以郑单1002和郑单958为材料,0(N0)、150(N1)、300(N2)kg/hm2氮肥水平,常规尿素和一次性基施掺混控释肥两种氮肥类型,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夏玉米冠层特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两个品种穗位层和近地表叶面积指数(LAI)比N0处理增加25.7%~52.5%,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千粒重、穗粒数、穗长和产量显著增加,农学利用效率降低22.0%~40.0%。与常规尿素相比,掺混控释肥增加玉米生长后期穗位层和近地表的透光率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千粒重、穗粒数、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降低子粒含水率。在相同施肥条件下,与郑单958相比,郑单1002的LAI和穗粒数分别提高7.5%~14.8%和2.3%~11.5%,千粒重降低1.4%~6.2%,产量提高0.8%~6.2%。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云割F2代材料叶片持绿性的影响.[方法]以26份甘蔗创新种质材料云割F2代及其母本为研究材料,以轻度、中度水分胁迫与正常供水的叶片持绿性状等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抗旱系数为依据,采用隶属函数法、灰色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隶属函数法、灰色关联分析两方法,对参试材料的排序位次不完全相同,但是利用等距极差法进行分类结果,只有云割F211-68、云割F111-254两材料不一致,其余材料分类完全相同;②利用类平均法,对参试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00处,参试材料可分为四类,第Ⅰ类8个材料抗旱性强,第Ⅲ类6个材料抗旱性中等,第Ⅳ类3个材料抗旱性差,第Ⅱ类包含了抗旱性强、中等两类材料;③绿叶数/总叶数、+1~+4叶叶绿素含量的抗旱系数与抗旱性综合评价值成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甘蔗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结论]抗旱性强、叶片持绿性表现优良的云割F2 11-159等材料可作为抗旱育种亲本、品种培育的基础种质材料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37.
利用同异分析法对含有云南野生甘蔗亲本的32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异分析评价为优秀的是德蔗93-88×云瑞03-393、云蔗99-155×CP74-383、云瑞99-546×德蔗93-94、德蔗93-88×云瑞99-151、闽糖90-1022×云瑞04-186、云蔗99-155×L75-20、德蔗93-94×云瑞03-393和粤糖93-159×云瑞03-417;较优的组合是德蔗93-88×云瑞01-87、德蔗93-88×云蔗99-155、云蔗99-155×德蔗93-94、德蔗93-94×云瑞03-80、云蔗99-155×粤糖93-159、德蔗93-88×云瑞99-546、CP65-357×云瑞03-917、德蔗93-88×云瑞01-109、德蔗93-88×云瑞03-117、闽糖90-1022×云瑞03-392和闽糖90-1022×云瑞99-546,在今后的杂交育种中可以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38.
以贵州省锦屏县敦寨镇的农村土地流转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调查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意愿、流转形式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表明,农户在权益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乐意将土地进行流转;虽然土地流转形式多样但出现了流转行为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均衡、村委政府角色失位等问题。因此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帮扶企业、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等措施都有助于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39.
云南割手密血缘F2代抗旱性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水分胁迫条件下,通过对12份云南西双版纳割手密82-114(简称云割82-114)血缘F2代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PMP)、株高伤害率及+2叶相对重量测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09-P58、09-P88、08-821、09-P54、08-719共5份材料抗旱性较强,08-721、09 -P42、09-P68共3份材料抗旱性中等,09-P75、09-P78、09-P109、09-P60共4份材料抗旱性较弱.②12份材料的抗寒性均超过对照新台糖ROC22.可为甘蔗抗旱品种选育提供亲本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0.
采用蛋黄平板法,从河南某香油作坊附近土样中筛选到2株降解磷脂的菌株X2和X10,产物分析和酶活测定表明,X2所产磷脂酶主要为磷脂酶D,酶活3.2 U/mL,X10除产少量磷脂酶D外,可能还产磷脂酶A.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Biolog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的鉴定,初步判定X2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X10为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