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14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稻田氮素流失规律测坑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稻田水中氮素的变化动态、渗漏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施肥后田水中氮素的浓度有逐日递减的趋势,但各种形态氮素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铵氯在第二天就减少了75%;不同施肥期氮素的渗漏流失量以基肥期为最大;在前茬为草莓的情况下以NO^-3-N渗漏流失为主;NO^-3-N作为氮素在土壤中淋失移动的主要形态将成为施用氮肥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2.
以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Cowll and Futuyma生态位重叠指数估计不同品种类型鲜食大豆6种主要害虫的营养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结果表明豆蚜、筛豆龟蝽、突眼长蝽、暗绿巨蝽、茶翅蝽和斜纹夜蛾6种害虫的生态位并不完全重叠。  相似文献   
83.
芒果(Mangifera indica L.)为漆树科芒果属常绿果树,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享有"热带果王"之美誉,世界五大名果之一.全球约有87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芒果,栽培面积超过933万hm2.我国种植面积13.1万hm2(不含台湾省),2007年总产量80.47万t.其中广西种植面积4万hm2,总产量18万t[1].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明茶黄蓟马在芒果园的田间发生规律,明确芒果树不同物候期茶黄蓟马最适合的监测方法,为芒果茶黄蓟马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0和2012年的2月20日至当年11月30日,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品种园、芒果示范园对广西的两个主栽芒果品种金煌芒和桂热芒82号,从花期至小果期同时采用蓝板加诱剂法、蓝板法和弹击法,在果实膨大期至当年末次梢老熟采用蓝板加诱剂法,监测记录茶黄蓟马的发生动态,分析芒果树物候期、气象条件和品种对茶黄蓟马田间发生的影响.[结果]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嫩梢期是茶黄蓟马发生高峰,随着花期结束、果实膨大与嫩梢老熟,田间虫口密度逐步下降.高温干燥天气适宜茶黄蓟马发生及繁育,其对芒果树品种不具有选择性.3种监测方法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717x+14.321(y:蓝板加诱剂法,x:弹击法,R2=0.777,P<0.05)、y=1.256x+0.288(y:蓝板加诱剂法,x:蓝板法,R2=0.979,P<0.05)和y=1.375x+11.080(y:蓝板法,x:弹击法,R2=0.801,P<0.05).[结论]茶黄蓟马的田间发生动态与芒果树的物候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与芒果品种无关.弹击法、蓝板法和蓝板加诱剂法均与芒果茶黄蓟马的监测结果相关,但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在芒果初花期至小果期宜采用弹击法,在其他物候期宜采用蓝板加诱剂法.  相似文献   
85.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以两种籽粒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宁粳4号和徽两优6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生长在含有硅(Na_2SiO_3)和50μmol·L~(-1)镉(CdCl_2)的介质中7 d,研究了硅对两种水稻吸收累积镉及其非蛋白巯基物质(NPT)含量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水稻地上部和根中镉的亚细胞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硅镉处理下,相同镉处理浓度下,加入硅后,两种水稻生物量较单独镉处理明显增加;两种水稻根中的镉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籽粒镉含量低的水稻品种宁粳4号转移系数小于籽粒含量高的徽两优6号;外源硅(1.8 mmol·L~(-1))会显著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和转运。镉胁迫条件下,硅对水稻植株体内的非蛋白巯基物质(NPT)的含量产生了影响,单独镉处理时两种水稻根部NPT含量较对照明显升高,硅镉复合处理时宁粳4号根NPT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NPT含量,徽两优6号根中NPT含量增加,地上部NPT含量下降。两种水稻品种镉在根中的亚细胞分布表现为细胞可溶物质中含量高于细胞壁,细胞器上含量最少;镉在地上部的亚细胞分布表现为细胞壁中含量高于细胞可溶物质,细胞器上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86.
大银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相结合,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3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太湖(TH)、江苏洪泽湖(HZ)、黑龙江连环湖(LH)和吉林石头口门水库(ST)的4个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为大银鱼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黑龙江连环湖(LH)和吉林石头口门水库(ST)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而吉林群体(ST)与太湖群体(TH)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地理大银鱼群体间的差异受躯干部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4个群体大银鱼的前7个主成分总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62.00%,其中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44.52%,说明主成分3是个拐点.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大银鱼的综合判别率为79.80%,其中以太湖群体(TH)最高(94.30%),吉林群体(ST)最低(72.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银鱼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87.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黔花生二号的经济效益与播种密度、施肥量(N、P、K)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经济效益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式,确立了黔花生二号经济效益(大于18000元/hm2)栽培优化组合方案:密度29.298~30.996万株/hm2;N施用量196.275~219.600kg/hm2(尿素426.7~477.4kg/hm2);P2O5施用量121.26~140.22kg/hm2(过磷酸钙673.7~779.0kg/hm2);K2O施用量196.275~219.60kg/hm2(硫酸钾392.55~439.2kg/hm2)。影响黔花生二号经济效益大小因素的顺序是,密度>施氮量>施钾量>施磷量。  相似文献   
88.
长期以来,畜牧业是龙泉市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为改善人们缮食结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龙泉市畜牧产业进入到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上浙江省畜牧业“西进东扩”、“畜牧业进山、养殖业上山”的战略实施,龙泉畜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当前如何正确认识畜牧产业发展前景以及采取措施推进其快速健康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9.
1滴灌装置及其设置 大棚滴灌要求安装容易,移动方便,配套性好,出水均匀,寿命长,故障少,价格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滴灌系统主要有控制首部、输水管路和滴灌管、微喷头三部分组成,每667m^2投资1500—3000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