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易丰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易丰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小区、大区对比与小面积示范试验研究"易丰收"拌种、幼苗期叶面喷施和开花下针期喷施处理对不同茬口地种植花生的主要形态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易丰收"3种不同方式处理的花生的主要形态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均优于对照;大区对比与小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比对照增产4.9%~7.8%,且"易丰收"应用越早增产效果越好,拌种比幼苗期喷施增产效果好,幼苗期喷施效果又好于开花下针期效果;在生茬地应用的增产效果要好于重茬地。[结论]"易丰收"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显著提高花生的形态性状、经济性状,对花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可进一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为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11对SSR引物对30份主要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扩增出等位变异数29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CI指数分布在0.391~0.879之间,平均值为0.726。30份东北花生主要育成品种相似系数分布在0.57~0.93之间。聚类分析显示,东北主要育种单位选育的花生品种分布在不同分支上,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研究结果不仅为下一步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而且为东北花生育种研究方向提供重要的依据,对东北地区花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会宁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10个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生育期表现、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子粒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隆丰218产量高,株高较高,茎粗、穗长、穗粗、秃顶率较低,穗粒数多,穗粒重、百粒重大,可以确定为主推品种;隆丰211产量最高,表现为出苗率较高,穗粒重较大,粒秆比低;丰玉3号表现为出苗率较高,穗粒数较多,穗粒重较重,穗长较长,可作为后备品种;五谷568表现为植株高,秃顶率低,单株秆重重,穗粒数较多,百粒重较大,可作为饲用型玉米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44.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陇亚10号为对照,对我县2010~2016年引进的27个胡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增产率、增产次数、经济形状等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三个品种参试年限多,综合性状优良,亩产量高且较为稳定可确定为旧膜穴播主推品种;9622、97047、坝亚11号、陇亚杂3号四个品种参试年限虽短,但增产明显,有望成为苗头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大面积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45.
玉米收获过早会导致籽粒不饱满、含水量偏高、商品性差,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不同收获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不同收获期对玉米单株生产力、含水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全膜双垄沟播的最适宜收获期,为制定最有效的栽培技术规程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玉米产业的迅速发展,开展了玉米收获期试验。结果表明:会宁中部半干旱地区玉米适宜晚收,现阶段以10月18—23日为宜。  相似文献   
46.
为了筛选适合会宁旱作高海拔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及饲用玉米品种,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生育期表现、生物性状、经济性状、鲜草量及子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郑单958属全国高产创建推荐品种,在会宁表现为早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在干旱年份亩产量达到693.4kg,比对照增产20.95%,显著高于对照,有较强的抗旱性与适应性,可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富农1号中早熟,亩产籽粒565.1kg,仅比对照减产1.43%,但产草量较对照增产19.7%,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示范。  相似文献   
47.
支原体引起的奶牛临床乳房炎在规模化牧场存在一定感染比例,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支原体在我国牧场乳房炎感染牛只中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结合4 家规模化牧场的支原体检出情况,初步总结防控经验,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会师等年降水量250-400 mm的半干旱区乡(镇)进行了试验推广,折合平均产量31 035kg/hm^2,较传统种植栽培方式平均增产14.9%,最高增产达29.0%。  相似文献   
49.
西北半干旱地区玉米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007~2010年开展的"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玉米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建立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结果表明,会宁县土壤碱解氮含量分3个等级,分别为低(43mg·kg~(-1))、较低(43~73mg·kg~(-1))和中(73~125mg·kg~(-1));土壤有效磷含量分5个等级,分别为低(7mg·kg~(-1))、较低(7~15mg·kg~(-1))、中(15~28mg·kg~(-1))、较高(28~35mg·kg~(-1))和高(35mg·kg~(-1));土壤速效钾含量分4个等级,分别为较低(119~172mg·kg~(-1))、中(172~250mg·kg~(-1))、较高(250~283mg·kg~(-1))、高(283mg·kg~(-1))。利用肥料效应函数,结合目标产量计算出不同肥力水平区间的推荐施肥量,每公顷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随地力等级从低到高以施N 266.1~185.1kg、P_2O_5132.2~95.1kg、K_2O 70~47.7kg,氮:磷:钾=1:0.62~0.43:0.38~0.25为宜。  相似文献   
5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大垄三行密植对花生种植密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缩小了行距,扩大了株距,增加了种植密度,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由此引起叶绿素含量维持时间相对较长,叶面积指数增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虽然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略有降低,但实收株数较多,大垄三行密植较传统种植增产34.9%,具有在大田生产中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