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苏淮北地区21个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21个黄淮海主导品种为供试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研究了各品种在最适种植密度下植株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籽粒产量及相关要素的表现,以探究江苏淮北地区最适品种类型,为该区域玉米生产推广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品种的最适种植密度下,鲁单9088、苏玉29、蠡玉88等中低密度型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产量优势,且其综合抗病性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瑞华麦5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立抗病小麦品种瑞华麦520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措施,在大田研究了播期、密度、施氮量及氮肥基追比对瑞华麦520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有明显影响,不同施肥量间差异显著,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播期与密度试验中,10月10日播种、基本苗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10月10日后随着播期的推迟籽粒产量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均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受密度影响不大。氮肥运筹试验中,施氮量180~270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施氮量超过270kg·hm~(-2)后产量增长缓慢;氮肥基追比7∶3时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10月10日播种、基本苗225万·hm~(-2)、施氮量270kg·hm~(-2)、基追比7∶3时瑞华麦520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瑞华麦516(原代号瑞华1426)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5年以洛麦21为母本、淮麦1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代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8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48。1特征特性瑞华麦516属弱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全生  相似文献   
14.
江苏淮北地区29个玉米新品种耐高温胁迫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研究以29个新选育的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利用江苏淮北地区特有的高温气候,研究了各品种在最适种植密度下,与高温胁迫相关的植株农艺性状、产量及相关要素的表现,以探究各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为该区域玉米生产推广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C1210、郑原玉432、瑞华玉288、京农科738、隆平259、硕秋518、MC708、登海187、先玉1466等品种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能力,且增产幅度均≥3%,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及高温胁迫耐受性,在江苏淮北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及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农艺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20年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淮南试验站进行不同氮肥用量和机插密度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对盐粳15号的生育期、株高、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盐粳15号的生育期延长,株高增高,高峰苗和有效穗数随之增加,但成穗率却随之减少,每穗总粒数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降低,产量先升后降.不同机插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机插密度的增加,高峰苗和有效穗数随之增加,成穗率、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降低,产量先升后降.氮肥用量与机插密度之间有一定的互作效应.适当地增加机插密度可以弥补低氮水平下产量的损失,而在高氮水平下,机插密度应适度降低.综上,氮肥用量与机插密度分别为300 kg/hm2和27.8万穴/hm2时,盐粳15号生育期、株高适中,群体、穗粒结构协调,实现了最佳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6.
瑞华麦523是由优质、早熟、抗赤霉病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集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三者结合于一体半冬性小麦品种烟1604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赤霉病、迟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7年5月通过国家级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70004。该文介绍了瑞华麦52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并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瑞华麦520是由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的豫麦13(曾用名:郑州891)和高抗白粉病的黔丰1号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分蘖力强,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2015年3月通过国家级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6,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地区早中茬种植。该文介绍了瑞华麦52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瑞华麦521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9023和具有较好丰产性、抗逆性的小麦品种偃展4110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1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70008),适宜在江苏省沿淮麦区及淮北麦区晚茬口种植。本文介绍了瑞华麦521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质玉米新品种瑞华玉三号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其品种来源为 99A573×LH1805。该品种 2021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玉 20210022),适宜安徽省夏播玉米产区推广种植,具有产量潜力高、广适、稳产性好、综合抗病能力强、品质优良的特点。后相继通过江苏省 [(苏)引种(2022)第 085 号 ]、河南省 [(豫)引种〔2022〕玉 009]、山东省(鲁引种 2022030)、河北省 [(冀)引种〔2022〕第 1 号 ]、陕西省(陕引玉 20230099 号)引种备案,表明瑞华玉三号具有良好的区域适应性。从品种选育、特性特性、产量表现、栽培管理等方面对瑞华玉三号进行介绍,旨在为其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瑞华麦523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和江苏省区试的多年实验数据对该品种进行了产量形成分析。结果表明,瑞华麦523在连续8年的省级和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均增产显著;株高82cm,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有效穗数600万·hm^-2以上,穗粒数30粒以上,千粒重45g以上,产量三因素协调;抗逆性强,在6900~8400kg·hm^-2产量水平范围内均有良好表现,瑞华麦523是一个具有推广潜力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