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报道了东北地区危害农业、林业的鞘翅目昆虫79种,它们隶属于3科(豆象科、负泥虫科、天牛科)。对这些种类的分布及其取食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期为广大农业、林业及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栗山天牛提取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栗山天牛提取物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质量分数分别为37.28%、37.25%、8.61%;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0.9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939,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还含有Ca、Mg、Fe、Mn、Zn、Cu、Mo、N i、Se、Cr等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3.
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6~10月,笔者分8次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5种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共获昆虫标本4 000余号,经鉴定这些昆虫分别隶属于11目65科176属223种.昆虫区系地理成分以古北种为主,未发现特有种.通过对不同生境昆虫种类和优势目昆虫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环境中昆...  相似文献   
24.
昆虫嗅觉通讯研究概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嗅觉通讯是昆虫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昆虫选择栖息地、繁殖、觅食、御敌等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昆虫的嗅觉系统,有助于阐明昆虫个体间、不同昆虫物种间的化学通讯机制,了解昆虫对寄主的识别、选择机制,也可以为高效的昆虫行为化学调节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基因位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昆虫的行为,应用于许多重要的农、林、卫生害虫防治。文中简要概述了昆虫的嗅觉通讯及其研究内容,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昆虫嗅觉通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凯式定氮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等方法,对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虫体蛋白质及5种微量元素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1龄蝗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87.6 mg/100mg,随着虫体的发育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至4龄蝗蝻再次升高,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71.6~79.3 mg/100mg)。(2)5种微量元素中Fe、Ca和Zn在1龄蝗蝻中含量最高,随着发育的进程逐渐减少,在成虫期再次升高且雌虫含量显著高于雄虫;Mg和Cu在蝗蝻发育时期呈现周期性波动,成虫期雌虫体内Mg元素含量略高于雄虫,雄虫体内Cu元素含量显著高于雌虫。  相似文献   
26.
东北地区虫草属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采自长白山的吹泡虫虫草(Cordyceps tricentri Yasuda)和蜻蜓虫草(Cordyceps odonatae Kobayasi)东北地区虫草属二新记录种。吹泡虫虫草的子座单生于寄主的胸部,浅黄色;产孢部位棒状或椭圆形;子囊壳埋生,瓶状,孔口稍外突;孢子线形,成熟后断裂成次生孢子,此前在国内仅见于浙江、河北、云南、广东、贵州、安徽省。蜻蜓虫草的子座单生于寄主胸部,浅黄色,柄多弯曲,产孢部位长椭圆型,有纵沟;子囊壳埋生,瓶状。孔口疣状微突起;孢子线形,成熟后断裂成柱型次生孢子,此前在我国仅见于贵州省。此2种虫草在中国东北均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27.
吉林省四平郊区蝗虫群落组成及其时间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四平郊区直翅目(OnhopteIa)蝗总科(Acridoidea)中蝗虫群落的组成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四平郊区蝗总科昆虫共有6科、22属、27种;时间动态变化表明:蝗虫6月末始见,8月中旬蝗虫的发生达到高峰,为6科、19属、22种,10月中旬之后成虫全部消亡。根据蝗虫发生数量确定绿牧草蝗[O.viri-dulus(Linnaeus)]、中华蚱蜢(A.cinerea Thnunberg)、黄胫小车蝗(0.infernalis Sauss)、条纹异爪蝗(Eu.vittatus Zheng)、素色异爪蝗[Eu.unicolor(Ikonn.)]、异翅负蝗(A.heteroptera B.-Bienko)和长翅素木蝗[S.shirakii(I.Bol.)]为本地区优势蝗种;分析了优势蝗种发生的时间动态。  相似文献   
28.
为比较昆虫发育时期免疫防御能力的强弱,对不同发育时期东亚飞蝗体外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看,1~5龄蝗蝻及雄成虫25℃时酚氧化酶活性达到峰值,雌成虫30℃时酚氧化酶活性达到峰值,雌虫酶活性高于雄虫;不同温度作用下,1~5龄蝗蝻在15~45℃温度变化中变化规律相似,1龄蝗蝻酶活性最低,2~4龄蝗蝻时期酶活性升高,5龄蝗蝻时酶活性达到峰值,成虫酶活性在30℃和45℃时,雌虫酶活性高于雄虫(P<0.05)。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不同温度作用下酚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显示了其免疫能力的强弱差异。  相似文献   
29.
豆象属昆虫检疫重要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正式将豆象(属)非中国种Bruchus spp.(non-Chinese)列入其中。豆象属昆虫在我国分布较少,对储藏物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豆象属昆虫,对于减少储存粮食损失和促进进出口贸易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豆象属昆虫的主要特征;世界重要豆象属昆虫的种类、分布;以及我国口岸检疫截获豆象属昆虫及其检疫重要性。这些为口岸一线的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2007年6~9月对黑里河自然保护区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并用多样性指数对昆虫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度.采集到该区昆虫223种,分别隶属干11目65科176属.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顺序是蒙古栎林林缘群落>白桦林林缘群落>河滩草地群落>平榛林林缘群落>人工针叶林群落;在5个不同群落中,蒙古栎林林缘群落昆虫的物种数、个体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群落.群落的相似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群落昆虫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显著,昆虫群落多样性变化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