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林业   608篇
农学   355篇
基础科学   331篇
  275篇
综合类   2488篇
农作物   332篇
水产渔业   328篇
畜牧兽医   1517篇
园艺   431篇
植物保护   15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建立库尔勒香梨叶片诱导再生的稳定高效再生体系。为梨的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库尔勒香梨离体培养的继代30 d左右的无菌苗叶片为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用 TDZ与 IBA或 NAA分别组合设计配方,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组合对不定芽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形成率和不定芽形成率的影响,选取最优配方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AgNO3,获得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用IBA和NAA分别组合设计生根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根据生根率、平均生根数以及平均生根长度筛选最适宜生根的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建立生根的培养体系。【结果】库尔勒香梨叶片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TDZ 1.0 mg/L+IBA 0.5 mg/L+AgNO3 0.5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100%,不定芽形成率84.92%。最适宜香梨再生苗生根的培养配方为1/2 MS + 0.5 mg/L IBA + 0.9 mg/L NAA,结合前期暗培养7 d,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条数为5.66,平均根长度为 2.8 cm。【结论】建立了库尔勒香梨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92.
以GF-1和Landsat8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逐步回归、非线性Logistic回归和基于空间位置的地理加权回归3种方法,结合134个野外样地调查数据,在河北省康保县开展叶面积指数反演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1)在荒漠化地区,GF-1和Landsat-8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指数因子与LAI均有较高的相关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植被指数因子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各影响因子间的共线性。(2)基于GF-1和Landsat-8影像分别建立的3种模型,均以地理加权回归决定系数最大,均方根误差最小,反演精度最高。(3)国产GF-1数据反演LAI效果优于Landsat-8,可以代替Landsat-8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的估测。  相似文献   
993.
河套灌区膜下滴灌高频施肥促进玉米生长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和2017年在河套灌区开展了玉米膜下滴灌的田间试验,研究全生育期不同施肥频率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张力计指导灌溉设置膜下滴灌不同施肥频次LF(施3次肥)、MF(施6次肥)、HF(每次灌水随水施肥2016年12次、2017年13次)和不施肥对照CK总计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施肥频次的增加,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显著增加。膜下滴灌少量多次的高频施肥方式通过延长玉米株高、LAI在抽雄期和灌浆期的生长活跃周期,促进茎秆向玉米籽粒的转运,提高百粒重从而获得高产。产量与叶面积、干物质、行粒数及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建议河套灌区玉米膜下滴灌的施肥方式为每次灌水随水施肥的少量多次高频施肥的管理措施,可促进玉米生长,提高肥料利用。  相似文献   
994.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需求电力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电网工程建设,使得电力物资需求量不断攀升,合同结算工作量大幅增加。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行业普遍存在轻视物资合同结算管理的现象,导致企业陈欠物资款逐年上升,经营风险、诉讼风险大大增加,企业信誉受损,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为全面提升物资合同结算管理水平,国网北京物资公司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稀土对大豆荚果干物质及籽粒中氮积累量的动态影响规律,揭示其与产量形成的内在关系,以东北典型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东农42(高蛋白型)、东农47(高油脂性型)和东农52(兼用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LaCl_3、CeCl_3和LaCl_3+CeCl_3溶液,测定大豆初荚至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初荚后20~40 d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主要时期,40 d后积累速度减缓,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可以提高大豆干物质和氮积累总量及最终产量,且稀土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因大豆品质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东农42在60 mg·L~(-1)CeCl_3处理下干物质、氮积累总量和产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2.66%、38.41%和39.48%。东农47在30 mg·L~(-1)CeCl_3处理下3个指标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18.71%、31.62%和29.62%。东农52在30 mg·L~(-1)CeCl_3处理下3个指标均最高,其中氮积累总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3.10%,干物质和产量分别增加6.80%和4.20%,但差异不显著。由此看来,稀土铈的处理效果最佳,且对高蛋白大豆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996.
在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胜任力和创造力开发理论为依据,从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模型,并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构建了三层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融会、综合创新思维的课程内容改革,解决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清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7.
正一、选用良种良种选用豫芝8号、豫芝11号、豫芝21号、中芝10号、郑芝98N09等。以上品种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高产稳产,早熟性好,适应性广。二、提高播种质量(一)拌种防病每667 m2用2.5%适乐时种衣剂10 m L,对水10 m L,拌芝麻种0.5kg,阴干后播种,可有效预防苗期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同时培育壮苗。(二)适时早播芝麻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以上,且属于无限生长植物,当最高气温达到25℃时,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据多年试验观测,夏芝麻每早播1 d,单产可提高1.5~2.5 kg。因此,项城市夏芝麻适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最迟要在6月10日前播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菌落表征性状统计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石蝉草根、茎、叶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群落组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从各组织器官中分离出内生细菌383株,通过菌落表征性状,以类平均连锁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0的水平上可聚为19个亚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亚群隶属于8属13种;其数量表现为叶根茎,多样性表现为茎叶根,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为石蝉草内生细菌的优势属。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 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理30 d的萌发率差异不大,故30 d的低温处理是打破已生根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当穴盘透气不良时,根长小于5 cm的种子易腐烂,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极少有腐烂现象,且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移入温室60 d时,萌发率达到80%,远高于根长<5 cm的种子萌发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生根种子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大于3.0 mm或侧根数量大于10根时,上胚轴可优先萌发。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1000.
任媛媛 《福建茶叶》2016,(8):136-137
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抓住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形式,而茶园生态旅游则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本文从对发展茶园生态旅游的意义出发,探讨目前我国应该如何科学地发展茶园生态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