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沙地云杉与近缘种红皮云杉和白扦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沙地云杉8个居群及其近缘种红皮云杉10个居群、白扦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用的16个随机引物在28个居群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带数为10.75条,其中多态位点119个,占69.19%,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运用Neis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估算出2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反映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根据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3种云杉聚为三大类,沙地云杉与白扦的亲缘关系较与红皮云杉近,表明经过漫长的进化,沙地云杉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因此支持将沙地云杉划分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32.
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10种特有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33.
采用内蒙古8个生境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营养枝在人工模拟低温条件下,选用电导率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对这些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导率和MDA含量评价冷蒿的抗寒性效果较好。8个生境的冷蒿抗寒性(致死温度)强弱依次为:海拉尔(-15.19℃)>克什克腾(-14.13℃)>锡林浩特(-12.54℃)>大青山(-10.98℃)>阿巴嘎(-10.30℃)>鄂托克(-8.27℃)>塔尔岭(-7.92℃)>巴彦浩特(-3.30℃)。  相似文献   
34.
锡盟沙地榆(Ulmus pumila L.var.sabulosa)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法对内蒙古浑善达克锡盟沙地榆6个居群和对照家榆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14条引物共获得  相似文献   
35.
将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分别置于15℃、20℃、25℃、30℃和35℃的恒温箱内,观察温度对其实验种群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子代雌雄性比的影响差异不一致,15℃与其它各温度、20℃与35℃的子代雌雄性比均有极显著的差异;20℃与30℃下的子代雌雄性比有显著的差异;20℃与25℃、25℃与35℃、25℃与30℃、30℃与35℃下的子代雌雄性比无显著差异.截形叶螨寿命、产卵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截形叶螨在25℃时产卵量最高,因此25℃是该螨产卵繁殖的最适温度;30℃~35℃是种群繁殖增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36.
蔡萍  宛涛  伊卫东  刘辉  张佳琦 《草地学报》2019,27(3):779-783
以内蒙古特有乡土沙生植物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技术,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探索其花粉形态的二型性特点,完善其花粉形态细微特征。结果表明:乌丹蒿花粉粒有长球形和圆球形之分,花粉形态存在明显的二型性特征。长球形花粉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大小平均为:23.28 μm×13.73 μm;萌发器官为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圆球形花粉赤道面为圆球形;极面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也是3孔沟类型;大小平均为:14.85 μm×13.80 μm;表面纹饰亦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除花粉粒的大小、极轴与赤道轴的比值(Polar axis/Equatorial axis,P/E)不同外,两种类型的花粉总体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细微性状主要差异表现在表面纹饰中刺的大小及刺与颗粒的排列密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37.
内蒙古河套地区向日葵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性商业化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来向日葵害虫日益猖獗,严重制约着向日葵生产的发展。本文记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向日葵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对重要害虫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a Hübner)的天敌进行了鉴定,并对潜在性的检疫性害虫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向日葵害虫的防治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相似文献   
38.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 Bienko)是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地带最重要的优势种害虫之一,尤其近些年来亚洲小车蝗在各地起飞严重,作为前锋聚集迁移成为蝗灾北移的主力军。因此,加强亚洲小车蝗聚集行为的研究,对于了解其爆发成灾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室内外首次对亚洲小车蝗是否存在聚集产卵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亚洲小车蝗喜欢选择已有卵囊和泡沫的产卵杯中产卵,而不喜欢在没有卵囊和泡沫的无卵杯中产卵,表明该蝗可利用挥发性气味区分有卵杯和无卵杯,并且可被其卵囊和泡沫挥发物吸引产卵。这些结果初步显示亚洲小车蝗存在聚集产卵的现象,卵囊及泡沫物质有可能是调控其产卵行为的信息化合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39.
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7种驼蹄瓣属(Zygophyllum L.)植物及其近缘种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 Bunge)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比较。RAPD研究结果如下:16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不同分子量的125个RAPD标记,其中99条表现出多态性,占总数的79.20%;7种驼蹄瓣的PPB%多态位点比例介于43.2%—68.0%之间,Nei's(h)基因多样度指数介于0.1693—0.2541之间,Shannon's(I)信息多样性指数介于0.2488—0.3798之间,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霸王的PPB为70.4%,h为0.2570,I为0.4011,均高于驼蹄瓣属各个种,表现出更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浑善达克沙地葱属(AlliumL.)4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它们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状、大小、表面纹饰、萌发器官类型及数量等形态特征。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质地貌、植物分类及遗传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