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麦洼牦牛高产奶选育群牛乳体细胞数与乳成分的相关性,本试验测定了92份鲜牦牛乳的体细胞数和脂肪、非脂乳固体、密度、蛋白质、乳糖、灰分和冰点7个乳成分指标。结果表明:生牦牛乳体细胞数(SCC)极小值为20.90万个/m L,极大值为70.40万个/m L,平均SCC为35.17万个/m L,高于健康牦牛的体细胞数(2~20万个/m L);SCC上升会引起非脂乳固体、脂肪、蛋白质、乳糖、密度和灰分等乳成分指标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SCC增加会引起牛乳冰点的上升,可能与牛患乳房炎时乳糖分泌降低有关;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SCC与乳脂呈显著负相关(P0.05),乳脂、非脂乳固体、蛋白质、乳糖与冰点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2.
33.
根据普通牛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获得三江黄牛线粒体D-loop区全序列,并以绵羊为外属对牛亚科代表性品种(类群)(九龙牦牛、野牦牛、瘤牛、欧洲野牛、中国水牛、亚洲水牛、德国普通牛、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蒙古牛、平武牛、川南牛、凉山牛、湘西牛和昭通牛)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期了解三江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三江黄牛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参考意见。结果表明,三江黄牛线粒体D-loop区序列长909~911bp,T、C、A、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08%、24.49%、32.72%和13.71%;三江黄牛共有16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75 7,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2 92,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三江黄牛与已知牛品种(类群)mtDNA D-loop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与凉山牛差异最小(0.11%),与欧洲野牛差异最大(32.6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三江黄牛是中国众多黄牛类群中的一支,与秦川牛、平武牛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其是由普通牛和瘤牛共同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34.
影响牦牛种间杂交受胎率的免疫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牛(冻精)与牦牛种间杂交表现的低受胎率不仅与参配母牦牛的质量,饲养管理,冻精品质,输配技术以及某些生殖器官疾患等因素有关,而且涉及免疫学因素,即存在免疫不孕。研究结果表明:黑白花公牛精液经人工授精多次注入母牦牛生殖道内,能使母耗牛机体产生精子免疫应答;精子抗原存在于精子的头部和尾部;精子免疫以体液免疫反应为主,精子抗体的产生致精子再次进入生殖道时知活甚至凝集,使精子难以上行和受精,因而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35.
免疫技术提高牦牛种间杂交受胎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黑白花公牛精液经皮下注射家兔或牦年犊,均可获得交高滴度的血清精子抗体;用分离纯化获得的精子抗体(IgG)强化免疫异种莴种;家禽可获得血清精子抗抗体。精子抗体和精子抗抗均具有较强的专一性。有子抗体和精子抗抗体分别进行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防治母牦牛免疫不孕能显著提高牦牛种间杂交的台率(分别27.95%和22.21%),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6.
通过产区走访调研和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资料,研究梳理了三江牛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了三江牛品种特征特性,剖析了三江牛产业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探究饲养方式差异对黑水色湾藏猪肌肉氨基酸的影响,以放牧、半舍饲、舍饲养殖出栏的黑水色湾藏猪五花肉为材料,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舍饲组TAA含量和EAA含量最高,分别为99.41%和36.36%;放牧组EAA/TAA和EAA/NEAA值高于其余两组,分别为39.56%和65.50%;半舍饲组SRC最高为73.77,为半舍饲组>放牧组>舍饲组;3 组藏猪肉赖氨酸RC值远大于1,赖氨酸含量丰富;苯丙氨酸RC值远小于1,为3种藏猪肉共同限制氨基酸。综上所述,3种模式出栏的藏猪肉含有丰富赖氨酸,但缺乏苯丙氨酸;舍饲出栏的猪肉EAA和TAA含量更高,放牧出栏的猪肉氨基酸组成则更优,而半舍饲出栏的藏猪肉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