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生物有机肥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生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柳玲玲  芶久兰  何佳芳  范成五  秦松 《土壤》2017,49(4):706-711
生物有机肥是一种集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肥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肥料,能更好地让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植和生长。本研究针对马铃薯连作障碍问题,探索几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连作土壤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威芋5号原种为材料,在同等化肥用量的基础上,增施等量不同品种的生物有机肥,测定其出苗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土壤生物性状等。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出苗率、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产量以及薯块品质均有改善作用。其中GZ-I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产率为52.26%,并且GZ-I处理可以明显地提高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其B/F较对照提高5.67倍。GZ-III处理提质效果最明显,马铃薯薯块中淀粉、还原性糖以及Vc含量最高,分别较对照提高0.68倍、1.64倍、0.41倍。施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均可提高马铃薯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其中GZ-III处理的改土效果最明显,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因此,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连作区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并对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其中GZ-I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GZ-III处理的提质和改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贵州省中低产稻田地力薄弱,普遍酸、粘、瘦等特点,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化肥配施厩肥、绿肥、秸秆还田和磷渣等措施对中低产黄壤稻田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中低产黄泥田通过综合培肥措施可以达到维持高产、培肥地力的效果。在施用有机肥培肥地力的同时,也要考虑补充碱性含钙物质,以中和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并维持钙素平衡。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贵州强酸性(pH 4.3)黄壤施用磷石膏对高粱生长、养分平衡、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土壤上种植耐铝能力弱的高粱, 铝毒害明显, 即使施用足量的氮磷钾肥, 作物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后高粱出苗和生长正常, 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 施磷石膏高粱长势优于施石灰处理;高粱干物质量与磷石膏(X1)、石灰(X2)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 Yw=6.88+11.92X1-1.65X12, R=0.983**;Yw=6.88+6.39X2-0.72X22, R=0.996**);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 在提高植物营养3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 施磷石膏植株磷含量是石灰处理的1.17~2.43倍;施高量磷石膏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值分别为6.8~7.1、1.2~1.3和5.4~5.6, 比值适中、变幅小, 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值提高, 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高粱叶片细胞膜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分析表明, 施磷石膏、石灰后SOD和CAT活性增加, 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下降, 施磷石膏效果优于石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田土壤碳固定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为明确贵州农田主要作物固碳潜力,借鉴经验公式对贵州主要农作物碳固定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10年贵州6种作物的总固碳量平均(1 151.16±62.99)万t.a-1,变幅为1 052.65万~1 268.28万t.a-1,呈波动变化缓慢增加趋势,主要作物间接碳排放量为(48.53±1.82)万t.a-1,变幅为45.87万~51.68万t.a-1,只相当于固碳量的4.21%。贵州农田作物的固碳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种植模式和氮肥形态对威芋3号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马铃薯品种威芋3号,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薯玉传统间作模式、薯豆间作新模式下氮素形态对马铃薯产量、品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豆间作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比单作和薯玉间作分别增产17.2%、5.8%,并显著提高薯块粗蛋白含量和单株氮、钾含量,但使淀粉含量降低。与硝态氮肥相比较,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分别增产15.73%、13.49%;与其他两种形态氮肥相比,铵态氮肥显著提高了薯块的粗蛋白、Vc含量、植株氮、磷、钾含量,但显著降低了还原糖、淀粉含量。氮肥形态与间作对马铃薯粗蛋白、淀粉、还原糖、产量、单株氮、钾含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6.
何佳芳  陈龙  芶久兰  赵欢 《种子》2015,(2):94-96
将对夏枯草药渣发酵后,配制成育苗基质,进行白菜育苗试验,以寻求新型轻基质替代材料。结果表明:(1)药渣发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技术易于推广;(2)研究得出的2个育苗基质配方为药渣∶蚯蚓粪∶蛭石=1∶1∶1和药渣∶蚯蚓粪∶泥炭∶蛭石=1∶0.5∶0.5∶1,育苗基质质感轻、孔隙度、容重、比重接近于泥炭,既能解决药渣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又能变废为宝,实现环保、能源、提高腐植酸的利用效率;(3)利用该基质栽培的白菜出苗率高,可达到90%以上,幼苗整齐度高、壮苗指数高、成长良好,成本降低同时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气候条件下马铃薯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马铃薯栽培生理参数,以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对在高产长势下的品种、叶位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光合特征变化相似,上部新叶片的光合速率最高,下部叶片较低,水平放置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自然状态叶片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出现"午休"现象;马铃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叶片胞间CO2浓度变化呈"W"型;呼吸速率费乌瑞它高于会-2,净光合速率会-2的高于费乌瑞它,胞间CO2浓度日均值会-2的高于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分条件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给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资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50%~60%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薯块形成和膨大期是费乌瑞它产量形成的需水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威芋3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间作条件下威芋3号的氮肥营养效应,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薯玉传统间作模武、威芋3号与芸豆新间作模式(薯豆间作)下氮素水平对威芋3号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豆间作显著提高威芋3号产量,比单作和薯玉间作分别增产18.9%和7.8%,并显著提高薯块粗蛋白含量,但使淀粉含量降低.在3种施氮水平中(N0,N12.8,N16),薯块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氮素水平与间作模式对威芋3号产量、粗蛋白、还原糖和Vc含量均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贵州强酸性(pH 4.3)黄壤施用磷石膏对高粱生长、养分平衡、细胞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强酸性土壤上种植耐铝能力弱的高粱, 铝毒害明显, 即使施用足量的氮磷钾肥, 作物也生长不良。施用磷石膏和石灰后高粱出苗和生长正常, 各生物学性状均极显著优于对照, 施磷石膏高粱长势优于施石灰处理;高粱干物质量与磷石膏(X1)、石灰(X2)的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变化(回归方程分别为: Yw=6.88+11.92X1-1.65X12, R=0.983**;Yw=6.88+6.39X2-0.72X22,R=0.996**);磷石膏降低酸性黄壤铝毒、提高植物钙含量的效果略逊于石灰, 在提高植物营养3要素(特别是磷、钾元素)的作用方面优于石灰, 施磷石膏植株磷含量是石灰处理的1.17-2.43倍;施高量磷石膏的高粱植株氮/磷、氮/钾、钾/磷比值分别为6.8-7.1、1.2-1.3和5.4-5.6, 比值适中、变幅小, 氮/铝、磷/铝、钾/铝、钙/铝比值提高, 改善和调节了高粱体内氮、磷、钾、钙养分的平衡。高粱叶片细胞膜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分析表明, 施磷石膏、石灰后SOD和CAT活性增加, 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下降, 施磷石膏效果优于石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