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近年来,俄罗斯花卉市场呈现积极增长趋势。据预测,2011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与2010年的指数相比将增长约30%。在俄罗斯,花卉生产比重很小,市场上90%以上的花卉产品依靠进口。目前,中国花卉占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建成,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双边贸易额已由1991年的79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2928亿美元。我国种苗花卉资源丰富,生产基础雄厚,随着自贸区贸易交流的深入,我国出口种苗花卉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出口数量和品种逐年增加,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南非位于非洲南端,总面积122.1万平方公里,有多种不同的气候带,从地中海气候到亚热带气候,再到半沙漠气候。因南非与欧洲的季节气候截然相反,花卉及其相关产品成为其向欧洲国家出口的首要产品。一般要求植物检疫法律法规1983年颁布的《农业有害生物法》  相似文献   
14.
枣实蝇在中国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枣实蝇的基础生物学信息,利用适生性分析软件CLIMEX和GARP,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预测枣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适生程度。综合2种软件的预测结果,认为枣实蝇在我国适生范围很广,其中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四川、云南、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辽宁、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海南等23个省(市、区)的大多数地区为枣实蝇主要适生区域;次要适生区域包括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内蒙古临河以东局部地区、宁夏南部局部区域、甘肃与新疆相接的局部地区、川甘陕3省交界的局部地区、青海格尔木市和都兰县、陕西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河北北部地区、吉林与内蒙古及辽宁接壤的局部地区、四川中部、重庆东部、西藏墨脱县、西藏察隅县、西藏错那县、湖北与湖南的西部地区、贵州北部地区、浙江北部局部地区、广西与广东的北部局部地区、台湾西部地区。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定量分析方法,首次综合评估枣实蝇在我国各省市区的潜在危险性,认为枣实蝇在中国为高度危险性害虫,对我国枣产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5.
16.
枣实蝇在吐鲁番地区的发生及蛹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吐鲁番地区17个乡镇58个枣园进行了枣实蝇蛹的抽样调查,发现枣实蝇在吐鲁番地区的发生比较普遍而且危害严重;枣实蝇蛹集中分布在0~15cm的土壤中,占总蛹数的90%,且绝大部分分布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枣实蝇幼虫除了在土壤中化蛹外,还能在麻袋、塑料袋等包装材料以及干枣内均能化蛹.  相似文献   
17.
从新西兰进境苹果的褐腐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新丛赤壳属菌株3072,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PCR检测、序列比对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 表明,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至黄白色,气生菌丝茂密,边缘规则;在ME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平铺生长.菌株为异宗配合.利用欧洲枝溃疡病菌(Neonectria ditissima)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俄罗斯花卉市场呈现积极增长趋势。据预测,2011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亿美元,与2010年的指数相比将增长约30%。在俄罗斯,花卉生产比重很小,市场上90%以上的花卉产品依靠进口。目前,中国花卉占据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植物检疫法律法规SAGyP202/92号条例,IASCAV416/96号条例;SAGyP728/99号决议;IASCAV234/95号条例;G/SPS/N/ARG/112。禁止进境物土壤禁止进入阿根廷。进口许可鲜切花进境阿根廷需要植物检疫进口许可,干切花进境阿根廷  相似文献   
20.
槐绿虎天牛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槐绿虎天牛是一种危害槐树幼龄林枝条的重要钻蛀害虫,寄主包括桦树、柳树、樱桃、枣树等多种具较高生态及经济价值的树种。适生性预测结果认为该虫在我国具有广泛的适生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结果认为该虫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对该虫加强检疫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