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0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江苏省棉花育苗期间,往往遇到低温寡照天气,造成出苗迟、缺苗重、素质差。如何进一步提高苗床温度,达到全苗早发,是  相似文献   
42.
基于统计调研手段,分析了江苏六次产业的必要性和发展目标,结果表明,具有融合性、价值性、组织性、共享性、社会性和选择性六大属性的六次产业,已成为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转型的必然模式,是引领居民突破安全底线向健康转变的有效途径。在发展模式方面,农业企业具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可比拟的资本、资源、市场、科技等优势,是统领六次产业向好发展的最适合的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43.
针对长江下游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五”期间长江下游棉花栽培研究的4个重点领域。即棉田多熟立体种植高效、持续关键技术的研究,多熟复种下棉花机械化地膜直播技术体系的研究,早熟、优质、高产协调栽培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调控技术,长江下游棉花主要气候灾害及综合减灾技术的研究,并探讨了各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4.
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试验设置留叶枝 (简化栽培 )处理 ,以去叶枝 (常规栽培 )为对照 ,研究留叶枝棉花的成铃规律。结果表明 :棉花留叶枝有利于早发、早结铃 ,8月 5日前成铃率比去叶枝处理高 8 38个百分点 ;留叶枝棉果枝成铃与去叶枝棉果枝成铃相比 ,单铃籽棉重、单铃铃壳重、铃壳比、单铃种子数和衣分均无明显差异 ;留叶枝棉花的叶枝成铃期后延 ,成铃大多集中在光照富照期内 (7月 2 1日~ 8月 2 0日 ) ;留叶枝处理中叶枝铃重明显低于果枝铃 ,叶枝铃全生育期平均铃重为 3 5 7g ,比果枝铃 4 5 6g低 2 7 73%。  相似文献   
45.
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组合“苏抗102”、转基因抗虫棉种质系“苏抗310”为材料,研究抗虫棉的棉铃形成规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苏抗102成铃集中,7月21日至8月30日富照期内成铃率达74.55%,单铃籽棉重高,3个时段(7月21日至7月31日、8月1日至8月10日、8月11日至8月20日)铃重分别比常规棉对照“泗棉3号”提高28.80%、34.27%和24.72%;苏抗102有较大的库容,营  相似文献   
46.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102棉铃发育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棉铃发育过程中,转基因抗虫杂交棉102增产的主要原因为铃重提高。单铃籽棉重的提高是纤维和种子的同步增加,一是纤维干重的提高,1997~1998两年平均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单铃纤维干重最大值为2.22g,比常规棉1.90g增加16.84%;二是种子干重的增加,两年平均杂交棉单铃种子重为2.53g比常规棉2.23g增加13.4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在棉铃发育过程中表现较强的“源”“库”生理优势,即棉铃对位叶叶面积、干物质,铃壳干重、铃壳内全N含量均高于常规棉,且达到最大值后下降速度快。转基因抗虫杂文棉光合产物积累多,营养物质运转快,实现了“源”“库”“流”三者协调同步,这是杂交棉铃重提高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留叶枝棉花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叶枝显著提高了棉花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 ,扩大了光合面积 ,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叶枝对棉花群体生物量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偿 ,可有效提高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总量。试验结果显示 ,留叶枝处理的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提高 ,1996年、1997年分别比对照 (去叶枝 )提高 19 63%和 16 32 % ,表明 ,在一定的肥水条件下 ,棉花叶枝不仅是一个消耗营养的器官 ,也是一个制造营养的器官。合理利用叶枝 ,是棉花高产高效简化栽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8.
GA3 对棉花花器形态、授粉和成铃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3 涂棉蕾 ,引起花柄伸长 ,苞叶增大 ,花冠增大且色质变淡 ,花柱伸长而花丝无显著变化 ,使柱头外露。在 2 5~ 2 0 0 mg· kg- 1范围内 ,柱头高度和外露长度随 GA3 浓度提高而增加 ,以蕾龄为1 5 d左右处理效果最佳。花粉的形成、发芽率和雌蕊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但柱头上的着粉量和花柱中的花粉管通道数明显减少 ;花、铃脱落减少 ,成铃率提高 ,但畸形铃的比例明显增加 ,且 GA3 浓度越高 ,畸形铃比例也越高  相似文献   
49.
棉花协调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1996-2001年以棉花叶枝利用为核心技术的研究,协调果枝与叶枝、养分积累与分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研制创立了“壮个体、适群体、高产出”的“棉花协调栽培技术体系”;研究阐明了该项技术的高产优质技术原理:即“协调原理”和“反馈补偿原理”;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该项技术经生产验证是行之有效的,该项成果的广泛应用,简化了棉花管理程序,提高了棉花生产品质,增加了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50.
乙草胺是一种酰胺类的选择性除草剂,主要用于早地作物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1990年和1991年我们对乙草胺在棉花苗床的除草效果以及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