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鱼苗运输在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往往因为运输缺氧、鱼体损伤以及水温的变化超过鱼苗的耐受程度等原因,而出现鱼苗受伤甚至死亡.因此,鱼苗运输应掌握如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2.
碳氮源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态培养,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碳氮源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碳源和氮源种类对色价及色调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碳源的添加浓度为4%~5%时最适宜红曲霉S产色素,而氮源的添加浓度为2.00%~2.40%时最适宜红曲霉S产色素.以甘露醇为单一碳源产生的色素其色价最高,为119.6...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转化特征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方式(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氮肥运筹(N180、210、240kg/hm2;氮肥基施、氮肥后移)作用下农田土壤无机氮(IN)、可溶性有机氮(DON)及可溶性全氮(DTN)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影响农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其作用行为受秸秆还田方式、施氮模式和生育时期的多重制约。秸秆还田配施低量氮肥(N180kg/hm2)土壤IN和DTN均低于无秸秆处理,而配施高量氮肥(N240kg/hm2)时高于无秸秆处理;秸秆还田土壤DON于生育前期(播种-拔节期)较无秸秆处理显著增加,而在生育中后期无规律性变化。随着施氮量增加,秆还田土壤IN和DTN显著增加,而DON仅于春玉米旺盛生长期(拔节期-灌浆期)显著增加。随着生育期推进,除秸秆堆腐旋耕还田土壤DON呈三峰曲线变化外,秸秆还田土壤IN、DON和DTN均呈双峰曲线变化,且峰值越来越低。由此可见,在东北农业产区,N210kg/hm2用量下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配施15%氮肥的秸秆还田技术具有优化氮素管理、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  相似文献   
84.
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玉米秸秆对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土壤理化性状及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丰富了盐渍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盐渍化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有效序列数量增多,菌群结构趋于丰富化,主要影响的菌群为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添加玉米秸秆可以改善盐渍化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加快了设施土壤中矿质元素的释放,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降低。添加玉米秸秆处理的番茄株高、茎粗、光合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产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深松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耕作与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5个处理:(1)常规种植,不施氮肥;(2)常规种植+常规施肥;(3)深松+有机肥+不施氮肥;(4)深松+有机肥+常规施肥;(5)深松+有机肥+常规施肥减氮15%。探讨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深松配施有机肥明显增加玉米产量,增加幅度为4.93%,提高氮肥利用率9.94个百分点。在稳产条件下可以适当减少氮肥15%,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6.91个百分点。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35%~9.24%,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深松降低了土壤容重4.91%,提高土壤总孔隙度2.53个百分点,田间持水量增加1.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6.
余甘果汁加工工艺及其保健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甘果汁加工工艺及其保健治疗效果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何志刚,潘少林,潘仰星,陈祝三,卞美英余甘子(PhyNanthusembhcaL)是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果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区),其中福建,广东种植面积为最大,产量最多。余甘果实成熟时为浅绿色...  相似文献   
87.
对天然彩色棉品种棕234的选育过程进行了介绍,并概括了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及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8.
新彩棉25号是由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棕色棉品种“新彩棉2号”为母本,选用早熟优质白色棉品种“新陆中18号”为父本进行田间杂交,后经多次南繁北育,并对其后代分离群体定向选择与自交纯合,选育而成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的棕色棉品系“棕1194”.  相似文献   
89.
近期,在亚洲、大洋洲和美洲中部形成一个新的水产业,即捕获野生岩龙虾苗(Spiny lobster)继续养殖到市售规格,尤以越南为盛,行业兴旺时年营业额达到九千万美元。目前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野生龙虾苗源,最终将靠成功的人工繁殖来克服。但另一个即将面临的威胁是龙虾养殖业作为食品来源之一,主要依赖渔民捕捞,而捕捞效率低、费用高,龙虾养殖的饲料投喂对下游环境影响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应开发更稳定和环保的颗粒饲料。经过不懈努力,开发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的龙虾饲料已经获得成功。文中将对龙虾仔虾饲料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大垄双行疏密种植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耐密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相同密度下研究常规种植、三比空、大垄双行和大垄双行疏密4种种植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冠层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种植方式的改变可以促进良好冠层结构的发育,影响玉米群体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特征,具体表现主要在吐丝期之后。耐密品种以大垄双行疏密种植方式为宜,从吐丝期开始,叶面积指数增长最快,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最强,叶片功能期延长,积累最多干物质,产量为12 449.74 kg/hm2,比对照增加32.67%。大垄双行疏密种植方式对棕壤气候区可提高玉米单产,对玉米生产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