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宁夏枸杞新品系“宁农杞15号”干果果实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篱架树形、不同采摘期对枸杞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出最适宜“宁农杞15号”果实营养成分积累的树形。结果表明:果实中总糖、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不同树形、不同采摘期下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对含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枸杞多糖含量仅在不同采摘期存在显著差异,其为主效应因子;甜菜碱含量仅在主干形的不同采摘期下以及6月29日的不同树形下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对含量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随着时间推移,果实中总糖含量递增、黄酮含量递减、枸杞多糖含量先减后增,甜菜碱与类胡萝卜素则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树形条件下,总糖、枸杞多糖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为主干分层形>主干形>单干双臂形,甜菜碱含量为主干形>单干双臂形>主干分层形,黄酮含量为主干形>主干分层形>单干双臂形。最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主干形(0.702)>主干分层形(0.649)>单干双臂形(-1.351),即主干形最有利于枸杞新品系“宁农杞15号”果实营养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42.
2017年在江苏省野生豆雁粪便中分离得到1株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Anser fabalis/Jiangsu/J746/2017(H6N1)(J746)。本研究对J74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与HA和NA基因同源性最高的毒株为A/wild waterfowl/Korea/F14-5/2016(H6N1),同源性为99.4%。HA基因与流行于韩国、日本和孟加拉的N1、N2、N8亚型毒株处于同一分支,NA基因与韩国野生水禽的H6、H7亚型毒株处于同一分支,PB2基因与中亚及东亚地区低致性病毒株处于同一分支,PB1基因和NP基因与流行在东南亚的低致病性毒株处于同一分支,PA基因和M基因均处于欧亚分支,但PA形成了独立的小分支,NS基因与分离于中国中南部和日本的毒株聚集在一起。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神经氨酸(NA)蛋白存在H274Y突变,该突变可增强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的耐药性;同时在PB2蛋白中发现与增强对小鼠致病性有关的L89V突变,在NS1蛋白中发现与增强对小鼠致病性、提高复制能力和改变宿主嗜性有关的P42S、L103F、I106M、N205S突变。综上所述,J746毒株基因组构成来源复杂,是由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的一株多元重组病毒。  相似文献   
43.
以温室内宁杞1号、宁杞7号新梢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速率及始蕾节位,同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研究宁夏枸杞新梢花芽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温室特定环境下盆栽宁杞1号新梢比宁杞7号提前10 d停止生长,且平均生长速率达到0.73 cm/d。宁杞1号新梢生长63 d、宁杞7号生长83 d时,65%的枝条停止生长。对始蕾节位的调查发现宁杞1号较宁杞7号的始蕾节位低。对宁夏枸杞整个枝条进行石蜡制片后,确定枸杞花芽分化基本经历4个时期,即萼片原基分化期、花冠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  相似文献   
44.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分离株F基因与疫苗株LaS ota、B1、Clone 30、VG/GA、V-4、Mukteswar及经典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仅为84. 2%—85. 8%;而与2011—2013年在中国多个地区鸽中所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则高达98. 8%—99. 9%,并且在遗传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属于ClassⅡ,基因型为Ⅵb-EU/re。该基因型毒株在中国鸽群中有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流行传播,且与疫苗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远,说明疫苗株不能对鸽群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鸽群进行Ⅰ型副粘病毒的有效防控,需要针对Ⅵb基因型研发新疫苗。  相似文献   
45.
双腔吸虫在分类学上属吸虫纲前口亚目双腔科双腔属,包括中华双腔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我省部分地区曾散在发生中华双腔吸虫病,2002年5月哈尔滨郊区一农户自山东引进的200只小尾寒羊,6月末开始发病,致使51只死亡。经病理与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双腔吸虫病,病原体为中华双腔  相似文献   
46.
<正>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很高的疫病,也是一直影响养猪业的主要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白细胞减少、全身有出血病灶、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各种途径都能传播,不分季节,  相似文献   
47.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往往在30℃以上,热应激易造成母猪受胎率低,泌乳性能与产仔数下降,母猪分娩时间延长,难产率与死胎率增加,产前与产后无乳、少乳等一系列的问题,给养猪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让母猪安全渡过炎热的夏季,成为困扰养猪生产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讨枸杞果柄分离力与果实、果柄形态及内源激素间的关系,从而为枸杞鲜果新品种选育及其鲜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以蒙杞2号和宁杞7号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果实与果柄中ABA、IA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枸杞果实发育期内果实与果柄的形态及内源激素和果柄分离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柄分离力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不断降低,其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62、-0.883;果柄分离力与果实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而与果柄中各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均较低。果实中的ABA含量在果实膨大初期开始上升,至果实成熟期,蒙杞2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下降,而宁杞7号果实中的ABA含量仍较高;果实中的IAA含量逐渐下降,并显著低于果柄中的IAA含量,蒙杞2号果实中的IAA含量低于宁杞7号果实中的IAA含量;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逐渐下降,且宁杞7号果实中GA_3与ZR的含量均高于蒙杞2号的;果柄中GA_3与ZR的含量变化均不明显;ABA、GA_3、ZR在宁杞7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均高于其在蒙杞2号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宁杞7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也高于蒙杞2号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文中综合分析认为,ABA、GA_3、ZR在枸杞果实与果柄中的含量比和果实中ABA/(IAA+GA_3+ZR)之值均高可能是导致果柄分离力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以黄果枸杞(Lyciumbararumvar.auranticarpum,用P_1表示)为父本,北方枸杞(L.chinensevar.potaninii,用P_2表示)为母本,杂交获得F_1群体91个单株。从6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具有双亲互补型杂合位点6对引物,对91个F_1单株进行杂种鉴定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在91个单株进行扩增检测结果中有83个单株在6个SSR位点上表现为双亲互补型杂合位点,可被认定为真杂种,杂种率为91.2%,另外8个单株出现异常SSR基因型,需要结合细胞学进一步验证。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0.712处,83个F_1单株被划分为2大类,第Ⅰ大类包括38个F_1单株,占45.8%,第二大类包括45个F_1单株,占54.2%。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大,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50.
【目的】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如何有效筛选耐重金属农作物,在保障移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改善库区土壤生态安全,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一定重金属铬梯度处理下绿豆幼苗根、茎、叶的红外光谱,并对这些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各器官Cr~(6+)的含量。【结果】生长介质铬处理浓度低于10 mg/L时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基本没有影响;当铬处理浓度达到100 mg/L时,生物量略显降低,但是各处理浓度间生物量差异性不显著。绿豆幼苗各组分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峰形基本不变,只有某些参与重金属吸附的官能团如羟基(3328~3361 cm~(-1))、羧基(1402~1440 cm~(-1))、酰胺基(1620~1645 cm~(-1))等的吸收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植物根中与植物生理有关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大多数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降低。绿豆幼苗茎、叶在各浓度重金属处理下与植物生理有关的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大多数都比对照高或接近于对照。绿豆幼苗对Cr~(6+)的积累地上部分(茎、叶)明显低于根部,植物地上部分的铬含量随铬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外源铬浓度达到100 mg/L时,绿豆幼苗生长11 d后,地上部分富集铬量达到最大值,为1898.07 mg/kg。【结论】综合分析,绿豆幼苗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和耐受能力。绿豆幼苗在Cr~(6+)污染的土壤中植物修复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