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为了明确从罹病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上分离的虫生真菌(菌株FZ-01)的分类归属及其生物防治的潜力,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物防治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菌株FZ-01为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该菌株在马铃薯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应温度和酸碱度范围较广,可耐高温(35℃)和酸碱(pH4~10);孢子萌发速率快(5 h)且萌发率高(>90%);菌株致病力测定表明分生孢子浓度为1.0×107 cfu/mL时,对烟粉虱(MEAM1)成虫致死中时间(LT50)仅为2.75 d,接菌4 d时致死中浓度(LC50)仅为2.69×104 cfu/mL。综上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FZ-01对烟粉虱具有十分优良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32.
利用诱集植物防治烟粉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择性试验,研究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性差异,进而开展诱集植物筛选及其对烟粉虱诱集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明显嗜好黄瓜,然后依次为甘蓝、番茄、茄子、豇豆、四季豆、西葫芦、丝瓜,对毛豆、苘麻和辣椒的嗜好性较差;毛豆田间作黄瓜作为诱集植物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达90.2%,防治效果为82.83%。配套施药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烯啶虫胺水剂、10%联苯菊酯乳油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能有效控制诱集植物黄瓜上的烟粉虱成虫,药后7d防治效果分别达82.72%、78.71%、67.39%和74.34%。  相似文献   
33.
2009年在福建省福州、漳州地区首次发现检疫性害虫三叶斑潜蝇。经调查和样品采集鉴定,初步明确其危害寄主及为害情况。该虫在这两个地区主要为害白菜、芥菜、莴苣芹菜和番茄、毛豆等多种蔬菜叶片。该虫对蔬菜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阻止其蔓延扩散及为害,有必要对其开展生物学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34.
琅岐岛是福建省重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从1997年开始,经多年开展琅岐蔬菜基地不同时期、不同茬口、不同种植方式蔬菜的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现已基本明确琅岐蔬菜基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危害情况、主要防治对象及其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35.
福建省豌豆根腐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ehles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tihn)、终极腐霉(Pythium ultinum Trow.)、根腐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和一种未鉴定镰刀菌(Fusarium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茄镰刀菌和根腐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36.
对美国引进洋葱新品种yesgrow进行光温效应、施肥水平及种植密度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短日不耐低温类型”,适宜在闽东南沿海一带种植,适宜播种期为夏至至大暑,适宜肥料施用比例为N:P2O5:K2O=1:0.65:1.95,每公顷适宜施肥量为纯N375kg、P2O5243kg、K2O731kg;最佳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  相似文献   
37.
若干植物粗提物对根结线虫幼虫的杀线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10种不同溶剂提取的合欢叶、夹竹桃叶、蓖麻叶、马缨丹叶、黄花菊叶和黄花菊花粗提物(共60种)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合欢叶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粗提物,马缨丹叶甲醇粗提物,黄花菊花乙醇、丙酮、甲醇、乙酸乙酯粗提物相对植物粉浓度为2%时,对二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24h二龄幼虫死亡率均为100%。合欢叶和黄花菊花可能含有多种杀线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8.
通过系统调查和历史资料整理,对龙海市甜菜夜蛾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预测预报为基础,高效环保的物理和生物防治为助力,有效的药剂防治为主的甜菜夜蛾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9.
通过室内吡虫啉汰选法,对烟粉虱种群进行了连续14代的抗性筛选。结果显示:在筛选初期(1~6代),吡虫啉抗性增长较为缓慢,从第8代起抗性增长速度加快,到第14代时抗性达到8.64倍,且毒力回归方程中的斜率由1.772降低为0.838。此外测定了烟粉虱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结果显示:抗性种群的CarE和MFO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2.35和1.20倍,表明CarE和MFO活性增强是烟粉虱对吡虫啉抗性增加的重要原因;而两个种群间GSTs活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利用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植物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治中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