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21.
开发非常规饲料是缓解饲料资源不足、降低畜禽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水飞蓟粕饲料资源特点、营养特性、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抚仙湖流域植烟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氮肥的最佳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N)水平(N0:0 kg/hm2、N60:60 kg/hm2、N75:75 kg/hm2、N90:90 kg/hm2、N105:105 kg/hm2)对抚仙湖流域植烟区烤烟生长发育、烤烟氮素吸收利用、产质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明显提高烤烟根、茎、叶和烟株的氮累积量,烟株的氮累积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利用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以N75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26.95%;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烤烟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节距和有效叶片数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明显增加;施氮可以促进烤烟生长发育,烤烟产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施氮处理较N0处理增产3.02%~13.87%;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施氮各处理中,烤烟的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均以施氮量为75 kg/hm2时效果最佳。施氮量在 75~105 kg/hm2之间烤烟的各化学成分含量、比例协调,利于生产优质烟叶。综合烤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氮肥利用率、烤烟产质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抚仙湖流域植烟区要实现烤烟适产优质以N75处理施氮量(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蚕豆Vicia faba和豌豆Pisum sativum锈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来自我国云南省玉溪市的4份豌豆锈菌分离物及云南、广西、重庆和四川省(区、市)的5份蚕豆锈菌分离物进行系统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自豌豆的锈菌WX1分离物对蚕豆和豌豆均具有高致病性,在侵染叶片上产生大量锈子器;分离自蚕豆的锈菌CX3分离物仅对蚕豆具有高致病性,能在叶片上产生大量夏孢子,而对豌豆的致病性相对较低,仅产生少量的夏孢子堆;分离物WX1和CX3对小扁豆和鹰嘴豆不具有致病性。基于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不同寄主来源的蚕豆单胞锈菌分离物均聚类于一个系统发育组,但分离自蚕豆和豌豆的分离物分别聚类在不同的亚组。表明分离自云南省玉溪市豌豆上的蚕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ciae-fabae应为豌豆专化型,定名为U. viciae-fabae ex P. sativaum,而来源于云南、广西、重庆和四川省(区、市)的蚕豆锈病病原菌为蚕豆专化型U. viciae-fabae ex V. faba。  相似文献   
24.
 蚕豆锈病是由蚕豆单胞锈菌 [Uromyces viciae-fabae (Pers.) Schroet ] 引起的蚕豆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提高蚕豆锈病抗性种质筛选的效率及准确性,本文采用混合菌株在温室条件下苗期接种、成株期评价的方法进行抗性鉴定。以抗病材料K0772和感病材料K90315为对照,对1416份材料(3个年度鉴定材料数量分别为290、517和609份)进行鉴定试验,其中重复鉴定材料77份。抗病对照K0772历年均表现为抗病(R);感病对照K90315分别表现为感病(S)、感病(S)和高感(HS)。不同年份间的病情指数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品种K0772和K90315及重复鉴定材料的3年重复鉴定结果间差异并不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重复鉴定材料组间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年度间的重复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通过3年重复鉴定,获得高抗(HR)材料12份,抗病(R)材料47份,中抗(MR)材料18份。因此,利用混合菌源进行苗期接种和在成株期对蚕豆品种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以用于蚕豆锈病综合抗性材料的筛选和抗病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Zn-Met)对蓝狐生产性能(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中选用150只体重相近的育成期蓝狐,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Zn-Met形式添加30mg/kg、60mg/kg、90mg/kg、120mg/kg锌.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消化率均有所提高,日粮中添加适宜蛋氨酸锌水平能提高蓝狐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其中30mg/kg添加水平效果最好,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6.
结合养鹿学优秀课程建设,完善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教学实践证明,优秀课程建设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试点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7.
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一般为20%~30%,最高可达84%。媒介昆虫、气候条件、地理因素、种植密度、品种基因型、花序的小花数量及小花结构特点、田间环境等都对异交率产生影响,媒介昆虫是异交发生的主要途径。异交会导致种质一致性的丧失,给资源的保存利用、品种繁育和应用基础研究等带来一定阻碍,但同时异交又是群体遗传多样性保障和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异交率、异交媒介、异交影响因素及异交率的应用研究4个方面总结蚕豆异交率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探究不同蚕豆种质资源的绿豆象抗性,初步鉴定并筛选出抗虫材料。【方法】采用仓储条件下人工接种绿豆象饱和侵染法,对不同地理来源的874份蚕豆种质的绿豆象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蚕豆种质绿豆象抗性总体表现为感(S)和高感(HS)材料占比极大,分别为30.9%和64.9%,而高抗(HR)和抗(R)性材料占比极小,分别为3.1%和1.1%;不同粒色蚕豆种质的绿豆象抗性有显著差异,青色、混合色和深色种质的抗虫率和虫重分别为4.8%和96.6 mg、8.7%和91.1 mg、2.4%和120.2 mg;大粒、中粒和小粒种质的抗虫率和虫重分别为2.5%和154.7 mg、3.8%和109.7 mg、8.1%和56.7 mg;不同地理来源蚕豆种质绿豆象抗性表现为国内种质与国外种质绿豆象抗性差异不显著,但国内各省间蚕豆种质中绿豆象抗性有较大差异,其中抗性较高的有重庆、湖南、浙江、安徽和江西,而来自云南、四川、陕西和贵州等省份种质的绿豆象抗性则相对较低。蚕豆资源对绿豆象综合抗性表现为混合色优于青色和深色种质,蚕豆种质的绿豆象抗性随百粒重的增加而降低,小粒种质的绿豆象综合抗性显著高于中粒和大粒...  相似文献   
29.
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组成、人类健康、土壤改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贫困地区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豆基因组相继被破译,推动了食用豆分子遗传基础和分子育种研究。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食用豆新品种,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生产机械与技术研究初显成效,产后加工技术提升与产品创新研究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随着食用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食用豆总产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内蚕豆、豌豆由干籽粒生产转变为鲜食菜用生产,食用豆种植面积提高了21.1%,单产提高了3.9%,总产提高了36.8%。随着食用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食用豆种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正在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在食用豆产业的带动下,品种权保护与转让数量逐渐增多,食用豆种业开始起步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力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给食用豆生产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中国食用豆生产和种业也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科研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品种权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挑战。本文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Zn-Met)对冬毛期蓝狐营养物质利用率及粪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重相近的冬毛期蓝狐,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Zn-Met形式添加30、60、90、120 mg/kg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蛋氨酸锌可使粗蛋白、钙、磷的消化率提高,其中B组(30 mg/kg)的添加水平效果最佳,差异显著(P<0.05),对干物质、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显著性影响;蛋氨酸锌减少了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的排泄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与对照组相比,B组(30 mg/kg)和C组(60 mg/kg)效果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冬毛生长期蓝狐日粮中蛋氨酸锌的最适添加水平为30~6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