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何立 《新农业》2009,(11):37-37
南果梨多数是不着色的,只有少数树梢上的南果梨,由于阳光充足才出现红晕,因此着色成为提高南果梨商品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半红半黄或全红色的南果梨备受人们青睐。即使果个大小相同,着色比不着色的每公斤售价多2~4元。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80年代以来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无机氮肥用量的增加和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在山东、河南及江淮麦区发展快,危害重。1991年山东省发病面积达100万hm2,为80年代初的5~6倍。经山东省11个县市296份标...  相似文献   
13.
小麦棉花套种有利于控制棉铃虫发生根据山东省植保总站在纹上县的调查,麦套棉区二代、三代棉铃虫发生程度均有减轻,1992、1993年全省二代棉铃虫特大暴发,平均百株累计卵量7000~8000粒,多的达2万多粒,纹上县两年平均2593粒,只占全省平均卵量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复合酶制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血淋巴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0.40±0.02)g的虾苗240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饲料中添加0.04%复合酶制剂,试验为期10周.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  相似文献   
15.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偶联的关键指标之一。以湖北宜昌点军区3种植被类型(柏树地、橘树地、菜地)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碳氮磷之间的关系与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显著改变土壤碳氮磷含量,柏树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显著大于柑橘地和菜地,而菜地和柑橘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菜地的全磷含量最大,其次是橘树地,柏树地最小。3种植被覆盖的土壤碳氮比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柏树地的土壤碳磷比最大,其次是橘树地,菜地的最小;土壤氮磷比是柏树地显著大于橘树地和菜地,而菜地和橘树地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碳氮偶联反应,而氮磷之间以及碳磷之间并未发生偶联反应。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碳磷比是柏树地橘树地菜地。碳磷比、氮磷比与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全氮和全磷,表明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主要受到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居病原菌常引起许多农作物发生严重病害,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严重时常常被迫改种经济价值较低的作物,甚或撂荒。为了保证稳产高产,必需研究防治这些病害的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北京市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近年来蓟马对紫花苜蓿的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控制蓟马的危害,笔者选择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广西暴雨灾害风险实时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了科学应对广西暴雨灾害频发、影响日趋严重这一问题,选用广西自动站实时降雨量数据、历年暴雨灾情数据、广西社会经济数据及基础地理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了暴雨灾害危险度实时评估的技术方法,并基于暴雨灾害实时危险度、孕灾环境脆弱度、承灾体易损度和抗灾力等4个因子,构建了广西农业暴雨灾害风险度实时评估模型,选择2011年的一次暴雨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较为吻合,模型实践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筛选出的3株高效氯嘧磺隆降解细菌(A2、A5和A6)为实验对象,研究碳源、氮源、pH、温度及氯嘧磺隆初始浓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培养条件。A2、A5和A6生长的最适碳源为乳糖,氮源为蛋白胨。A2生长最适乳糖浓度为20 g·L-1,最适蛋白胨浓度为10 g·L-1,适宜pH值范围5.4~7.0,最适pH值6.0,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25~36℃,最适温度28℃;A5和A6生长最适乳糖浓度为15 g·L-1,最适蛋白胨浓度为10 g·L-1,适宜pH值范围5.4~8.0,最适pH值5.4,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25~36℃,最适温度28℃。3株菌于最佳培养条件下,培养60 h,其最大菌密度(OD600)可分别达到1.802、1.804和1.887,分别是野生菌株的15.5、8.4和42.9倍。  相似文献   
20.
李卫宁  匡昭敏  卢远  李莉  何立  罗永明  曾行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96-17298,17329
[目的]简化制作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产品的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评估图件的精细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GIS和数学、气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以干旱监测、评估为核心,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结果]应用该系统对广西2006年11月4日的干旱进行监测,并用实际情况进行检验,证明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结论]基于GIS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了GIS与专业监测、评估模型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灵活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可视化表达,实现了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功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