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45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区谷地铅锌矿区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金堡乡爱河村谷地21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土壤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重金属的可能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谷地土壤中Cd、Cr、Pb、Zn、Cu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91、26.92、30.45、298.69、16.8 mg/kg,综合污染指数算术平均值为2.94,说明谷地稻田土壤属于中度污染。5种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CdZnPbCrCu,Cd属于重度污染,Zn属于轻度污染,Pb、Cr和Cu属于无污染。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CdPbZnCu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152.65,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重金属的来源包括:农业运输源、自然活动源、工业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其中,Cd、Zn和Cu含量可能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较大,Cd可能来源于长期施肥,Zn和Cu可能受附近交通工具影响较多,Cr可能与之前研究区矿业开采活动有关,Pb则可能来源于成土过程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72.
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玉米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天达-2116、好鲜收、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调控作用,为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以兴单131为试验材料,采用浸种法在田间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能增强玉米植株长势,提高玉米产量及品质,其中天达2116效果较为明显,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1.1%,产量每公顷比对照增产850.4 kg,增产率达9.6%,增产效益显著,好鲜收、芸苔素内酯分别比对照增产7.9%和7.4%,复硝酚钠对玉米千粒重影响较大,比对照增加17.3 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天达-2116、好鲜收、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玉米浸种剂使用。  相似文献   
73.
贵州西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下土壤氮磷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西部地区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在喀斯特石漠化的大环境下,研究分析土壤氮磷特征对该区域生态恢复与治理石漠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集了贵州西部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较低,以无明显石漠化地区最高,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而降低,但土壤有机质、全氮在极强度石漠化地区略有提高.在不同利用方式下,以林地土壤含量最高,随植被覆盖率的降低而降低,随垦殖率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4.
贵州黄壤旱地有效镁的含量与镁肥盆栽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贵州中部不同母质发育的黄壤旱地进行野外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20个耕层土样进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影响旱地有效镁数量的土壤因子pH值最为重要,其次是速效磷含量,在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黄泥土和黄色砂岩风化物发育的黄砂土上,对玉米和烤烟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对土壤施外后,植株氮,钾含量增大,但植株对镁的吸收明显减少,对土壤施镁后,植株氮,磷,镁含量变化不大,而植株钾的含量同出现不降趋势,因  相似文献   
75.
以3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生长袋法,研究凋落物处理(自然条件为对照(CK)、凋落物去除(LR)及凋落物添加(LA))对马尾松人工林细根生产量、形态特征、细根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其化学计量比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细根年生产量为57.55 g·m-2·a-1,LA和LR处理对细根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与30~40 cm土层相比,0~10、10~20、20~30 cm土层细根生产量较高,细根集中生长在0~30 cm土层。LR处理显著增加了0~10 cm土层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增加了细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效率。细根直径、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体积密度整体随土壤深度的加深逐渐减小。细根碳(C)质量分数在不同凋落物处理间无明显差异,氮(N)质量分数总体表现为LR和LA处理大于CK,磷(P)质量分数由大到小表现为LR、CK、LA,LA处理提高了细根w(C)∶w(P)和w(N)∶w(P),LR处理降低了细根w(C)∶w(P)和w(N)∶w(P)。土壤深度均显著影响细根N、P质量分数及w(C)∶w(P)、w(N)...  相似文献   
76.
土壤pH与烤烟钾素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选择代表性的贵州植烟土壤,施石灰提高pH,施硫酸亚铁和硫磺粉降低pH,通过两年烤烟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pH对烤烟钾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平均为5.33和6.1时烟叶产量较高;超出此pH范围,产量有下降趋势;pH低于5.0产量急剧下降.烟叶吸钾状况及施钾效果均以土壤平均pH5.33的最高;pH低于5.0及高于6.1对烟株的钾素营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低pH对钾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初步提  相似文献   
77.
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草)保持水土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通过3年定位、半定位观测,对贵州山区退耕还林(草)地进行采样并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样品,探讨贵州山区退耕还林(草)措施对贵州山区土壤养分流失以及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后旱坡地地表径流中泥沙含量降低,土壤养分流失减少,土壤容重降低,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尤其是旱坡陡耕地,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78.
玉米不同基因型对钾营养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低钾土壤上,采用土培苗期和全生育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10个不同玉米基因型的钾胁迫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基因型对钾胁迫反应存在明显差异。在缺钾条件下,不同玉米基因型的缺钾程度、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根冠比、植株钾浓度、钾吸收量和籽粒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且敏感型基因型GD6,GD19下降幅度比迟GD18,GD4在。耐低钾能力差的品种对钾肥反应敏感,相对地上部干重及相对钾吸收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3**,0.6806^**,0.6325^*。故玉米基因型苗期缺钾可见症状可作为初步筛选指标。试验鉴定出GD4和GD18不仅耐低钾能力强,且在缺钾和正常供条件下,其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都较高。可见,这两个基因型是进行玉米耐钾胁迫遗育种的育好材料。  相似文献   
79.
为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科学布局提供决策论据,采取实地调查法和人均用地指标法等,以贵州省金沙县为实例,对喀斯特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金沙县城镇用地需求缺口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为325.34hm2和305.53hm2;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3 292.05hm2和3 306.73hm2,实现数量上的挂钩可行。2)通过对需求预测及结合规划指标的研究,确定城关、西洛、岩孔、安底等乡镇为重点需求区域。3)对26个乡镇按挂钩潜力面积的多少划分高、中、低3个等级,确定西洛、岩孔、城关等乡镇为重点供给区域。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喀斯特山区特点对喀斯特山区挂钩规划项目区布局的确定、挂钩模式的选择、实施管理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80.
不同生态区域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茶叶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和茶叶样品,分析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中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与茶叶品质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值为1.00~1.21 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为51.89%,土壤毛管持水量平均为32.78%,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状适合于茶树生长.土壤pH值为4.70~5.27,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分别为21.43~51.25、5.78~28.02、29.38~116.24mg/kg,而速效钾素含量中等,为85.79~113.80 mg/kg.土壤颗粒组成中粗粉粒含量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