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经典阅读与数字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数字阅读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挤压着经典阅读的空间。通过对经典阅读和数字阅读的特点及各自的利弊分析,论述了未来的阅读是经典与时尚互补、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将会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2.
23.
采用摇瓶发酵法研制猴头菌酸奶,结果表明,以猴头菌丝体及发酵液和鲜乳为原料,确定了猴头菌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牛乳与猴头菌丝体发酵液之比为80∶20,加糖量为9%,发酵剂加入量为6%,发酵时间为4 h。用上述发酵工艺条件研制的猴头菌酸奶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学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4.
植物适应重金属Cd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植物适应Cd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综述,包括Cd在植物细胞内的区室化;体内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以及诱导植物络合素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25.
有机污染物根际胁迫及根际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何艳  徐建民  李兆君 《土壤通报》2004,35(5):658-662
根际环境及根际微生物是植物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基础。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纵深研究产生了根际修复新技术。通过总结近20年来有机污染物胁迫的根际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有机物污染士壤根际修复的可能性,为加强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调控研究及土壤有机物污染的原位修复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26.
<正>在任何一个繁殖牛群中,不论它们表现得多么正常,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胚胎死亡。胚胎死亡多数出现在受精后3周以内。以下介绍可能引起牛胚胎死亡的潜在因素,养牛者应尽量设法避免。1高温和低温环境研究证明,牛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下配种,并于配种后继续在高温环境中饲养,胚胎死亡率往往会很高。热应激将抑制排卵前大卵泡的优势,卵泡的壁细胞和颗粒细胞分泌类固醇激素的机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当夏季高温长时间持续时,卵巢黄  相似文献   
27.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巧家县境内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核桃、华山松、花椒、桑树)林地和对照(农田)的主要理化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6种林型的土壤改良效应,旨在为退耕还林筛选理想的林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后,不同林型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质量分数均表现为乔灌草混交林>乔木混交林>纯林;2)不同林型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结果为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华山松>农田>桑树>核桃>花椒,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模式土壤改良综合效应最佳,其次是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在不同树种的纯林之间,华山松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最高,核桃和桑树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相当,花椒最差.可见,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是当地土壤改良的理想模式,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8.
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肥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毯苗机插(机插)、湿润精量穴直播(直播)和人工移栽3种播栽方式,副区为4个施氮量(0 kg×hm~(-2)、90 kg×hm~(-2)、135 kg×hm~(-2)和180 kg×hm~(-2)),研究杂交籼稻在不同处理下的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氮素利用率。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积累量、运转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积累总量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播种—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速率为直播机插人工移栽,拔节—抽穗期氮素积累速率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不同播栽方式下均在拔节—抽穗期氮积累速率达最大;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表现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为直播人工移栽机插;人工移栽稻的产量与机插稻差异不显著,与人工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平均减产13.04%。植株氮素积累量和穗部氮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叶片氮素对穗部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播栽方式和施氮量对氮素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机插稻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直播、人工移栽的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氮素回收利用率在人工移栽和机插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关系,直播则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均随氮肥的增加而降低,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而言,直播稻施氮量在135 kg×hm~(-2),机插和人工移栽在135~180 kg×hm~(-2)时既能获得稳定的产量,也能维持较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29.
2010年11月,鸡东县永安镇某养猪户共养殖63头猪,其中一个圈的13头育肥猪突然发病,而其他圈的猪都基本正常.此养殖户以为是腹泻病,于是应用青霉素、鱼腥草、双黄连等药治疗,但是没见到疗效,反而病情愈加严重,于是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30.
何艳 《甘肃农业》2010,(1):52-53
平凉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规模化治理阶段、治理与科研试验相结合阶段、治理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并重阶段;进入新世纪全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大示范、规模化、深开发、品牌化、调结构、高效化"方向转化,并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