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容器苗指数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容器苗作为主要的造林材料广泛用于林地更新和荒山的植被恢复, 但其造林成活率及生长表现常受杂草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指数施肥作为一种新型的容器苗培育方式, 将施肥量与植物指数生长期间的需肥量紧密结合, 并通过营养载荷在幼苗体内建立营养库, 从而降低了幼苗对种植地营养水平的依赖, 有利于提高幼苗的造林成活率。文中介绍了指数施肥的原理, 及其对苗期和种植后幼苗生长的影响, 旨在为容器苗指数施肥在我国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和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为马尾松人工林营林措施及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鼎湖山两种典型林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黧蒴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0~6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及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差异,探索凋落物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结果】1)林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硫酸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土壤全磷、交换性K+、Ca2+和Mg2+有极显著影响(P<0.01),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H+含量以外)均高于纯林。2)相同林型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且主要聚集在0~10 cm土层,表聚效应十分明显。3)纯林凋落物有机碳、全氮、C/N和全磷等含量高于混交林;相同林型不同分解层凋落物有机碳、全钙和全镁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腐殖质层。4)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RDA分析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腐殖质层C/N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10~20 cm土层,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纯林的土壤养分低于混交林的主要原因是纯林凋落物具有较高的C/N和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73.
采用盆栽法,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华南地区常见树种楝叶吴茱萸Evodia meliaefolia、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和任豆Zenia insignis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进行了研究.以探明供试树种通过渗透调节来适应干旱胁迫的途径与机理,为华南石漠化干旱区的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个树种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质量比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其中石斑木的质量比最高(脯氨酸为490.86μg/g,可溶性糖为38.13 mg/g),楝叶吴茱萸最低(脯氨酸为278.33μg/g,可溶性糖为27.74 mg/g).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则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中楝叶吴茱萸和任豆在轻度干旱时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97和6.84 mg/g,而石斑木在中度干旱时才达到最大值(7.44 mg/g),重度干旱时,只有石斑木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高出正常水分条件53.64%,表现出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综上可知:在3个供试树种中,石斑木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任豆次之,楝叶吴茱萸渗透调节能力最弱,抗旱适应性较差.  相似文献   
74.
指数施肥下黑木相思根系特征值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黑木相思1年生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指数施氮浓度下黑木相思根系特征值(根长、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氮素处理的黑木相思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平均直径、根体积等形态特征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其中效果最佳的为施N总量400 mg/株的处理,到试验结束时,该...  相似文献   
75.
尹正凤  何茜  李旭 《山东饲料》2013,(35):163-164
生活于腾冲县大塘社区的傈僳族,至今都保留着传统的风俗文化,但生活的方式和地区阻碍了人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塘社区花傈僳族社会进经济的发展方式,以期从花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着手,寻求民族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6.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在自然条件下对毛乌素沙地腹地樟子松和油松人工林生长季叶片气体交换、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同时探讨了影响樟子松、油松光合速率的内外因素。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毛乌素地区油松和樟子松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表现出一定的日变化规律,都呈单峰型变化曲线;6月、7月、8月针叶树水分利用效率曲线呈下降趋势,上午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的水分利用效率。5月和9月针叶树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W"型曲线,樟子松水分利用效率生长季均值为3.63μmolCO2/mmolH2O,油松水分利用效率生长季均值为3.22μmolCO2/mmolH2O,樟子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始终高于油松。樟子松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限制油松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77.
采用BP34000精密天平等仪器对喷施不同浓度“施丰乐”溶液(对照喷施清水)的当年生盐肤木和火炬树的实际蒸腾耗水状况进行研究,用压力室法分阶段测定了苗木的叶水势.结果表明:盐肤木属于低水势忍耐脱水耐旱树种.在干旱条件下,“施丰乐”的喷施处理能维持苗木叶水势,减少苗木的蒸腾耗水,延缓苗木干旱.盐肤木用40mg/L的“施丰乐”喷施对减少苗木潜在耗水量作用较大,火炬树则是20mg/L的处理浓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78.
中国国有苗圃改革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诸多国有苗圃的调查,指出了国有苗圃中现存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对国有苗圃中的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管理和运作体制改革和如何提高生产力加快发展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形成理论上的框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俄罗斯人口稀少、幅员辽阔,森林草地面积广阔,显花植物种类繁多,蜜粉源丰富,具有发展养蜂业的独特优势.FAO数据显示,俄罗斯蜂群数量世界排名第六,蜂蜜产量排名第八(2018)[1]. 一、俄罗斯养蜂业的历史和特点 俄罗斯养蜂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蜂蜜和蜂蜡就是该国的主要贸易产品.过去,养蜂在俄罗斯各地都很普遍.1910年俄罗...  相似文献   
80.
【目的】磷是限制辣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酸性土壤严重缺磷的华南地区,施用溶磷菌 能提高土壤中难溶态磷的有效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减少环境污染。【方法】以辣木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 分离溶磷细菌并通过透明圈法筛选和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初步筛选有解磷能力的菌株。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和 16SrDNA高通量测序进一步鉴定优势溶磷菌。【结果】初步筛选到 19株具有解有机磷和 10株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 对卵磷脂和磷酸钙的最大溶磷量分别为 26.95、13.48 mg/L, 溶磷量与 pH 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进一步筛 选了优势有机和无机溶磷菌菌株各 2 株,分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 此外,16S rDNA 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分离的辣木根际土壤微生物溶磷菌主要为类芽孢杆菌属、贪铜菌属、杆 菌属、细杆菌属、根瘤菌属、根瘤菌等,其中芽孢杆菌属的丰度最高。【结论】分离筛选的优势溶磷菌可用于 溶磷菌肥的开发和应用,为改善辣木根系环境和提高生产力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