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油茶是我国南方山区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茶油是最为优质的食用油.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是林农致富、林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总结并推广了一整套促进油茶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品种改良、密度调控、垦复抚育、整枝修剪、合理施肥、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处理等8项.  相似文献   
2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南方山区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茶油是最为优质的食用油.丽水市现有油茶林面积7.57万hm2,在林业生产中比重甚大,因此提高油茶的质量和产量是林农致富、林业增收的重要途径.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总结并推广了一整套促成油茶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品种改良、密度调控、垦复抚育、整枝修剪、合理施肥、林粮间作、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处理等8项.  相似文献   
23.
选用200只一日龄AVIAN肉仔鸡随机分成10组,除对照组为38只外,每组为18只,研究不同氟源和不同氟水平对0~3周肉仔鸡脂肪代谢的影响。氟源有3种,分别为氟化钠(NaF),添加水平为350、700、1050mg/kg,氟化钙(CaF2),添加水平为350、700、1050mg/kg,磷酸氢钙(CaHPO4),添加水平为250、350、550mg/kg。对照组则采用低氟磷酸氢钙配制,含氟为60mg/kg。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氟源下,随日粮肉仔鸡氟含量的增加,肝氟含量增加(P<0.01),而肝脂降低(P<0.05);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氟源的日粮对肝脂、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NaF和CaHPO4使肝脂、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下降趋势比CaF2更显著些。  相似文献   
24.
全氮含量是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快速、准确测定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市江宁区典型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棋盘式布点法选取了60个点位,每个点位均在0~30 cm表土层进行取样,利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无人机同时获取了土壤样本分别在5个波段(450,560,650,730,840 nm)的光谱反射率,通过土壤全氮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多元线性分析,揭示了光谱反射率数据特有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构建了基于岭回归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反演土壤全氮含量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岭回归系数取0.12时,其回归R2达到了0.408,方差膨胀因子均在10以下,且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岭回归的反演模型可以较好兼顾反演精度与光谱数据多重共线性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无人机遥感土壤氮素营养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客观评价碱性土壤调理剂改良后的土壤肥力水平,为酸化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下的酸性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变量的Norm值,结合肥力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筛选出酸性土壤肥力评价的高度敏感性指标进入土壤肥力评价的最小数据库集(MDS)。通过隶属度函数实现评价指标量纲统一,绘制隶属度函数雷达图直观反映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及肥力单因素状态。采用2种指数模型对改良后的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pH、交换性Ca~(2+)、总氮、交换性Mg~(2+)、有机质作为酸性土壤肥力评价指标,根据雷达图及指数模型可知,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提升酸性土壤肥力,肥力提升的程度受调理剂用量控制,土壤调理剂的推荐用量为450 kg/hm~2。【结论】土壤调理剂用量造成的 pH和交换性Mg~(2+)差异是肥力的限制因子;土壤肥力是小白菜产量的决定因素,单个肥力指标的改善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良效果,但是不能起到显著增产作用,土壤酸化改良应参考肥力综合值进行改良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6.
作为我国首批入侵外来物种之一,紫茎泽兰给入侵地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害和经济损失。对紫茎泽兰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一直被忽视。对近年来植物内生菌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植物内生菌农用活性进行了介绍,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通过类比、推理等手段探讨紫茎泽兰内生菌农用活性潜力,进而对紫茎泽兰内生菌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