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137Cs-γ射线的5,10,20,40,80Gy的不同剂量,照射5个不同的菊花品种,以不照射为CK.结果表明,5个菊花品种,对不同的辐射剂量反应有一定的差异.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菊花嫩梢插条生活力下降,生长量减少,死亡率提高.相关分析表明,辐射剂量与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之间是一种负相关;而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照射后一定时期内,5,10,20Gy的辐射剂量对所有参试品种均能较好生根长叶,但40Gy对有些品种就不能再长根,80Gy则将全部死亡.因此初步认为,用137Cs作为辐射源,辐射菊花嫩梢插条的半致死剂量为40Gy,致死剂量为80Gy.  相似文献   
52.
综述了笋菜(茎用芥菜)的国内种植概况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笋菜的种植和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西兰花穴盘育苗幼苗生长动态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革新西兰花传统繁重的育苗技术,揭示西兰花穴盘育苗幼苗生长规律,更好地促进西兰花育苗产业化和品质提升,对西兰花穴盘育苗的不同穴盘规格处理以及基质、基肥等试验结果进行了系列的统计分析,表明种子出苗率随时序推进而增加并呈曲线变化,其数学模型为y=25.431+20.783d-1.3811d2(r=0.9919**,r0.01=0.7348);幼苗株高随时序推进,生长呈“慢-快-慢”变化,其数学模型为h=-0.0008d2+0.3856d-0.7077(r=0.9882**,r0.01=0.7348);幼苗茎粗随时序推进,生长呈先慢后快,其数学模型为S=0.0332d+0.6471(r=0.9877**,r0.01=0.7348)。还对西兰花穴盘育苗的基质、基肥和气候与幼苗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西兰花穴盘育苗的有效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4.
作物杂种优势群的研究及在水稻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遗传差异是杂种优势形成的基础。因此将亲本按遗传差异分群就有可能配出强优势的组合。目前,作物杂种优势群已在玉米、小麦上有了一些研究,水稻方面也开始了优势生态型的研究。本文简述了几种以遗传差异为标准和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如根据系谱关系、形态形状、分子标记等来评价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并认为分子标记是一种更有效的工具,水稻生产迫切要求在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上有所突破,水稻优势生态型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杂交早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4个不育系、7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28个杂交早稻组合为材料,根据8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间的遗传差异状况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1个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5.9268,最大为19.2527,最小为0.3489;不育系内和恢复系内各亲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且保持系内的遗传差异显著大于恢复系内的遗传差异,但两者与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没有明显的不同。相关分析表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及杂种产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56.
用扦插法繁殖和保存青花菜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扦插法保存和繁殖青花菜主要应用于以下3种情况:由于播期的不恰当或春季温度的频繁变化而不能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开花结籽,形成空荚而颗粒无收;由于菌核病和软腐病的严重发生而使植株提前倒伏死亡,种子没有充分成熟,形成空瘪粒,发芽率很低;增加青花菜的繁殖系数(不同品种侧枝的发生能力不一样,繁殖系数一般在6—12),保持品种的纯度,可应用于工厂化育苗,供应大田生产。笔者利用已采摘花球的植株上的侧枝作为育苗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管理方便,扦插苗成活率达90%-95%,且不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  相似文献   
57.
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也是合理高效利用同一块土地的种植方式。本文在分析西兰花—大豆种植模式高效性的基础上,筛选出台绿1号和浙农6号为台州地区较具潜力的轮作植物,并探索了台绿1号西兰花—浙农6号大豆在台州地区轮作栽培技术,为农民创收增效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8.
以西兰花台绿1号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蜜蜂种类、熊蜂数量对西兰花制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熊蜂,每667 m2 2箱的数量,授粉效果最好。另外介绍了熊蜂授粉的优点及授粉管理技术,旨在为提高西兰花雄性不育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气象因素与早稻稻瘟病发生的关系及灾变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仙居县23年(1978-2000年)稻瘟病发生的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早稻稻瘟病大流行年份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寄主生长的前期,即育身期和分蘖期,气候温暖多雨,病菌活动时间提早,而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即早稻拔节孕穗至抽穗灌浆期又出现低温,多雨和寡日照的天气。在温度、雨量、雨日和光照这4个影响稻瘟病发生的气象因素中,经计算机通径分析结果可知,以雨日对早稻稻瘟病流行程度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光照和雨量,温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0.
从6月11日至7月2日连续观察早红突A花粉育性的变化动态,不同时期镜检结果表明,染色花粉频率呈现较大变(27.1%-92.3%),染色花粉数与颖花着生的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第4枝梗染色花粉频率相对较高,第6枝梗单位颖花内染色花粉数最多;染色花粉频率和所含染色花粉数随着枝梗位置上升有逐步递增的趋势,相关分别达显著(0.852 6^*)和极显著水平(0.911 9^**);每一枝梗基部1-4朵颖花(第1镜检单位)含染色花粉数和染色花粉频率一般高于同枝梗其它颖花,并从枝梗基部往上逐步递减。染色花粉数的增加与镜检前10d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它对高温有较强的敏感性。讨论了单株选择对花粉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