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5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71.
元阳白脚老粳水稻地方品种内遗传异质性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云南部分水稻(Oryza sativa L.)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是种质资源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极佳材料.本研究对一个栽种历史悠久的水稻地方品种的内部遗传异质性进行了微卫星(SSR)分析.采用24对引物对来自元阳新街镇4个寨子的40份白脚老粳品种以及5份对照品种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共检测出114个等位基因,其中在40份白脚老粳地方品种中检测到98个等位基因.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显示,45份水稻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413~1.000之间,而40份白脚老粳地方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762~1.000之间,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非均匀地按地理位置分布,大新寨白脚老粳地方品种遗传丰度最高,小水井的遗传丰度最低.研究表明,相同地方品种不同村寨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不同,当地农民通过村寨之间的交换维系地方品种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2.
江西稻瘟病菌DNA指纹分析及遗传宗谱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Rep-PCR(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分子指纹技术,完成了江西99个稻瘟病菌株DNA指纹谱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以相似度75%为界,可以将江西省不同稻区采集的99个菌株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其中,4、1和10三个宗谱为优势宗谱,宗谱4有37个菌株,宗谱1有18个菌株,宗谱10有12个菌株,分别占总数的37.37%、18.18%、12.12%,宗谱5、2、7、12、3、13的菌株数分别为7、6、5、5、2和2株,其余5个宗谱所含菌株数均为1株。宗谱G14分布最广,在赣东丘陵山地区(GD)、赣南山地丘陵区(GN)、赣西丘陵山地区(GX)、赣北部阳湖平原区(GB)和赣中吉泰盆地区(GZ)5大稻区均有分布。其次是宗谱1、5和10,在GD、GN、GX和GB4大稻区有分布。同一稻作区的病菌存在多个不同的遗传宗谱。从中可以看出江西省稻瘟病菌群体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3.
华山松-三七农林经济模式成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关于该模式下华山松根、三七根及其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和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测定分析了华山松根、三七根与其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转移富集系数、地累积污染指数和相关系数分析了这两种植物转移富集矿质元素的能力、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七及华山松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都表现为Fe>Na>K>Mg>Mn>Ca>Zn>Cr>Pb>Cu>Cd;三七根中为K>Ca>Mg>Na>Fe>Zn>Mn>Cu>Cr>Cd>Pb;华山松根中为K>Ca>Na>Fe>Mn>Zn>Mg>Cu>Pb>Cr>Cd。(2)三七根对K和Ca存在富集,华山松根对Ca和Cd存在富集。(3)林下三七土壤未受重金属的污染。(4)三七根中K、Mg、Na、Zn、Mn、Pb分别与三七根际土壤Na、Cr、Ca、Cd、Pb、K、Fe等7种...  相似文献   
74.
由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R. Hartig) Deighton引起的圆斑病是危害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重要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中药材三七的产量和质量。为探索槭菌刺孢对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5株槭菌刺孢对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分析了病原菌对这5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烯唑醇、丙环唑和戊唑醇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分别在0.04~3.81、0.18~6.72、0.08~7.75、0.44~11.38和0.46~29.85μg/mL之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呈连续单峰频次正态分布的大多数菌株群体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99±0.64)、(1.77±0.97)、(2.37±1.39)、(2.61±1.48)和(3.18±1.58)μg/mL,供试菌株群体中已出现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且供试菌株对这5种DMIs杀菌剂...  相似文献   
75.
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是竹亚科牡竹属大型丛生竹种,其鲜笋品质一流,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文章分析了甜龙竹的开发价值以及在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方面所拥有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甜龙竹产业化开发方案,即建成以“培植优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的现代竹产业体系,带动千家万户培育竹资源、打造竹景观、增加竹收入,有效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林下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三七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林下三七为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和施用生物菌有机肥处理,通过扩增16S rDNA序列对两种处理下林下三七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多样性分析、OTU分析、菌群分析;运用UPLC-MS/MS技术分析林下三七的次生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适量生物菌有机肥有利于林下三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在门水平下,处理组菌群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5.57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19.509%)、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12.267%)组成。在属水平下,处理组菌群主要包括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 10.185%)、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 4.816%)、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5.133%)、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3.249%)。(2)对三七的次生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处理组和对照组样本第一主成分明显分离,与三七根际土壤的结果相似;三七的酚酸类次生代谢产物有4种上调,29种下调。...  相似文献   
77.
葡萄霜霉病对葡萄叶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对葡萄生产影响极大,是葡萄栽培中主要病害之一。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分析鉴定对照组与霜霉病组代谢物含量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并结合t检验的结果,筛选出造成健康和发病的葡萄叶片显著差异的20种主要代谢物质。其中,霜霉病处理组差异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P<0.05)的物质主要分为4类:氨基酸类、核酸代谢类、植物激素类和其他化合物;显著下降(P<0.05)的物质分6类:糖类、羧酸类、甾类、二萜醇类、三萜类和其他化合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酰tRNA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戊糖磷酸途径,二苯乙烯类、二芳基庚烷类和姜辣素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6条代谢通路中。由此可知,葡萄霜霉病侵染导致了葡萄叶片糖、核酸、氨基酸等相关代谢物的显著变化,相关代谢途径可能是霜霉菌侵染葡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林下土壤养分不均衡的问题,采用2种纯植物源材料生产的有机肥对在松树林下有机种植的二年生药用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ill)F. H. Chen]开展有机肥施用对其生长与品质影响的研究,明确适合林下三七生长的有机肥施肥方法和用量。通过1年大田试验,探究2种有机肥对三七生长、皂苷含量、三七产量和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评价2种有机肥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1)以基肥加追肥的方式施用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30 000 kg/hm2导致存苗率显著下降;2)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更有利于林下三七叶绿素的合成和根部干物质的累积;3)2种有机肥均能显著提高林下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提升林下三七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以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基肥3 750 kg/hm2加追肥3 750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54.38%,皂苷含量增加39.88%。综上,2种有机肥均能显著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升林下三七的产量和品质,以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基肥3 750 kg/hm2加追肥3 750 kg/hm2施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