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双低油菜皖油2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皖油 2 4的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适应性等特征特性 ,论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对苗期干旱胁迫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肥料试验,研究油菜苗期干旱胁迫下肥料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对每角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同时不同肥料处理使根颈增粗,有效分枝部位降低,有效分枝数增加,在促进主花序伸长的同时降低了结角密度;叶面喷施尿素油菜籽粒含油量下降,其余处理含油量上升.因此,油菜苗期遇干旱时可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缓解旱情,提高产量,降低旱灾造成的损失,采取合理的平衡施肥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皖油21丰产性、稳产性好,生长整齐,抗逆性强,熟期适中,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或三熟制地区推广种植。为了加速新品种的推广,我们在品种育成后,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声频处理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油菜品种进行声频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促进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加快发育进程;声频处理使株高平均下降4.9%,1次分枝、主花序密度和单株角果数分别平均增加15.95%,21.88%和34.51%;大田应用增产达6.9% ~17.3%.  相似文献   
15.
进行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通过多点自然隔离制种不同行比和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育系ZH1A在严格自然隔离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种,经鉴定其纯度基本不受行比和播期的影响,制种时应以提高制种产量为目标,ZH1A在当地正常播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3时可以获得较高制种产量。(2)ZH1A花期长,调整父母本花期需要通过父本分期播种以及摘顶、打苔来实现。(3)选择ZH1A制种基地时慎用盐碱地。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新品种‘浙油50’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探索‘浙油50’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9月20日—10月10日播种期,随着播期推迟,平均产量、含油量及单株总角数、单株产量、一次分枝数和主花序结角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不断增大;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含油量和有效分枝位显著低于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的密度水平,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一次分枝数与之相反,而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2个密度水平间以上性状除有效分枝位外无显著性差异。在氮肥用量150~45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越多,产量极显著增高,一次分枝数越多,单株总角数越多,单株产量也越高,而每角粒数越少,含油量越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区对油菜薹营养品质的影响及摘薹后产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油菜薹的营养品质、不同“油蔬”两用型油菜薹品质、菜薹产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类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了油菜薹、红菜薹和白菜薹3种菜薹的营养品质;6个“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系)油菜薹营养品质;杭州余杭和丽水龙泉2个生态区的油菜薹产量、籽粒产量以及经济效应。结果表明,油菜薹可溶性糖、3种维生素类物质(维生素C、B1和B6)、有效Zn和全Se含量分别是白菜薹的1.82、2.61、4.44、1.68、1.81和1.67倍,表明油菜薹具有优良的营养品质。6个油菜品种(系)的油菜薹的糖类物质(除果糖)和维生素类物质含量在丽水龙泉均显著高于杭州余杭。就微量元素而言,有效Fe、有效Cu、有效Zn和全Se含量在杭州余杭显著高于丽水龙泉,有效Mn含量则相反。说明油菜薹中需要经过代谢、运转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在丽水龙泉具有显著优势,而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则相反。“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系)籽粒和菜薹产量受生态区影响显著。通过增加采收一季菜薹,油菜的经济效益可增加一倍。本研究为“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利用以及不同生态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浙江省油菜联品试验中新品种(系)的稳定性,以2017—2018年度浙江省油菜联品试验产量数据为资料,应用线性回归、Shukla模型和AMMI模型对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双1610、浙油杂1606和嘉油1605不能用回归系数来判断其稳定性,其他品种的回归系数与1无显著性差异,无法进一步比较各品种的稳定性。Shukla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嘉友油菜3号、越优1115、越优1518、H14PB8和嘉友早油1号等5个品种比对照秦优10号稳定,浙双1610最不稳定;经bartlett测验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AMMI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嘉友油菜3号、越优1518和越优1115表现比对照秦优10号稳定,其欧氏距离(Dg值)分别为2.41、2.47和2.86,对照Dg值为3.46,浙双1610最不稳定,Dg值高达7.06;试点以衢州、绍兴、嘉兴的分辨率较好(Dg值>5.72),而天台和温州的分辨率较低(Dg值<4.96);利用IPCA1和IPCA2制作双标图进一步分析了各品种在不同地点的适应性信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皖油 17的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皖油21丰产性、稳产性好,生长整齐,抗逆性强,熟期适中,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或三熟制地区推广种植.为了加速新品种的推广,我们在品种育成后,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