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在广西区试概况及其高产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辐98-296是以桂糖91-131为供体,利用理化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适宜旱坡地种植的甘蔗新品种.在广西区试中,其平均蔗茎产量为109.16 t/hm2,含糖量为15.64 t/hm2,分别比对照当家品种新台糖22号(CK1)增产18.24%、20.89%,同时也分别比新台糖16号(CK2)增产24.86%、26.98%;在生产示范中,其产量为103.61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99.63 t/hm2)和新台糖16号(89.22 t/hm2)增产3.98%和16.13%.在高产示范中,其在凭祥点的产量为195.00t/hm2,比新台糖22号(149.25 t/hm2)增产31.49%;其在百色点的产量为186.77t/hm2,含糖量为28.60 t/hm2,分别比新台糖22号增产22.94%、23.54%.  相似文献   
13.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新台糖16号(CK1)、22号(CK2)为对照品种,对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引9号、桂糖21号最优,其次为桂糖20号。品种优劣排序为桂引9号〉桂糖21号〉桂糖20号〉桂糖26号〉新台糖27〉粤糖00-236〉新台糖16〉园林6号〉粤糖96-86〉园林3号〉新台糖22。  相似文献   
14.
甘蔗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针对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蔗脱毒苗在茎尖培养阶段由于污染率和褐变率高培养成功率较低问题,在甘蔗的热处理、茎尖解剖、接种等阶段设计不同试验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热处理时应需不同的水浴温度和时间:在茎尖解剖前,使用75%酒精处理可以减少茎尖培养的污染率;在接种前,将茎尖放到无茵水或者150mg/L的PVP(聚乙烯毗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可以减少酚污染,PVP还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活性炭的作用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热处理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甘蔗脱毒苗在茎尖培养阶段由于污染率和褐变率高培养成功率较低问题,在甘蔗的热处理、茎尖解剖、接种等阶段设计不同试验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品种在热处理时应需不同的水浴温度和时间;在茎尖解剖前,使用75%酒精处理可以减少茎尖培养的污染率;在接种前,将茎尖放到无菌水或者150mg/L的PVP(聚乙烯毗咯烷酮)溶液中浸泡15min可以减少酚污染,PVP还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活性炭的作用有利有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用量。  相似文献   
16.
甘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试管苗生根方法,比传统的培养基异养生根法有显著优势。为了揭示甘蔗生根的生理生化机理,为完善其生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甘蔗栽培品种桂糖44号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喷施ABT2号生根粉溶液后移栽于沙土混合基质中,在普通日光温室进行自养生根。在生根过程中连续采样调查试管苗生根率和生长状态,检测叶片中总叶绿素、碳水化合物(蔗糖、可溶性糖)、三大内源激素(IAA、ABA、CTK)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改变,试管苗受到环境胁迫,致使叶片先微黄后转绿,7 d后老叶变黄衰老,新叶开始长出,并与日俱增;第一批不定根在处理后第5天突破表皮,至第9天100%的试管苗完成不定根的再生。叶绿素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而后下降,9 d后跳跃上升;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先是呈波动上升后急剧下降再跳跃上升;ABA含量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IAA和CTK含量则相反,先下降后上升。从试管苗生长状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分析,本研究发现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0~7 d,为试管苗适应期;第二阶段在7~9 d,为试管苗异养自养切换期;第三阶段在9~15 d,为试管苗自养能力恢复期,试管苗成功过渡到自养阶段是试管苗获得高存活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缓释肥对新植蔗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农习惯施肥量为对照,科比斯缓释肥设等养分含量、等价值、一次性施肥处理,在广西钦南区、田阳县、隆安县、西江农场、环江县、宁明县、驮卢糖厂(江州区)、宜州市八个蔗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等养分含量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788.0kg、纯收入567.91元,分别比对照的5190.3kg、672.48元增产597.7kg、减收104.57元;等价值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372.0kg、纯收入751.61元,分别比对照增产181.7kg、增收79.13元;一次性施肥(等价值)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473.8kg、纯收入989.22元,分别比对照增产283.5kg、增收316.74元。试验结果说明科比斯缓释肥可在甘蔗生产中应用,并可一次性施用,可有效提高甘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西甘蔗研究所共同推荐"十五"948项目3个自主创新品种进行不同投入生产示范.结果表明:一般投入与较高投入对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影响差异不大;福农95-1702和桂糖94-119较高投入水平的甘蔗单位面积产量达到试验设计单产7-9吨/亩的要求,其投入产出比也最高;投入与产出比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甘蔗新品系桂糖02-901和02-467组培苗生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个甘蔗新品系桂糖02-901和02-467的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桂糖02-901组培苗生根培养的最佳NAA浓度为10mg/L,最佳蔗糖浓度为70g/L;而桂糖02-467的组培苗在NAA浓度为5mg/L,蔗糖浓度为30g/L时,其生根率均比其它处理的高。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会降低组培苗出根率。接种后放置在室外自然光照下的环境培养,会延迟出根时间,但组培苗总的出根率比在室内的高。  相似文献   
20.
广西果蔗生产现状与健康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概述广西果蔗生产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果蔗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