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苏北地处长江以北,加州鲈养殖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该地区春季池塘水温较低,自然水温条件下不适宜进行春季鲈鱼水花培育,养殖户须从5月中下旬开始在池塘进行苗种培育或6月中旬从苏州、湖州等地引进大规格苗种。因鱼种放养日期较晚,往往养殖到第2年7-8月才能上市销售,养殖周期长、成本投入高、养殖风险大,严重制约本地区鲈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etaus)于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种至我国推广养殖.截至目前,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主养区集中在广东、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等地.由于江苏地区传统养殖品种病害频发,斑点叉尾(鮰)逐渐成为主养品种,目前池塘成鱼养殖面积约1.04x 105 hm2,工业化水槽...  相似文献   
13.
<正>为解决泥鳅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人工苗种短缺难题,江苏省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自2012年始开展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4项试验成果:一是采用深井水调控,使得泥鳅繁殖用水温度稳定在24~28℃,将泥鳅繁殖时间延续至7月份,取得了受精率达93.3%、亲本病死率为2.6%的试验结果;二是在亲本雌雄配比1∶1.15~1∶2.49范围内,提高雄性亲本比例,显著增加单条雌鳅产卵量,  相似文献   
14.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尤其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池塘、溪流中广泛分布~([1])。其体长123~143 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2])。每年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黄颡鱼在中国北方一般俗称嘎鱼,因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鲜活上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其繁殖及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