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5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利用方式及不同开垦年限白浆土的肥力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白浆土为研究对象,以邻近的荒草地为对照,研究林地、旱田、水田3种利用方式及不同开垦年限(30~50年)旱地(大豆-玉米轮作)和水田的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0~20cm)的pH值大小为:荒草地>林地>水田>旱田;旱田和水田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别减少44.17%和44.74%,但是亚表层(20~40cm)有机质提高.全氮含量分别减少19.92%和18.42%,全磷有所提高,全钾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旱田利用方式下土壤速效氮含量最高,水田速效磷含量最高;旱田、水田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37.84%和60.18%).开垦30~50年后,旱田表层土壤pH值下降1~ 1.09个单位.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减少28.23%~43.78%、12.03%~31.20%;而全磷呈增加趋势,全钾含量变化不大.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2.32%~42.15%和77%~195.35%,速效钾含量减少38.73%~43.08%,且随开垦年限增加,有机质、全氮减小幅度增大,速效氮的增加幅度降低,速效磷的增加幅度上升.水田表层土壤pH值下降0.62~0.84个单位,有机质含量减少33.16%~59.92%.;土壤的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降低(24.25%~78.1%和49.95%~60.73%);速效磷含量增加56.82%~281.9%,且随开垦年限增加,有机质、速效钾减小幅度上升而速效氮减小幅度降低,速效磷增加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2.
以草河口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综合地研究了14种元素的含量在土壤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它们在土壤中的相关系数大多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主因子分析,选出四个主因子,它们代表了14个元素测定信息的92%,以第珍上主因子、第二个主因子对应的特征向量为横、纵轴将14个元素分成五类;并建立了大多数元素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另外元素的相关性及  相似文献   
13.
磁处理土壤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处理土壤可以促进番茄、黄瓜和水稻的苗期生长,提高作物对氮磷钾主要养分的吸收能力,影响最大的是氮。在磁处理的土壤上黄瓜和小麦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增加,黄瓜的品质提高。对油菜、小麦和黄瓜的研究证明磁处理土壤对作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效应对保护地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灌水定额、氮肥和磷肥对护地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含量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灌水、施氮和施磷对辣椒果实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水>施氮>施磷.适量灌水少施氮肥可降低辣椒果实中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对SDomingos金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在《聚丙烯酸盐对长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I)》^[30](以下简称研究I)中聚丙烯酸盐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的pH,同时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的含量也比对照显著降低,从而使果园草Orchardgrass(Dactylis glomerata L.cv.Amba)的生物量得到显著增加。为更全面地说明聚丙烯酸盐在该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上的作用,进一步探讨了聚丙烯酸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随聚丙烯酸盐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聚丙烯酸盐处理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随着聚丙烯酸盐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这可能是由于0.4%和0.6%的聚丙烯酸盐处理土壤pH显著提高所导致的。因此使用微生物数量评价土壤质量时,细菌比真菌表现更突出。使用聚丙烯酸盐修复的土壤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而脲酶活性的下降则可能是由于聚丙烯酸盐带来大量的铵态氮产生的抑制作用所致。综合研究I中的结果,聚丙烯酸盐不仅可以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理化性状而且对于土壤微生物属性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从果园草生物量来看,0.4%聚丙烯酸盐的用量对该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对棕壤不同容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壤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采自不同土层土样及不同容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层与梨底层土样都是随着玉米生长发育,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逐渐增多,在吐丝期达到最大,然后逐渐下降;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随土层深度及容重增加逐渐减少;耕层土样中3种菌在对应时间与层次比梨底层土样显著偏高(P<0.01),梨底层土样在不同层次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分条件下汞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求汞污染土壤的有效治理途径,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外源汞进入到土壤中的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连续提取的方法进行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态汞含量在培养初期迅速下降,后来逐渐变慢并趋于平稳,在20%、70%的含水量处理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水溶态汞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96-0.12mg·kg-1和1.09-0.05mg·kg-1;淹水处理下水溶态汞下降较快,变化幅度为0.77-0.02mg·kg-1.酸溶态汞含量在20%、70%含水量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0.94~1.18mg·kg-1和0.98-1.36mg·kg-1,而在淹水下含量逐渐降低,由原来的1.34mg kg-1减少到0.96mg·kg-1.碱溶态汞在30d内较快增加,而后趋于平衡,3种含水量处理下的变化幅度为1.28-2.23mg·kg-1、1.69-2.43mg·kg-1和1.76-2.25mg·kg-1.惰性汞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种含水量处理下的变化幅度为3.47-5.70mg·kg-1、4.34-6.14mg·kg-1和4.53-6.47mg·kg-1.可见,外源汞进入土壤后的不同形态汞含量为惰性汞>碱溶态汞>酸溶态汞>水溶性汞,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后3种形态的汞逐渐向惰性汞转化.  相似文献   
18.
棕壤中铜对茄子产量及果实中铜积累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棕壤中全量铜与5种形态铜对茄子产量及果实中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全量铜(80 mg/kg)显著增加茄子产量,高浓度(200 mg/kg)则造成减产,除残渣态外其它形态的铜与全量铜对茄子产量的影响呈类似的规律。同时茄子果实内铜的积累量与土壤中铜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郊温室土壤钙素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温室土壤中钙素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以沈阳市郊栽培年限为15年左右的温室耕层和犁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钙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形态钙素与土壤pH值、有机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全钙含量呈现出温室>冷棚>耕地的规律性.温室土壤中交换性和酸溶性钙含量高于冷棚和耕地土壤,但钙素的有效性相对降低.温室耕层土壤中以非酸溶性钙含量为主,犁底层土壤中水溶性、交换性和酸溶性钙含量较多,钙在土壤中易向下迁移;温室耕层土壤中酸溶性钙与pH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温室土壤pH的降低可促进酸溶性钙在土壤中的淋失.土壤全钙和非酸溶性钙与有机质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主要影响土壤中钙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品种“辽圆多利”为试材,采用3种钙素水平和3种磷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研究钙、磷互作对番茄光合作用和抗病能力的影响,以揭示不同钙、磷水平对番茄光合作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探明适宜番茄生长及增强抗病性的最佳钙、磷含量水平.结果表明:适宜磷肥能够提高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同一钙水平下中等磷水平(P2)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最高.适当增施钙肥有利于番茄光合作用提高,中等施钙水平(Ca2)下中等施磷水平(P2),能够有效地改善番茄的光合性能,提高其光能利用率.番茄叶片防御酶CAT、PAL、POD、PPO活性均在中、高钙水平下较高;相同钙施用量条件下,中低磷水平番茄防御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