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5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棕壤硝态氮累积及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室内恒温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温度(10℃和30℃)、水分(田间持水量的70%和100%)及尿素态氮用量(N 0、450、600、750)mg/kg 的交互作用对硝态氮累积和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0℃下硝化作用进行缓慢,最大硝化率(K max)与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35**),达到最大硝化率的时间(t0)与尿素态氮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6**)。30 ℃下的硝化率随尿素态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温环境延长了t0。10 ℃(70%和100%含水量)下,N 750 mg/kg 处理的t0分别相当于30 ℃下该处理的1.9 和 2.5 倍。所有处理土壤的硝态氮累积量均随培养热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趋势, 且70%含水量下的累积量高于100% 含水量下的累积量, N 600 和 750 mg/kg 处理的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结束后,30 ℃所有处理的pH值均显著低于初始土壤,其中N 600 和 750 mg/kg 处理的pH5.1, 酸化明显。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尿素施用量和培养天数是影响硝化率进而影响pH值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培养温度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62.
我国面临高品位磷矿日渐枯竭,中、低品位磷矿由于浮选技术难度较大、富集成本较高而开发不利等问题。机械化学活化技术是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磷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我国磷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热点问题,但由于该技术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因此,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机械化学活化技术活化中、低品位磷矿研究与开发的进展,以期为我国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63.
电磁场对小麦,水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小麦、水稻芽期和苗期的电、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磁场可提高小麦、水稻种子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并能提高小麦稳重和千粒重。磁处理较佳场强为200mT,较佳处理时间为5分钟。适宜电场亦可提高小麦、水稻种子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较佳电场450v/m。适宜电场可显著的提高陈水稻种子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增加苗期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64.
以人才培养国际化为目标,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分析资源环境类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模式。  相似文献   
65.
生物炭添加对潮棕壤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生物炭添加量[0(CK)、22.5 t/hm2(C1)、67.5 t/hm2(C2)和112.5 t/hm2(C3)]对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添加提高了土壤MBC和SOC含量,处理组C1、C2和C3的SOC含量较对照组CK增加20.9%、57.25%和93.23%,并且MBC占SOC比例的变化表明生物炭的添加促进了土壤MBC对土壤有机质(SOM)的贡献。另外,在生物炭添加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MBC呈显著的正相关。生物炭的添加增加了开花期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玉米的百粒重和产量。相比于对照组CK,处理组C2和C3株高增加15.99%、21.55%,茎粗增加13.77%、9.64%,产量增加23.23%、23.12%;处理组C1、C2和C3叶面积指数高于CK 13.89%、44.52%和47.26%。  相似文献   
66.
水分和有机物料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庚  依艳丽  李亮亮  栗杰 《土壤》2008,40(6):934-938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3种土壤水分含量条件下,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对镉(Cd)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淹水、田间持水量和65%相对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有机物料均有利于污染土壤中可交换态Cd含量的降低,铁锰氧化物及有机结合态Cd含量的增加。随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增加,影响程度增加,即淹水>田间持水量>65%相对含水量。3种水分条件下,添加蚯蚓粪处理Cd活性降低明显,其次为猪粪处理,草炭处理相对较差。淹水条件下,油菜体内Cd的含量最低,田间持水量和65%相对含水量条件下油菜部分发育指标差异不显著。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各处理促进油菜生长的顺序大致为:蚯蚓粪>草炭>CK>猪粪。  相似文献   
67.
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制定适合辽宁省昌图县的施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室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辽宁省昌图县典型耕地棕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现状。[结果]该地区的有效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双井子镇的有效锌含量低至(0.29±0.24)mg/kg。该地区有效硼、铁、锰、铜和锌的含量分别为(0.73±0.35)、(28.00±11.90)、(33.96±8.58)、(1.46±0.42)和(1.21±0.59)mg/kg。该地区锌含量的变异度最高,其变异系数达48.81%,锰含量的变异度最低,其变异系数为25.28%。该地区土壤中有效硼和锰的含量较高,73.82%的地区有效硼含量达高量水平,94.55%的地区有效锰含量达高量水平 有效铁和铜的含量较适中 土壤中的有效锌较缺乏,89.93%的地区有效锌含量为缺乏,仅有0.31%的土壤中有效锌含量达高量水平。[结论]该地区土壤中有效锌缺乏严重,应多注意补充有效锌肥。  相似文献   
68.
兼容并蓄扬长补短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沈阳农业大学依艳丽目前高校老一辈教师正逐步退出教学岗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师。加速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安心教学岗位,提高教学工作热情,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这是关系到一所大学将来...  相似文献   
69.
沈阳地区典型耕地棕壤养分状况及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和苏家屯区典型耕地棕壤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养分等级作空间分布图,从而更好反映该地区养分丰缺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耕地棕壤氮素含量处于较丰富等级,速效磷含量为(23.57±14.94)mg·kg-1,与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而速效钾含量为(76.10±26.81)mg·kg-1,下降幅度达29.54%,缺乏较严重,有机质含量和CEC处于中等水平.土壤中各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不同养分空间分布状况有较大差异.土壤pH值平均为5.61,有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70.
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了水肥对小麦、玉米、蔬菜及其他作物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