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4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跃进五号是我区主要大豆品种之一。种植面积较大。近几年来由于对防杂保纯工作重视不够,品种混杂退化较为严重。其主要表现:植株高矮不齐,成熟早晚不一,结荚习性、花色、叶形不一致等,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因此,必须根据跃进五号的特征特性,搞好选优提纯工作。  相似文献   
62.
黄淮平原夏大豆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慎举  侯乐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51-3952,3981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夏大豆3750kg/hm2以上产量的综合技术措施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6月5 ̄30日播期范围内,商豆1099产量明显高于郑9007大豆品种;每晚播1d,夏大豆约减产66 ̄70kg/hm2,6月15日为夏大豆适播期下限。在适播期范围内,达到3750kg/hm2以上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措施指标为:施氮肥(N)62.4~74.0kg/hm2、磷肥(P2O5)109.2~129.5kg/hm2、钾肥(K2O)78.0~92.5kg/hm2,施用比例约为1∶1.75∶1.25;种植密度19.2万~19.9万株/hm2;应用多效唑1818~1980g/hm2;灌溉时间7月28日~8月1日;叶面喷施硼砂1338~1542g/hm2。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6.0%~22.4%,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3.
综合农艺措施与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强筋小麦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等5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建立了产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等7个目标性状的数学模型;实现75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品质指标达国家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的最佳农艺措施方案为:播期10月6 ̄7日,基本苗104.8万 ̄106.8万/hm2,施氮(N)量294.9 ̄308.0kg/hm2,施磷(P2O5)量139.2 ̄152.2kg/hm2,施钾(K2O)量180.1 ̄200.3kg/hm2;经在同样生态类型区45.9hm2麦田示范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4.
超高产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育产量潜力超过4 000 kg/hm^2的大豆品种,估算了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总体平均值、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以及9个性状与单株粒重的遗传相关系数、相关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粒数、株高和有效荚数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大;(2)开花期、生育日数和百粒重遗传力高,遗传进度小;(3)底荚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遗传力小,遗传进度也小;(4)单株粒重遗传力最低,遗传进度也小.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中以第一类性状选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5.
在产量水平为2400kg/hm2左右的豫东平原夏大豆产区,应用784-1、烯效唑、增产灵、亚硫酸氢钠、ABT生根粉5号及三十烷醇等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豆单株空荚发生率相对降低7.7%~45.6%,单株粒重提高1.2~2.7g;既有效减少大豆荚而不实又显著增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三十烷醇、784-1和ABT生根粉5号。这3种调节剂减轻荚而不实并显著增产的生理生化生态效应为:根系健壮发达,根系吸收力增强;根瘤数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固氮酶活性分别提高66.2%~89.3%和29.0%~39.9%;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81~3.08mg/g,光合速率(CO2)增强25.2~27.3mg/(dm2·h),大豆增产12.3%~14.7%。  相似文献   
66.
砂壤土磷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豫东平原速效磷含量偏低的砂壤土区,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探讨了磷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磷肥(P2O5)施用量为180kg/hm2,强筋小麦产量可高达7529.5kg/hm2,较CK增产41.4%,此施肥指标下的氮磷钾适宜配比(N:P2O5:K2O)为1:0.65:0.65.增施磷肥60~300kg/hm2对改善强筋小麦的主要品质指标均有一定效果,籽粒蛋白质含量可提高4.9%~11.3%,湿面筋含量提高6.7%~16.8%,沉降值增加7.8%~11.3%,面团形成时间延长1.1~2.1min,面团稳定时间延长2.3~4.0min,主要品质指标均达一级标准.施磷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与施磷后增强了开花后各时期旗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旗叶和籽粒的谷丙转氨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7.
豫东潮土区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与硼素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与土壤缺硼有关。土壤有效硼含量与大豆单株空荚率呈显著负相关,r=-0.4628*;大豆籽粒含硼量与单株空荚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597**;土壤有效硼含量与籽粒含硼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95**。土壤有效硼含量0.5mg/kg为夏大豆发生荚而不实的临界指标。夏大豆施用硼肥能显著减少荚而不实的发生,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等产量性状也得以改善。用硼肥拌种、作基肥和花期喷施分别使大豆单株空荚率下降10.2,6.2和7.2个百分点,分别增产19.0%,10.7%和23.4%。在2 700 kg/hm2的产量水平下,适宜的N、P2O5、K2O和硼砂的施用量分别是75,150,127.5和7.5 kg/hm2,相应的施肥配比为1∶2∶1.7∶0.1。  相似文献   
68.
在豫东砂壤土区强筋小麦田应用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和病虫灵等5种杀菌剂,小麦增产292.9~531.3kg/hm2,平均增产幅度为6.4%,千粒重提高0.8~2.0g;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保优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在砂壤土区现行的生产生态及技术条件下,于小麦抽穗前后喷洒杀菌剂1次,是强筋小麦应用杀菌剂增产保优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