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409篇
  196篇
综合类   1168篇
农作物   105篇
水产渔业   108篇
畜牧兽医   871篇
园艺   200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分析总结了当前数字矿山中物联网的矿山安全现状,提出一种固定感知与移动感知相结合,孤立感知与联合感知相结合的矿山安全系统方案,简要分析了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对核桃进行分级是核桃初加工及后续加工的首要工序,文中介绍了一种核桃分级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关键部件的设计及试验情况,通过试验验证该装置适合新疆本地核桃品种扎343与新新2的分级.  相似文献   
73.
选用30份来源不同的紫花苜蓿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0mM、150mM、200mM)的NaCl盐溶液对萌发期的种子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对胁迫后各材料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芽长等指标的测定分析和隶属函数的综合排序,鉴定评价试验材料的耐盐性,为耐盐材料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根长随着盐浓度提高呈明显下降趋势,低浓度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胁迫强度增强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不同材料之间耐盐性差异较大,具体可划分为耐盐、中度耐盐和敏盐3个类型,其中中苜1号苜蓿耐盐性最强,陇东苜蓿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74.
侯华发 《新农业》2022,(17):60-62
羊瘙痒病是由朊病毒蛋白质引起的慢性传染性致死共济失调症,又被称为慢性传染性脑炎,病毒会使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变异进而造成神经元死亡,脑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海绵状空洞,病羊出现平衡失调、搔痒、死亡等严重后果。本文即对羊瘙痒病病因、感染途径和有效防治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养殖和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75.
生态廊道可以提高源地间景观连接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选取成都片区的天府新区为研究区域,研究根据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景观连通性分析,选择生态功能重要的斑块为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潜在生态廊道,并引入重力模型对生态廊道重要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MSPA分析得出,核心区景观类型在所有景观类型中占比最大,达58.74%;(2)识别出的14块生态源地集中分布在东部龙泉山区和中部的水体保护区,需重要保护的源地斑块为10号、12-14号;(3)共构建91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776.19 km2,面积为116.22 km2,定量分析了多斑块间物种迁徙所消耗的最小成本;(4)引用重力模型分析了源地间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得出6号和7号源地间相互作用值最高,两地间的生态廊道应重点保护,林地在生态廊道中占比最高,表明生态廊道总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6.
了解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是实现精准施肥与农业可持续管理的重要基础,为精准获取典型白浆土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信息,以典型白浆土区0~20 cm耕层土壤速效钾(Available kalium,AK)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采样点与协同克里格(Cokriging,COK)插值法,对比使用不同辅助变量的插值精度,分析典型白浆土区AK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AK含量呈南高北低,介于92.00~364.00 mg/kg,平均为171.78 mg/kg,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等土壤因子、高程(Elevation,E)等地形因子、遥感指数如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均与AK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且加入上述各辅助变量的克里格(协同克里格,COK)插值法精度更高,即COK>OK(普通克里格)。其中,将AP作为辅助变量时精度最高,交叉验证RMSE为36.225 mg/kg。综上,选取最佳辅助变量更有助于分析研究区内AK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77.
为满足大蒜定向播种的农艺要求,针对现有大蒜鳞芽调整方法对杂交蒜适应性差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Jetson Nano处理器的大蒜鳞芽朝向自动调整装置。采用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其中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对大蒜是否被喂入进行实时监测,检测到大蒜喂入调整装置后,一个ResNet-18网络模型对蒜种鳞芽朝向进行判断,当鳞芽朝上时大蒜鳞芽调整机构打开Y型料斗使大蒜以鳞芽朝上的姿态直接落下,当鳞芽朝下时大蒜鳞芽调整机构翻转180°带动大蒜一起翻转后以鳞芽朝上的姿态落下,实现大蒜鳞芽朝向实时调整。神经网络模型推理及舵机控制采用英伟达边缘计算处理器Jetson Nano进行处理。利用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结合正交试验方法对调整装置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以杂交大蒜为试验对象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蒜鳞芽调整成功率为96.25%,模型推理时间0.045 s,平均每粒大蒜调整时间为0.785 s,满足大蒜播种机播种要求。该文研究结果可为解决杂交大蒜直立播种问题及边缘计算在精密播种设备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8.
利用生物刺激法修复不同污染时长的土壤,比较了向新污染(污染7 d)和陈旧性污染(污染5 a以上)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_3复合物(C∶N=100∶10)、脱硫石膏等处理剂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新污染黄绵土,向土壤中加入有机肥、有机肥+KNO_3对土壤中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 d时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率分别为60.13%、56.09%;对于陈旧性污染土壤,施入有机肥+KNO_3、脱硫石膏对石油烃去除效果较好,修复150 d时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36.62%、36.61%;生物刺激对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率高于陈旧性污染土壤。两种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均符合伪一级动力学。生物刺激修复使土壤的pH值由8.50~8.56降低至7.35~7.91。新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率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89),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9);陈旧性污染土壤中石油烃降解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研究表明,土壤受到石油污染后立即进行生物刺激修复有利于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影响不同污染时长土壤中石油烃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79.
针对当前大蒜机械化播种单粒合格率低、漏充率高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充种室大蒜单粒取种装置。通过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取种装置关键部件参数,阐述了双充种室结构可降低蒜种漏充的作业机理。采用EDEM软件进行了单因素仿真试验,分析了一级取种勺速度、种层厚度对充种性能及种群规律的影响,得到第二充种室内充入蒜种与被清掉蒜种的速度变化关系,证明了装置设计合理性。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一级取种勺速度、取种速比、种层厚度作为试验因素,以单粒合格率和漏充率作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ort8.0.6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对试验因素进行了参数优化。圆整后一级取种勺速度为0.12 m/s、取种速比为0.75的条件下,种层厚度范围为360~390 mm开展室内验证试验,单粒合格率、漏充率、重播率均值分别为95.38%、1.18%、3.44%,变异系数分别为0.32%、6.11%和4.15%,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5%。品种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种装置对3类供试大蒜Ⅱ级蒜种适应性较优,蒜种机械损伤率为0.52%,符合标准要求。田间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一致,作业效果优于现有爪式循环、勺链式、轮勺式大蒜单粒取种装置,该研究可为解决大蒜播种机取种漏充问题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80.
免耕对华北地区潮土碳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施7年的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免耕长期定位试验场为对象,系统研究免耕条件下土壤总碳(TC)、有机碳(SOC)、无机碳(SIC)的变化,为进一步评价免耕措施对华北地区潮土碳库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研究设置免耕秸秆覆盖(NTRC)、免耕施用有机肥(NTRR)、常规耕作(CT)3种处理,分析表层(0-20cm)及深层(20-60cm)土壤TC、SOC及SIC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结果为:NTRC和NTRR能够增加0-20cm土层TC含量及储量,但降低20-60cm土层TC含量及储量,0-60cm总碳储量表现为NTRC>CT>NTRR;与CT相比,NTRC能够显著增加0-20cm而降低20-60cm土层SOC含量及储量,NTRR增加了0-5cm土层SOC含量及储量,在5-60cm则呈降低趋势,0-60cm土层SOC储量表现为CT>NTRC>NTRR;NTRC增加了0-60cm土层SIC储量,而NTRR则影响较小。TC与SOC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SIC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总碳的变化趋势与SOC一致,与SIC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