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山羊场肺炎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从安徽省某山羊场采集病料样品,从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刺化,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从患有肺炎的山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结论]该研究可为安徽省山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及病原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肉鸡球虫病是严重威胁养禽业的重要的原虫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通过近两年对江西、福建等地调查发现,肉鸡群暴发球虫病或混合感染球虫病的比率很高,提醒广大养殖户谨防球虫。  相似文献   
13.
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生产性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与非净化鸡群在生产性能上的差异,在对安徽省某地方品种鸡开展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检测净化研究中,对获得的净化鸡群和非净化鸡群在死淘、产蛋、种蛋孵化以及后代生长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净化鸡群及其后代的死淘率较非净化组有较大程度降低;6~11月龄间月均产蛋率较非净化组提高5.91个百分点;蛋重显著高于非净化组(P0.05),且料蛋比较非净化组低0.46个点;净化组鸡群种蛋在合格率、受精率、出雏率和键雏率指标上均高于非净化组;净化组后代3月龄内体重除1月龄母鸡体重外,其他均高于非净化组,其中2月龄母鸡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非净化组相比,净化组后代的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3月龄总增重较非净化组增加24.80 g,料重比降低0.05。综上结果可见,鸡群经过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后在生产性能上明显优于非净化鸡群,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开展种鸡群禽白血病和鸡白痢净化对提高养鸡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为调查安徽省五华鸡J亚群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J,ALV-J)的感染情况,采用ELISA对五华鸡进行P27抗原和ALV-J抗体检测.挑选5只抗原抗体阳性鸡进行PCR检测,同时将5只抗原抗体阳性鸡和5只抗原抗体阴性鸡进行剖检,制作病理切片.其中1只鸡PCR检测为阳性,能扩增出545 bp条带,PCR检测阳性的鸡其心脏有肿瘤、脾脏肿大等病理学变化;组织切片发现心脏、肝脏、脾、肾、肺等组织内有弥漫性髓细胞样瘤细胞或髓细胞瘤病灶,髓细胞样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可见嗜酸性颗粒.结果表明五华鸡已经感染了ALV-J,且部分鸡个体已经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诊断疑似患有克雷伯氏杆菌病的发病鸡群。[方法]通过采取病鸡肝脏和脑组织,接种于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兔血琼脂培养基,培养出疑似克雷伯氏杆菌菌落,革兰氏染色发现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将菌落进行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结果]初步判断该菌为克雷伯氏杆菌。药敏试验中发现该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表现较敏感;对阿莫西林、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多黏菌素、四环素有极强的耐药性;对于红霉素、新霉素的敏感性介于两者之间。[结论]药敏试验为治疗该菌提供了大致方向,同时提醒抗生素类药物切不可滥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商品肉鸡舍冬季环境指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安徽省不同类型的商品肉鸡舍内冬季环境指标情况,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肉鸡舍,按照日龄不同每种肉鸡舍各选6栋,检测肉鸡舍的主要环境指标,主要有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微生物等,分析各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鸡舍结构和鸡群日龄等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检测的大部分鸡舍环境均不符合标准,其中舍内氨气含量、温湿度、细菌超标严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稍轻,氨气浓度和细菌数与鸡舍结构、温湿度及饲养鸡群日龄大小显著相关(P<0.05)。试验结果说明鸡舍结构、通风和加温方式是影响舍内有害气体含量、温湿度及细菌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羊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为羊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A、B山羊场采集新鲜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水洗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镜检法进行山羊粪便寄生虫虫卵的检查和鉴定,并通过虫卵计数测定感染强度.[结果]A羊场检测到球虫、线虫、绦虫,B场检测到球虫、线虫、绦虫和吸虫,其中B羊场的感染强度要大于A羊场.[结论]2个羊场都感染了寄生虫,其中B场需要进行全群投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长期有效的鸡球虫病防控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培养鸡球虫卵囊,通过感染雏鸡试验研究其卵囊发育和感染的过程.[结果]分离到的球虫卵囊大多形态饱满,为宽椭圆形,少数为卵圆形,壁光滑,中间明显可见1个圆形核,原生质呈淡褐色,卵囊大小约为18.5~25.5 μm× 16.7~22.5 μm.正常的孢子化卵囊多能见到分化明显的4个孢子,18 h可看到部分卵囊孢子化,36h孢子化达80%.接种后发病雏鸡的体重缓慢增加,血便明显,死亡率较高,同时解剖可见盲肠病变明显,肠壁增厚,严重者因充满大量血液而盲肠肿大.[结论]根据卵囊的形态、发病鸡的临床表现、卵囊寄生部位和盲肠病理变化等特征,初步判断分离的球虫主要为柔嫩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19.
通过SPF鸡胚接种,自疑似病毒性关节炎青脚麻鸡的关节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采用PCR获得了该病毒的S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7个禽呼肠孤病毒(ARv)代表性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序列与所比较序列同源性在80.5%~98.0%之间,表明所分离病毒为ARV(命名为ARV-AH 11株).该毒株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严重的生长不良和部分鸡脚爪变形,且攻毒组鸡ARV抗体均为阳性(抗体效价平均为1:2 007.1).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安徽省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GPV基因AH,并与天鹅、番鸭、雁鹅等宿主的GPV相应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序列分析可见,AH基因包括完整的NS和VP基因,长度分别为1 884和2 199bp,分别编码2个非结构蛋白和3个结构蛋白。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安徽分离株AH基因与重庆分离株毒株RC16及安徽分离的强毒株Y、E、Yan-2等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安徽分离的鸭源细小病毒株DS15和匈牙利分离株Virulent B,尤其是与疫苗株SYG61v遗传距离较远。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AH-NS基因与毒株RC16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6%;与疫苗株SYG61v同源性最低,为94.3%;AH-VP基因与毒株RC16的核苷酸序列一致,而与毒株DS15同源性仅为95.2%。安徽GPV AH基因序列与强毒株的基因位点一致,在VP3基因的第797、1 141、1 144、1 169和1 185bp处分别为G、A、G、C、T,结合该毒株引发疾病的严重程度,符合高致病力毒株特点。本试验结果表明,GPV同源性普遍较高,宿主范围较广泛,对不同品种水禽均有较强的侵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