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篇
  3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秸秆还田方式及施氮量对滴灌棉田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7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2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CK)、秸秆直接还田(ST)和秸秆炭化还田(BC)3种秸秆还田方式和0(N0),300(N300),450(N450) kg/hm23个施氮(N)量,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T和BC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BC处理增幅大于ST处理。第7年,在各施氮水平下,ST处理较CK处理土壤有机碳提高33.28%~36.43%,BC处理较CK处理土壤有机碳提高58.56%~63.25%。多年秸秆还田(ST和BC)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含量,N0水平下,ST处理全氮含量最高;N300水平下,BC处理7年后土壤全氮含量较ST处理显著提高;N450水平下,5年后BC处理土壤全氮含量高于ST处理。在N0水平,ST和BC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N300和N450水平,BC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N300和N450条件下,BC处理较CK增产17.43%~17.89%。因此,多年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氮库容量和土壤碳/氮,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92.
生物碳对土壤磷素和棉花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两年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下生物碳对土壤磷素含量、 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碳,制成三种热解温度(450℃、 600℃和750℃)的生物碳,分别以BC450、 BC600和BC750表示,同时以空白土壤为对照(CK); 磷肥(P2O5)用量设3个水平0、 0.25、 0.5 g/kg(分别以P0、 P1、 P2表示)。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碳可显著提高土壤磷素含量及其有效性,随着生物碳热解温度的升高,土壤水溶性磷、 速效磷及全磷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对三种磷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水溶性磷 全磷 速效磷。施用生物碳处理两年棉花的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但不同热解生物碳处理对两年棉花干物质重的影响各异。施用生物碳可显著增加棉花养分吸收量,总体表现为750℃ 600℃ 450℃。因此,施用生物碳可显著提高土壤磷素含量,促进棉花生长和养分吸收; 热解温度是影响生物碳质量的重要因素,生物碳的热解温度越高(450~750℃),其促进作用越好。  相似文献   
93.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点动态肥料试验聚类分析结果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状况是分类的第一主因子,磷素状况是第二主因子,有机质含量是第三主因子。确定类肥料效应函数应用范围的主要依据是土壤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其次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再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94.
壮安灵可有效的矮化小麦基部节间长度 ,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数 ,提高分蘖成穗率 ,促进小麦的穗分化和灌浆成熟。小麦施用壮安灵可显著提高产量 ,增产幅度为 6 .0 3%~ 16 .2 9%。壮安灵不同施用方法中以拌种 +叶面喷施的效益最好 ,增产 6 3.8kg/ 6 6 7m2 ,净增收 6 2 .3元 / 6 6 7m2 。  相似文献   
95.
膜下滴灌棉花氮磷肥料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氮肥随水施用可显著提高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促进棉花对氮、磷素的吸收,尤其在壤土棉田的效果较明显。随水施用磷肥对棉花单株铃数影响不大,籽棉产量较不施磷肥处理提高8.80~17.40%,其在壤土棉田上的增产效果优于粘土棉田。磷肥随水滴施可提高氮、磷肥料利用率,与基施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4.85~12.34%,磷肥利用率提高36.75~45.88%,且在壤土棉田上的施用效果优于粘土棉田。  相似文献   
96.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地貌单元弃耕地土壤盐分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学涛  李品芳  侯振安  范远 《土壤学报》2012,49(6):1241-1246
本文在玛纳斯河流域中,选择冲洪积扇、冲积平原和干三角洲等不同地貌部位撂荒多年的弃耕地,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及盐渍化类型的差异,探究土壤盐分的积聚特征,以期对弃耕地的生态重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自冲洪积扇缘带经冲积平原到干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分逐渐降低,土壤盐分表聚发生在冲洪积扇缘带和冲积平原中部,流域下游存在盐分向底层聚集的漏斗效应。7~10月份除冲洪积扇缘带外其他地貌类型区土壤盐分没有显著变化。流域表层盐渍土在冲洪积扇区以硫酸盐型或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在冲积平原中部则为氯化物型,经冲积平原下部到干三角洲地区又逐渐演变为以氯化物硫酸盐型为主。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离多菌灵降解菌XJ-D,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以期用于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葡萄园中分离筛选1株多菌灵降解菌XJ-D,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16SrDNA聚类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鉴定菌株XJ-D为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其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将其接种在600mg/L多菌灵的无机盐培养基中,11天时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9.0%,平均降解能力为52.87mg/(L·d)。[结论]该菌株在干旱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
为探讨外源调节剂包衣对低温胁迫棉花幼苗耐寒性的调控效应,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了外源调节剂包衣处理对低温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了5℃低温胁迫下以及恢复常温后外源调节剂包衣对棉花幼苗耐寒性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水杨酸以及外源调节剂复配包衣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增幅分别为41.2%~44.4%和51.2%~63.9%;外源调节剂包衣处理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显著增强;5 mmol·L-1水杨酸+45 mmol·L-1氯化钙+60 mg·L-1亚硒酸钠复配包衣处理的叶片REC、MDA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包衣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增幅显著高于其它包衣处理。说明水杨酸、氯化钙和亚硒酸钠三元复配包衣在缓解棉花幼苗低温逆境中具有协同效应,可以缓解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植物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99.
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棉花根系分布影响研 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水盐度和施氮量对滴灌棉花根系分布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灌溉水盐度;0.35、4.61和8.04 dS·m-1(分别代表淡水、微咸水和咸水三种灌溉水类型);施氮量为0、240、360和480 kg·hm-2。结果表明,按质量计,棉花的根主要分布在0~20 cm,此部分占根总质量的85%~90%。微咸水和咸水灌溉棉花根的总质量显著降低,分别较淡水灌溉减少10%和36%,尤其在土壤表层0~20 cm和下层60~100 cm显著降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棉花根的质量。以长度计,棉花根集中分布在0~60 cm,此部分占总根长的87%~96%;60 cm以下根长密度明显降低。微咸水灌溉棉花根长密度最大,其次是咸水,淡水灌溉最低;淡水灌溉下,根长密度随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微咸水和咸水灌溉下,根长密度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其中施氮240 kg·hm-2最高。棉花根表面积表现为微咸水>淡水>咸水,平均根直径为微咸水>咸水>淡水,而不同灌溉水处理间根体积的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表面积、根体积和平均直径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0.
石河子灰漠土硼素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新疆灰漠土硼的生物有效性,为揭示灰漠土地区土壤硼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野外土壤调查及分析进行研究。[结果]标杂Al较新陆早26对硼吸收量多1.48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植株体内硼含量增加;随着施用磷量增加,植株对于硼的吸收量增加;土壤有机质越高,硼有效性越低;电导率〈0.7mS/cm或者pH值在8.1~8.5的灰漠土,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指标。[结论]灰漠土硼生物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同类作物不同基因类型会影响土壤硼的生物有效性,高产品种对硼的需求量较大;灌水量越大,施磷量越高,灰漠土土壤硼的生物有效性越好;有机质会降低硼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