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饲用苎麻和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主要以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饲用苎麻和全株玉米这两种饲用作物经不同预处理后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时青贮饲料的pH及有机酸生成情况。结果发现,原料青贮前经过一定的机械揉丝预处理,有助于获得较高品质青贮饲料,且在混合青贮时饲用苎麻添加比例不宜高于60∶40。  相似文献   
12.
利用饲料分析技术及氨基酸分析仪对桑(Morus alba)、苎麻(Boehmeria nivea)及葛藤(Pueraria lobata)几种南方非常规饲料作物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桑、苎麻及葛藤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尤其是苎麻,蛋白质含量高达22.38%,但同时其纤维含量也较高;2)葛藤的总能值相对较高,达17.17 MJ·kg~(-1);3)桑、苎麻及葛藤中的氨基酸含量丰富,尤其是植物性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含量较高,为0.65%~0.89%,且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10%~7.40%。因此,桑、苎麻及葛藤可以作为南方的优质牧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残留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随着抗生素的用量越来越大,造成动物自身免疫力不断下降。因此寻求更可靠的替代抗生素的方法迫在眉睫。抗菌肽是动物及人类自身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抗生素相比具有作用快、无残留和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抗菌肽的分布、结构和作用有了很大的认识,并根据需要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牛膝、玄参、杜仲和金银花复方中药浸膏的组成成分及其对仔猪的作用效果。方法:用化学分析方法与仪器测定方法测定中草药浸膏中的主要成分;用5个不同的处理(对照组、抗生素组、0.05%浸膏组、0.1%浸膏组和0.15%浸膏组)测定复方中药浸膏对仔猪的作用效果。结果:测得浸膏中黄酮含量为24%,多糖含量为32.6%,水分含量为35.28%,粗蛋白含量为2.96%,粗脂肪含量为11.55%,粗灰分含量为14.06%,氨基酸1.18%;浸膏组能极显著地(P<0.01)提高仔猪日增重,显著地(P<0.05)提高饲料报酬,显著地(P<0.05)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天津地区某牛场自收"中苜1号"苜蓿干草、本实验室晒制"中苜1号"苜蓿干草、该牛场种植的"中苜1号"鲜苜蓿、进口苜蓿干草和国产苜蓿干草进行了营养价值评定。通过对比,研究了加工过程等因素对苜蓿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株鲜苜蓿营养价值高于进口和国产苜蓿干草,牛场自制苜蓿干草营养价值最差,水泥地晒制苜蓿干草营养成分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开食料中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粉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的1号开食料和2号断奶过渡料,对照组饲喂未添加苜蓿叶粉和膨化玉米的3号开食料.犊牛饲喂60日龄后,每组屠宰3头犊牛,对瘤网胃质量、瘤网胃容积、瘤胃乳头高度和瘤胃乳头宽度等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进一步观察瘤胃表面形态及细微结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瘤网胃质量较对照组提高了65.9%(P<0.05);瘤网胃容积较对照组提高29.4%(P<0.05);试验组瘤胃乳头高度较对照组提高99.5%(P<0.05);瘤胃乳头宽度较对照组提高25.0%(P<0.05).结果表明:试验组7~40日龄饲喂1号开食料,41~60日龄饲喂2号断奶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犊牛瘤胃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比不同来源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天津地区某牛场自制的中苜1号苜蓿干草、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牛实验室晒制的中苜1号苜蓿干草及该牛场种植的中苜1号鲜苜蓿、进口苜蓿干草和国产苜蓿干草,采用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法进行营养价值评定。结果表明:苜蓿叶是粗蛋白、脂肪、钙、磷和灰分等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而苜蓿茎则是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主要来源;牛场自制的苜蓿干草质量较差,实验室晒制的苜蓿干草较好地保持了苜蓿的营养成分;该牛场采购的进口苜蓿和国产苜蓿在粗蛋白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国产苜蓿干物质含量低于进口苜蓿,且不稳定。说明苜蓿的加工处理方法对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食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吸收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来源淀粉对生长猪门静脉养分净吸收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和糙米组成的试验日粮生长猪生长速度最快,显著快于糯米组(P〈0.05),极显著地快于抗性淀粉组(P〈0.01)。生长猪采食抗性淀粉日粮后,葡萄糖和总氮基酸的门静脉净吸收量分别仅为17.84g/100gFI和5.93g/100gFI,显著低于玉米、糙米和糯米组(P〈0.05)。门静脉净吸收氨基酸模式与回肠末端可消化氮基酸模式有很大区别,肠黏膜代谢对氨基酸模式有选择的修饰作用。生长猪增重速度与门静脉总必需氩基酸净吸收量有比较高的相关关系(P=0.0295)。  相似文献   
19.
将鲜饲用苎麻与全株饲用玉米按质量比分别为100:0(CON)、90:10(R10)、80:20(R20)和60:40 (R40)贮存45 d后,进行感官评价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旨在考察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适宜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混合青贮随着苎麻比例的增加,气味打分下降,但是各处理的综合感官评价均为1级优等;苎麻添加组的pH值、粗蛋白质(CP)及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其总能值(GE)(P<0.05);R20和R40组的干物质采食量高于CON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且混合处理对相对饲用价值(RFV)、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总可吸收营养物质(TDN)及净能(NE1)等也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鲜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适宜占比为20%~40%。  相似文献   
20.
饲用苎麻与稻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品质及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鲜饲用苎麻与干稻草按质量比分别为90:10(R10)、80:20(R20)和60:40 (R40)贮存30、45 d和60 d后,进行感官评价、pH测定、营养成分分析以及饲用价值评价。结果表明:混合青贮产品感官评分较高,除R10组的30 d为2级尚好,其余各组均达到1级优等;处理对混合青贮pH无显著影响(P=0.462),对常规营养成分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0.01),处理与青贮时间对混合青贮的粗灰分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002);处理及青贮时间对混合青贮的相对饲用价值指数(RFV)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0.01),但未呈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 0.05);R10组的RFV值较高,且不同青贮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综合青贮品质及RFV,建议鲜饲用苎麻与干稻草混合青贮时适宜占比为80%~90%,青贮时间为4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