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鸡湖养殖场以肥水养鱼而闻名,自80年代开始单产已达150kg/1000m2以上,进入90年代后,在养殖模式、经营管理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现基本模式是平均每千平方米放25.5kg、450尾左右,其中鲢、鳙占75%,鲤、鲫、鳊等占25%;平均单产174kg/1000m2,增肉倍数为6.8,其中鲢、鳙产量占69%;利润率100%;在捕捞、销售上实行常年捕捞、周年上市。  相似文献   
12.
3.产卵 (1)鱼巢制备.鱼巢常用材料为棕片和柳树根等,鱼巢经清洗、消毒、晾干备用.鱼巢消毒可用浓度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10分钟. (2)产卵池.产卵池应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清新、阳光充足,面积2~5亩,水深80~100厘米.注水前应彻底清塘,进水需经孔径0.25毫米的筛网过滤,池边和池内无杂物.  相似文献   
13.
GHS-R基因在哺乳类为候选的肥胖和生长数量性状位点。本实验使用RT-PCR及PCR的方法,从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分离到2个jlGHS-R1s,称为jlGHS-R1a和jlGHS-R1b(分别简称1a和1b)。jlGHS-R1s的阅读框编码360个氨基酸,两者间相似性高达96%;另外还存在2个jlGHS-R1s的转录变体(分别简称1a’和1b’),选择性切割了翻译起始碱基后第490-680 nt的191 bp片段,该片段两端碱基分别为gt-ag,这种选择性切割导致翻译提前终止,仅翻译184个氨基酸,包括前面3个半跨膜区,这与已报道的罗非鱼等的保留内含子的转录变体不同。jlGHS-R1s的阅读框被1个内含子分隔,该内含子位于第260个氨基酸密码子的第1和第2个碱基之间,1a和1b的内含子长度分别为676 bp和885 bp。使用分段PCR在建鲤群体的1a和1b基因上共找到32个SNP位点,构建PCR-RFLP法对其中9个SNPs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各种基因型在322尾建鲤中均有出现,但存在着明显的偏分布。与增重的相关分析表明,位点1a-I_C386T和1b-E1_G159T与雌雄鱼鱼种和成鱼阶段增重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CC型和GG型个体增重最快,另外有5个位点则与其中的某阶段或者某性别的增重相关,为了确定上述所得标记的适用性,选取其中4个标记在另外7个家系共610尾鱼中检测,结果 C386T和G159T还是与增重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可用于建鲤分子育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吉富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鉴别不同群体的分子标记,为吉富罗非鱼种质资源保护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8尾来自两个不同群体的吉富罗非鱼进行尾静脉采血,抽提其基因组DNA,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判定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然后采用GenAlEx 6.2、Cervus 3.0和Population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关参数,对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从50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3对扩增产物稳定、条带清晰、特异性好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大小在110~388 bp.利用23个微卫星位点,从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中共检测到89个等位基因和163种基因型,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3.8个、基因型7.1种.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6383和0.595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759和0.5559;23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131和0.4942,平均固定系数(FIS)分别为-0.1184和-0.0718;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A)为0.1287,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35.UNH911、GM141、GM287、GM134等4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扩增的条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均存在杂合子过剩现象,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中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且选育空间大.UNH911、GM141、GM287、GM134等4个微卫星位点可作为鉴别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的分子标记,也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克隆了翘嘴红G6Pase催化亚基基因全长cDNA,共1900 bp [不含poly(A)], 包括49 bp 5′非翻译区,1068 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778 bp 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35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89 ku。序列比对分析表明翘嘴红G6Pase与斑马鱼G6Pase的相似性高达95%,与鼠、狗、人G6Pase的相似性为63%,和光滑爪蟾、金头鲷、河豚等G6Pase的相似性分别为69%、55%、76%,并具有G6Pase特有的3个保守基序。为了研究摄食以及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对G6Pase的影响,使用实时定量RT-PCR分别测定了饲喂等能但不含碳水化合物和含23.98%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的翘嘴红肝脏G6Pase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使用上述饲料饲喂8周后,禁食48 h, 然后测定禁食和摄食后3、6、12、24 h G6Pase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摄食后12 h,两组G6Pase的表达明显增加,说明摄食影响G6Pase基因的表达,禁食和摄食后3~12 h,含糖组G6Pase基因的表达量为无糖组的2~4倍,这表明碳水化合物可以诱导G6Pase mRNA的表达。图5参21 关键词:快速扩增cDNA末端;葡萄糖6磷酸酶;碳水化合物;翘嘴红;实时定量PCR E-mail:gexp@ffrc.cn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充分利用空置育苗大棚,均衡南美白对虾上市,在2017年4月初至6月底我们在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利用7口空置大棚土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试验。一、试验设施、材料1.试验池塘大棚土池规格为长67米、宽10米,池堤坡度为30度,池深为1.2米,最高水位可控制在0.9米,池底加氧。保温使用双层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1~#、4~#和5~#池)和单层膜覆盖(7~#~10~#)。大棚附近两口方型露天土池作为储水池,面积10亩,池深2~2.5米,底增氧。2.南美白对虾苗种虾苗购自山东日照市南美白对虾繁育场,P5期  相似文献   
17.
机体生长主要受到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s)生长轴调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是生长激素(GH)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传导因子。实验特异性扩增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IGFⅠa基因的5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内含子1、内含子3和内含子4)。通过比对10尾建鲤的序列,共找到SNPs位点8个。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372尾建鲤的内含子1_C175G,12个家系共987尾的内含子1_A993G和内含子4_A511C 3个位点。内含子1_C175G雌雄个体均以GG型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44和0.43;此位点在幼鱼和成鱼时期与雌、雄建鲤增重均无相关性;内含子1_A993G雌雄个体均以AG型频率最高,分别是0.76和0.72;此位点在成鱼阶段与雄性建鲤增重呈显著相关(P<0.05);内含子4_A511C在雌雄个体中均以CC型频率最高,分别是0.48和0.47;其在幼鱼和成鱼阶段均与增重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本次试验表明在建鲤体内,IGFⅠ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不同,且处于同一生长阶段的雌雄个体间的表达也存在差异。内含子1_A993G、内含子4_A511C均与建鲤增重存在相关性,可以考虑作为建鲤分子育种的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炎症和宿主防御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鲤(Cyprinus carpioIL-17N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使用同源搜索和基因克隆的方法在鲤基因组挖掘鉴定到两个IL-17N基因(CcIL-17NaCcIL-17Nb),均由TOP3B基因内含子2的互补序列编码。共线性比较显示,除了东方红鳍鲀(Takifugu rubripes)外,在其他已研究的鱼类中,与该基因相邻的均为SDF2LPPM1F基因。两个CcIL-17Ns都有3个外显子,编码136个氨基酸,两者相似性高达为97.1%,CcIL-17Na、CcIL-17Nb和其他硬骨鱼类的IL-17N相似性分别为65.3%~97.1%、64.7%~96.3%,和鲤IL-17家族其他成员的相似性分别为32.9%~51.4%、31.4%~50.7%。鱼类IL-17家族系统树显示7个成员形成6支,其中IL-17A/F1和IL-17A/F3组成一支,其余6个成员单独成支,鲤IL-17N先与鲤科鱼类以94%置信值聚在一起,然后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大西洋鲑(Salmo salar)、青鳉(Oryzias latipes)、东方红鳍鲀(Takifugu rubripe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以85%的置信值聚在一起,再与雀鳝(Lepisosteus oculatus)和腔棘鱼(Coelacanth)的IL-17N以95%置信值聚为一支。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CcIL-17Ns在受精后0.5 h和12 h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受精后25 h、35 h、60 h、120 h及仔鱼阶段的表达量(P<0.01);CcIL-17Ns在鲤夏花和成鱼脑中的表达量均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组织。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导致CcIL-17Ns在各组织的表达均上调,感染6 h,脑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1 d,CcIL-17Ns在其他组织中均显著增加(P<0.05),感染3 d和7 d,表达量均下降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MAL-c2X-17N,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ransetta(DE3)中进行原核表达,使用镍柱纯化获得可溶的IL-17N重组蛋白(MBP-17N)。使用0.1 ng/mL、1 ng/mL、10 ng/mL和100 ng/mL的MBP-17N孵育鲤肾组织8 h,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MBP-17N均使IL-1βNF-κB显著上调(P<0.05);1 ng/mL和10 ng/mL的MBP-17N极显著上调IFN-γP<0.01);0.1 ng/mL、1 ng/mL的MBP-17N显著上调IL-6,1 ng/mL、10 ng/mL、100 ng/mL的MBP-17N显著上调CCL20P<0.05);1 ng/mL的MBP-17N使TRAF6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通过分析鲤IL-17Ns的系统发育、测定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发现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各组织CcIL-17Ns表达上调、原核表达蛋白能引起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证实了鲤IL-17N参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吉富罗非鱼微卫星标记与体质量、体形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罗非鱼微卫星遗传图谱,在不同的连锁群上随机选择30个微卫星位点,研究它们在192尾不同家系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nned Tilapia,GIFT)中的遗传多样性及这些位点与体质量、体形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0个位点共检测出126个等位基因,片段长度124~310 bp.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7个,平均等位基因数4.2个;多态信息含量(P1C)为0.259 4~0.716 7,平均0.580 8;杂合度(H)为0.306 4~0.753 1,平均0.632 2,表明该吉富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位点GM041、GM542和GM304与吉富罗非鱼雌鱼体质量相关;位点GM041、UNH860、GM519和GM304与雄鱼体质量相关,位点UNH952与雄鱼体形相关.位点GM041、UNH860、GM304的AA基因型和位点GM519的DE基因型都有可能作为以体质量为选育目标的辅助标记,其中UNH860和GM304的AA基因型有望成为作为以体质量为选育目标的首选辅助标记.实验结果说明,吉富罗非鱼具有与体质量相关的标记越多,体质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选用360尾翘嘴红鲌(Erythrocutler ilishaeformis Bleeker),体质量约40g。随机分成为2组,分别为高脂组(脂肪质量分数19.93%,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4.45%)、低脂组(脂肪质量分数9.92%,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12.38%),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8周。分别于摄食后0h、3h、6h、12h、24h测定血液指标、糖代谢酶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E.C.2.7.1.1)以及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E.C.3.1.3.9)活性及基因表达,并分析高脂肪与低脂肪水平日粮对翘嘴红鲌生长的影响。与低脂水平日粮相比,高脂水平日粮组血液甘油三酯水平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分别在摄食后3h、12h有增加现象,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脂水平日粮相比,在摄食后3~12h高脂肪水平日粮组糖代谢酶GK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是日粮脂肪水平并不能显著影响GK活性(P>0.05)。在摄食后3~24h高脂肪水平日粮组糖代谢酶G6Pase的mRNA水平得到显著促进,并在摄食后24hG6Pase活性显著增加(P<0.05)。因此,摄食高脂肪水平日粮能增加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造成翘嘴红鲌高血糖效应,诱导G6Pase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影响翘嘴红鲌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