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111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64篇
  119篇
综合类   513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种木本地被植物耐盐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耐盐力的差异。[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和亮叶忍冬进行盐胁迫处理。对2种植物新梢相对生长量、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盐胁迫下,除4.0 mg/g处理外,海姆维斯蒂栒子新梢相对生长量比亮叶忍冬大;2种植物叶片中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亮叶忍冬MDA含量达到高峰时的盐浓度比海姆维斯蒂栒子低;海姆维斯蒂栒子叶片中Pro含量变化较小,亮叶忍冬叶片中Pro含量从盐浓度3.0~4.0 mg/g急剧上升,高于4.0 mg/g时,迅速下降;2种植物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基本呈增加趋势,但上升幅度均表现为亮叶忍冬大于海姆维斯蒂栒子。[结论]综合各测定指标及田间表现,认为海姆维斯蒂栒子的耐盐能力比亮叶忍冬强。  相似文献   
992.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这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关系模型,当这个模型的前提和假设均成立时,模型运行的结果就是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反之而不加修正两者就会产生抵触,扩大城乡差异。本文尝试对这种动态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该模型理想化运行的前提和假设与实际的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油菜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F1杂种优势和产量表型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合理筛选双亲配组,获得强优势高产组合提供依据.根据18个RAPD引物对3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分析,用获得的97条高分辨率多态性条带进行遗传聚类,在相似系数约0.65处所有材料被划分为中国双高品种、中国双低品种、欧洲和加拿大春油菜以及欧洲和加拿大冬油菜4大类群;从不同类群中选取来自不同产区的9个品种,采用半双列杂交产生的36个组合进行产量鉴定和性状考察.结果表明:1)按36个组合分析,遗传距离与产量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无显著相关(r=0.032和-0.042),但单株产量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78和0.718,均呈极显著相关;2)按10种组合类型分析,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之间的相关系数则为0.789和0.659,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平均产量与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06,达显著水平;3)产量前10位的组合中,中×欧组合占了6个,优势强度和产量表型均优于其他类型组合,尤其中×欧春组合优势和产量最为突出;4)分析10个高产组合的优势来源,分别有9个和8个组合的单株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呈正向优势,4个组合粒数/粒质量表现出优势互补.说明单凭品种间分子距离不足以准确预测油菜杂种优势和决定亲本配组;中×欧组合类型中获得强优势高产F1杂交种的机率较大;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产量水平、品质特性和生育期适应性,认为在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杂交种的选育中,应优先利用国外双低春油菜品种基因资源.同时,注重选择单位面积角果数和千粒质量同时有显著正向优势或千粒质量和角果粒数互补优势明显的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影响巴西蘑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积累的营养因素。结果表明,巴西蘑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积累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0%巴西蘑菇菌糠煮汁、2%玉米粉、1%葡萄糖、2%麸皮、0.5%硫酸铵、0.1%KH2PO4、0.1%MgSO4·7H2O、10mg·100mL-1VB1。在这种培养基中巴西蘑菇产生的菌丝球数量多、直径小,培养7d后菌丝球个数达到2287个·50mL-1,菌丝干重为1.658g·50mL-1,胞外多糖可达229.213mg·50mL-1。  相似文献   
99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ConA刺激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从总RNA中扩增出484bp的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序列测定表明;扩增片段为猪IL-2基因,该基因与GenBank上发表的猪I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L-2的基因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化的重组猪IL-2蛋白。  相似文献   
996.
以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在构建基于水系改进的高分辨率DEM的基础上,运用ARCGIS的水文分析模块(Arc Hydro Tools)进行流域边界的确定、河网的提取、子流域的剖分以及水系结构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桥河流域的各种水系结构参数的值均在一般水系的范围内,河网水系总体上Horton表现较为明显,河网水系在数量上的发育程度高于其长度上的发育,流域内不同区域河网水系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运用基于水系改进的高分辨率DEM和ARCGIS的水文分析模块(Arc Hydro Tools)提取的水系与实际水系特征完全吻合且连续完整,是一种进行流域水文分析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997.
1998年以来,云杉八齿小蠹在延边州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在敦化市新开岭、新立、秋梨沟、红石、小牡丹等5个林场危害极为严重,致使天然红皮云杉集中连片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2004-2006年对云杉八齿小蠹生物学特性进行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八齿小蠹在本地1年发生2代。每年6月初,7月中旬,8月下旬出现3次成虫高峰期。第1高峰期为越冬后成虫,第2高峰期为第1代成虫,第3高峰期为第2代成虫。  相似文献   
998.
当今是科技发展非常快速的时代,科技水平已达到了一定高度。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思考科技快速发展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严重创伤。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已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科技发展,需要以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到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耕地集约利用对地区特别是民族山区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凉山州)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20.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凉山州2005-2014年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较大,2011年后增幅逐渐增强,状态、响应、压力子系统依次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三大子系统也相互影响.2)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为:自然条件、工程政策措施、经济水平、人口与投入等因素.研究得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变化与PSR模型的三大子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所选指标较好体现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符合凉山州实际,证实PSR模型的普适性的同时体现出凉山州耕地集约利用的独特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00.
张洋  雷平  谢德体  倪九派 《草业学报》2017,26(11):22-34
土壤磷分级方法可用于土壤磷赋存形态转化的定量化研究及磷流失的解析度评价。为探讨施磷肥对酸化紫色土磷赋存形态及土壤磷流失解析度的影响,以酸化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在榨菜生长区,设计3种磷肥处理(T1,不施磷肥;T2,常规施磷,60 kg P2O5/hm2;T3,磷肥增倍,120 kg P2O5/hm2),采用一种新的磷形态分级法,开展不同磷肥处理下径流小区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流失的解析度评价。结果表明,新分级方法对土壤磷形态的提取率与Hedley分级法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对磷流失指数具有更好的表征;磷流失指数与施肥量呈正相关,且NH4F溶性磷和NaOH溶性磷对磷流失的解析度最强;增施磷肥(120 kg P2O5/hm2)显著提升土壤中游离态磷、树脂有效态磷、磷酸二钙型及磷酸八钙型等磷组分;不施磷肥显著降低磷酸二钙型、磷酸八钙型及铁(铝)结合态磷等磷形态。综上可知,自然粒度酸化土壤磷形态分级法具有可行性,其对面源污染磷流失定量化研究具有更好表征。同时,本研究证实土壤磷流失主要源于NH4F溶性磷和NaOH溶性磷,且施肥显著影响活性磷库和慢性磷库中磷形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