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介绍了塔山红茶基本情况,从市场与品质角度分析了塔山红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的红叶1号、红叶2号、丹妃和云南紫娟4种红紫芽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以英红九号绿芽品种为对照,通过分析酶活性研究了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其与花青素、茶多酚、儿茶素组分等重要酚类物质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红紫芽茶花青素合成过程中,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与茶多酚总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为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类黄酮-3-羟化酶(F3H)、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黄酮醇合成酶(FLS)、花青素合成酶(ANS)和花青素还原酶(ANR)等活性能力与花青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春季各样品儿茶素(C)含量与PAL酶活性显著正相关,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与DFR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季节不同品种(系)CHS、F3H、ANS以及ANR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基地的茶树群体品种芽叶为材料,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常规理化分析与感官审评等方法,以正常芽叶为对照对紫色芽叶绿茶适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紫色芽叶加工而成的绿茶样的多酚类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对照,感官品质在外形及香气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综合结果显示紫色芽叶加工绿茶具有一定的适制性.  相似文献   
14.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源(茶叶、苹果、梨、蘑菇和漆酶)的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酶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具有相似的酶带,但对酶带数目、Rf值及分子量均存在种间差异。梨有11条同工酶带,苹果4条,茶叶有2条,蘑菇5条,而漆酶只有1条。PPO同工酶带Rf值集中于0.40~0.70的区间内。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相对分子量大于9.4×104,而梨、苹果、蘑菇和漆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相对分子量介于4.5×104~9.4×104。同时研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最多,酶活性最大,合成茶黄素的能力最强。合成茶黄素能力大小顺序为:梨PPO,茶叶PPO,苹果PPO,漆酶PPO,蘑菇PPO。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份茯砖茶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996、2002及2009年生产的茯砖茶水提取物分别测定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eoccthehemolytc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llbtilis)、志贺氏杆菌(Shigella)不同供试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09及2002年生产的茯砖茶水提取物对志贺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0.40mm±0.87mm及18.10mm±0.91mm;1996年生产的茯砖茶水提取物仅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太明显。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2009年生产的茯砖茶的抑菌效果最好,1996年生产的茯砖茶的抑菌效果最差。茯砖茶的保存时间越长,其抑菌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茯砖茶能否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2型糖尿病(T2DM)的代谢紊乱,建立T2DM小鼠模型,给予400 mg·kg-1茯砖茶水提取物灌胃干预,观测T2DM小鼠的饮食量、饮水量、空腹体重、空腹血糖、糖耐量等日常指标,血清中胰岛素(INS)、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年份的31个特制茯砖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从样品外形、内质、茶汤色差等方面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年份茯茶的品质特征及差异。年份较长的茯茶干茶色泽为黑褐、灰褐或褐略带红,年份较短的茯茶干茶色泽多为黄褐、青褐;随着年份的延长茶汤色泽出现由橙黄-黄橙-红橙-橙红-红的变化趋势。茶汤的粗涩味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逐步转化,原料较粗老的茯茶粗涩味转化较慢。研究从感官品质的角度揭示不同年份茯茶特征,为年份茯砖茶评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有机茶园中‘铁香’品系的鲜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嫩度、萎凋程度、做青程度、发酵温度、添加儿茶素及干燥温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并对红茶中的茶黄素、香气物质进行测定和感官审评。铁香茶树鲜叶加工工序及最佳参数为:以1芽1叶为鲜叶原料,中度摇青后,萎凋至含水量为68%,揉捻后添加鲜叶干重2.0%的高表没食子儿茶素,充分拌匀,27℃发酵1.5 h,再在22℃下发酵至适度,用105℃小火烘至七成干,摊放30min后,80℃烘至足干。红茶感官审评品质为条索紧结匀齐,显金毫,乌黑油润;花香高长;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较厚、鲜爽、带花味;叶底嫩匀齐,红艳明亮;茶黄素含量达(0.85±0.04)%。  相似文献   
19.
茶叶减肥及对人体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肥胖症、高血脂症等代谢综合征的概念、不同茶叶功能成分及不同茶类降脂减肥功效、相关降脂减肥茶制品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和咖啡碱等茶叶功能成分的降脂减肥功效及其降脂减肥机理,以及不同茶类降脂减肥功效的差异。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茶叶主要通过抑制脂肪合成相关酶的表达、促进脂肪酸氧化、抑制食欲、抑制营养物质的吸收等作用达到降脂减肥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高通量筛选研究茯砖茶降脂功效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6  
寻找高效天然的降脂减肥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高通量药物筛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药物筛选新方法。将茯砖茶水提液分别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制得三氯甲烷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及水层样品,茶渣用95%的乙醇提取,均采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α、PPARγ、PPARδ)、肝X受体(LXR)、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及前脂肪细胞(3T3-L1)模型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研究茯砖茶的降脂减肥功效,结果显示茯砖茶各部位对PPARγ、PPARδ有激活作用,对FXR有抑制作用,对PPRAα、3T3-L1作用不明显,证明茯砖茶有多条降脂途径,降脂减肥功能较强,有望开发成天然的降脂药物,其降脂有效成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