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新鲜洋葱为原料,采用纤维素辅助提取法提取洋葱多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考查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对洋葱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洋葱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添加相当于洋葱质量的0.2%的活性单位大于50 000 U/g的纤维素酶,pH值5.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用水提法提取,洋葱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9.78%,不加纤维素酶的洋葱多糖提取率只有4.91%。  相似文献   
22.
茯砖茶不同萃取物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茯砖茶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后制备样品,测定各部分样品对α-淀粉酶及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茯砖茶各部分样品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同,三氯甲烷层稍有抑制作用,活性只有对照的0.82倍,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层及正丁醇萃取层有显著的激活作用,正丁醇萃取层部分激活作用最明显,达2.54倍。茯砖茶各部分样品对α-淀粉酶活性均有激活作用,其中以乙酸乙酯萃取层部位的激活作用最强,激活倍数为4.09,其次是水提物,其激活倍数为2.99,水层的激活作用不显著。三氯甲烷萃取层抑制作用不显著,活性只有对照的0.88倍。乙酸乙酯萃取层及正丁醇萃取层部分经过HP-20树脂再分离后,各部分仍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23.
儿茶素组成和理化条件对茶黄素酶催化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梨果实多酚氧化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进行酶性合成茶黄素,研究儿茶素组成和理化条件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儿茶素混合物C(EGC>200mg/g,EGCG>200mg/g,儿茶素总量>500mg/g)为材料,茶黄素酶促合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体系的最佳pH值为5.5,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为5mg/ml,酶添加量为75ml/1000mg,最佳反应时间40min。pH值和儿茶素浓度是反应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影响因子(P<0.05)。  相似文献   
24.
茯茶辅助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0.085βg/kg·bw、0.170βg/kg·bw、0.510βg/kg·bw低中高三种速溶茯茶的剂量饲喂Wistar大鼠30βd,结果表明茯茶具有降低Wistar大鼠体重、TC、TG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以茶水比为1:1β000浸提茯茶1βh制成茯茶饮料,以1β000βml/d剂量进行人体试饮34βd,结果显示,受试者TG下降显著,HDL-C上升显著,TC下降极显著,LDL-C亦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所制茯茶饮料在90βd内稳定,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由此得出,茯茶具有很好的辅助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5.
茯茶毒理学试验报告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提制的速溶茯茶为原料,采用药物毒理学试验方法,研究了速溶茯茶对小鼠与大鼠的毒理特性。结果表明,茯茶对雄性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为14β700βmg/kg·bw,对雌性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为19β600βmg/kg·bw(95%可信限为10β600~36β000),Ames及致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以含0.85%、1.25%、1.70%速溶茯茶的饲料喂饲大鼠30βd,各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对雌雄鼠血像、雄鼠血生化各项、甘油三酯、尿素酐、血肌酐、血糖和雌雄鼠脾/体、肾/体比值、组织病理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茯茶实际属无毒物。  相似文献   
26.
通过茯砖茶汤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分对常见致泻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筛选出茯砖茶抑菌活性部分。茯砖茶汤依次用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溶剂萃取后制备样品,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各部分样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6种常见致泻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茯砖茶汤各部分样品对这6种致泻菌的抑制效果有明显的不同,三氯甲烷萃取部分及水层部分对致泻菌抑制作用不明显,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对6种致泻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乙酸乙酯部分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7.
在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协同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核心,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使命。茶学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本文详细阐述了协同创新环境下茶学研究生能力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8.
微卫星锚定片段长度多态性(Microsatellite-anchor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MFLP)分子标记技术是结合AFLP和SSR双重原理创造的,具有无需预知基因组信息、多态性丰富、可靠性强、重复性好、属湿性共显性标记、易于转化序列特异性标记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的遗传育种上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29.
茶叶中儿茶素的高效薄层色谱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中的儿茶素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含量的70%以上,是茶叶中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保健作用,如抗癌、抗辐射、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防衰老等,也是茶叶中研究最深入的活性物质之一.儿茶素分离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硅胶薄层色谱法,而采用聚酰胺薄层分离法分离茶叶中儿茶素的报道不多,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0.
茶树树冠结构的多元差分方程组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受树冠结构的影响,因此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茶树树冠指标的变化可以指导茶树的栽培和管理。考虑到茶树树冠各指标不但相互影响,而且与前几年生长数据相关,针对茶树树冠15个生长指标的18年数据,建立了多元差分方程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结合利用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的方法。计算表明,笔者研究中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PE)为0.045828,低于一元差分方程模型的MAPE的平均值0.0618和一元回归方程模型的MAPE的平均值0.0842,精度有明显提高。该方法可以用于其他多维时间序列的差分方程组建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