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9篇
农学   3篇
  48篇
综合类   92篇
畜牧兽医   2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牛蹄养护     
牛蹄养护○JanRoest著○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储明星译如果乳用母牛健康且感到舒适,它就能以最高水平进行生产。健康的母牛能吃足够的饲料来生产大量的牛奶同时维持良好的受精力。母牛健康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肢和蹄的健康。乳用母牛应当...  相似文献   
123.
124.
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R-IB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控制Booroola Merino绵羊高繁殖力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BMPR-IB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萨福克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和湖羊在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多赛特和萨福克绵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小尾寒羊B等位基因频率为0.716,+等位基因频率为0.284;湖羊B等位基因频率为0.941,+等位基因频率为0.059.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与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萨福克羊)之间BMPR-IB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01).BB基因型小尾寒羊第一胎和第二胎产羔数分别比++基因型多产0.92只(P<0.01)和1.02只(P<0.01).BMPR-IB基因型在几个绵羊品种之间的分布以及各种基因型绵羊的实际产羔两方面的研究结果都证明BMPR-IB基因是影响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25.
山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GDF9的RFLP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Hanrahan et al(2004)发现5号染色体上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的编码区1184bp处的碱基突变C→T(称为G8突变)与高繁殖力绵羊品种Belclare和Cambridge杂合携带母羊的高排卵数和纯合子不育相关联。  相似文献   
126.
127.
试验旨在对西藏山羊常染色体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发掘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基于西藏山羊、新疆山羊和太行山羊群体的Illumina 50K芯片分型数据,通过过滤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和未定位的变异位点,得到高质量的SNPs标记;通过计算遗传分化系数(Fst)来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同时对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以确定其群体结构;借助Di和XP-EHH两种不同的方法,以前5%为阈值,通过SNPs注释得到西藏山羊基因组受选择基因,并利用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库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共鉴定出48 358个SNPs标记,3个群体有相近的遗传距离(Fst<0.05),西藏山羊的遗传分化程度(Fst=0.0376)明显高于新疆山羊(Fst=0.0256)、太行山羊(Fst=0.0257),表明西藏山羊群体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通过选择信号分析,在西藏山羊群体中共筛选到36个受到较强选择的位点和211个候选基因,其中EGFR、AKT1、PDHBPFKP等基因与高海拔适应性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通路、代谢途径和HIF-1信号通路等。利用基因组SNP标记可以更全面地揭示西藏山羊高海拔适应性的选择进展,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为探究鲁中肉羊GLIS1基因g.27775611TC位点多态性与其产羔数的关系,利用Sequenom MassARRAY~(○R)SNP技术对384只鲁中肉羊的g.27775611TC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该群体含有TT、TC和CC三种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该位点在鲁中肉羊群体中处于低度多态(PIC0.25),且该群体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表明突变纯合个体(CC)的产羔数显著低于突变杂合个体(TC)和野生型(TT)(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IS1蛋白属于碱性不稳定脂溶性的疏水蛋白,存在对其核定位具有重要作用的锌指功能域。突变前后糖基化和磷酸化的变化可能是引起该蛋白功能甚至是产羔数变化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GLIS1基因g.27775611TC位点突变显著降低了鲁中肉羊的产羔数,为筛选合适的绵羊高繁殖力遗传标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根据系谱指数(PI:Pedigree Index),将 219头 3~6月龄荷斯坦犊牛分成两组。81头犊牛(1头公牛后代)是具有高系谱指数的后代(PI平均值为590),138头犊牛(1头公牛后代)是具有低系谱指数的后代(PI平均值为337)。全部试验牛在禁食34~36h后采血,检测血液运铁蛋白(Tf)基因型、酶和代谢物浓度在两组间的差异,发现运铁蛋白各基因型间系谱指数有明显差异,DD型显著高于AD型、AD型显著高于AA型;测定血液中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肌酸酐(CRE)的合量,其结果在PI高低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游离脂肪酸(FFA)、尿素氮(BUN)的浓度在高低组间有较大差异,在禁食后FFA浓度在高乳用价值公牛后代高于低乳用价值公牛的后代,BUN则相反,而且FFA和BUN含量在高低组间差异达到极高和高度显著水平(P<0.001和P<0.01),其遗传力较高,与PI的遗传相关也较高,这一结果表明犊牛在代谢应激期间血液中代谢物浓度的变异与其乳用性能的遗传优势有关,FFA和BUN两项指标已具备了作为遗传标记的条件,可应用于对公母牛产奶性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0.
奶牛乳房炎的遗传学及遗传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房炎是奶牛群中花费最多的疾病。临床乳房炎的遗传力估计值平均为0.04,作为选择标准的潜力显然太低。本文介绍了乳房炎抗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情况和4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对临床乳房炎进行遗传评定的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