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31.
[目的]为了研究延边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以及父系起源。[方法]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延边牛的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和2个Y-STRs标记(INRA189和BM861)的遗传多样性。[结果]Y-SNPs标记检测发现延边牛有Y1和Y2单倍型组,2个Y-STRs标记在延边牛品种检测发现只有INRA189表现多态性(98bp/102bp/104bp)。结合Y-SNPs与Y-STRs的分型结果,确定延边牛有3种Y染色体单倍型Y1-98-158、Y2-102-158和Y2-104-158,所占频率分别为0.031、0.938和0.031,其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1230±0.0777,表明延边牛父系遗传多样性很低,父系遗传稳定。[结论]延边牛为普通牛父系起源,其中Y2单倍型组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以研究伊犁马乳铁转运蛋白(lactotransferrin,LTF)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的关系为目标,针对伊犁马LTF基因外显子和启动子设计了17对引物,以伊犁马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及PCR-RFLP法检测224匹伊犁马LTF基因多态性,并与其中73匹有产奶量记录的伊犁马进行关联分析,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伊犁马LTF基因中检测到1个SNP:c.173GA,该SNP位点是发生在CDS区上的错义突变,致LTF编码蛋白第58位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与其120d日均产奶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该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日均产奶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可以发现各基因型的产奶量GGGAAA,由此可为中国乳用马的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家驴与藏野驴SRY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旨在分析家驴与藏野驴SRY基因多态性,为藏野驴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取2头青海家驴和2头藏野驴的耳组织或毛发DNA,PCR扩增并测序得到1038bp的SRY基因序列,包含5′端调控区330bp和整个编码区708bp。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藏野驴与青海家驴SRY基因序列间存在4个核苷酸差异(-265GC,-131TC,493GA,629 AC),其中后2个核苷酸差异发生在编码区,导致相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化(Thr165Ala和Thr210Lys)。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马属动物中家驴先与藏野驴并为一支,后与各种野生斑马相聚,最后与家马聚为一支,提示藏野驴与家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4.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是一类原始精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以维持自身数量相对稳定和定向分化成精母细胞的能力。随着黄牛精原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与完善,目前在黄牛精原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系统阐述了黄牛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体外培养、移植鉴定和永生化细胞系培养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同时探讨了我国黄牛精原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黄牛精原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ASIP、MC1R和TYR是与动物毛色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为了探究ASIP、MC1R、TY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贵州白水牛白色被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贵州白水牛(20头)和其他毛色水牛(60头)为试验材料,针对3个基因的外显子和部分非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利用DNA池作为模板进行扩增测序,对ASIP、MC1R和TYR基因多态性与贵州白水牛被毛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结果发现,在这3个基因中均没有发现特异性的插入/缺失突变,在贵州白水牛ASIP基因的启动子中发现了突变位点:Promoter-A147T和Promoter-A235G;在MC1R基因中筛选到1个错义突变exon1-T843C,TYR基因中筛选出2个错义突变exon1-G826A、exon5-T70C,以及1个同义突变exon3-A83G。这3个基因的SNP位点在扩大样本验证时发现不具有毛色特异性,研究初步表明,ASIP、MC1R、TYR基因的多态性位点不能解释贵州白水牛毛色的特殊变异,为以后对贵州白水牛的毛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牛TRAF6基因位于15号染色体上,含有七个外显子,共编码902个氨基酸,是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旨在分析陕西地区秦川牛TRAF6基因多态及其与体尺性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针对秦川牛TRAF6基因外显子及部分非编码序列设计引物,利用DNA池做为模板扩增测序,在第六内含子17 628bp处发现1个SNP。通过运用PCRRELP方法对该位点多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存在2种基因型,分为TT和TC。TT的基因型频率为0.9574,TC的基因型频率0.0426;等位基因T的频率为0.9787,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0.0213,TT的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基因型TC,为优势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各体尺性状数据普遍高于TC基因型个体。本研究首次对陕西地区秦川牛的TRAF6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在第六内含子处发现了基因突变位点,且该突变位点与秦川牛体尺和体重等重要生长性状有关,可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旨在探讨SIRT3基因多态与德州驴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寻找与不同性别的德州驴体尺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采用质谱分型方法检测190头健康成年德州母驴及214头德州公驴SIRT3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位点不同的基因型与不同性别德州驴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结果发现,SIRT3基因扩增序列区间存在2个...  相似文献   
38.
《动物遗传学》是农林高校生命科学和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更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背景课程。进一步提高《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课程的全面育人职能是农林院校《动物遗传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之一。本文从《动物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利用一系列教学改革手段探索如何提高《动物遗传学》教学质量,以期为相关院校课程教学建设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9.
IGFBP3基因多态性与鲁西牛和晋南牛部分屠宰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PCR-RFLP技术对24头鲁西牛和19头晋南牛的IGFBP3基因多态性及与屠宰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西牛和晋南牛IGFBP3基因存在多态性,但只有AA、AB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895/0.105,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938/ 0.062和0.948/0.052。对IGFBP3基因座基因型与19个屠宰性状进行了分析,在鲁西牛群体中,除胴体深、日增重、净肉率、屠宰率4个指标外,其它指标AB型均好于AA型,但差异不显著;在晋南牛群体中,除屠宰率、骨重、膘度、胴体胸深、后腿围、后腿宽、后腿长、腰部肉厚这8个指标外,其它指标AA型均好于AB型,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40.
牛Mx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含有14个外显子,编码648个氨基酸。研究以346头陕西地区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所提供的牛Mx1基因序列,设计15对引物,采用混合DNA池扩增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对牛Mx1基因的14个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SNPs,分别位于外显子3(g.843330T〉C,g.843411A〉G)、外显子4(g.844048C〉T)和外显子7(g.851325T〉C)。其中,外显子4(g.844048C〉T)为同义突变;外显子3(g.843330T〉C,g.843411A〉G)两个位点的突变分别导致了异亮氨酸(Ile)向苏氨酸(Thr)、谷氨酸(Glu)向精氨酸(Arg)的突变;外显子7(g.851325T〉C)位点的突变导致亮氨酸(Leu)变为脯氨酸(Pro)。4个SNPs位点都存在三种基因型,但纯合子的突变频率较低。4个SNPs位点共构建了11种单倍型,其中以H6为最主要的单倍型。结果显示,陕西地区荷斯坦牛Mx1基因存在较丰富的多态性,这将为Mx1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将来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