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7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高寒地区国外用材树种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士波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2):2467-2471
遵循森林植物引种驯化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的北美洲和欧洲作为供种区。以北美白云杉[Picea glauce(Moench)Voss.]、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 Linn.)和欧洲白桦(Betula pendula Roth.)3个树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国外用材树种子代生长节律和适应性分析,并对其早期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丰富中国高寒地区用材林树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2.
以黑加仑品种寒丰腋芽为材料,研究了扩繁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增殖培养以MS+6-BA 1.0mg/L+GA32.0mg/L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50,苗木生长速度较快,苗高为1.94cm;以1/2MS+NAA 0.2mg/L培养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可达62.0%。  相似文献   
33.
兰士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412-9414,9417
[目的]探讨樟子松生长动态规律,分析与评价家系子代的遗传效应.[方法]以樟子松天然群体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在引种栽培与驯化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家系子代的生长节律、遗传变异、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分析,综合评价了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等遗传参量的遗传效应.[结果]樟子松生态适应性和生态耦合性较强,可快速适应新的生态环境,但是群体间生长性状存在一定变异,其中树高性状变异较小,年均生长量变异较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81%和22.36%;樟子松群体的家系遗传力较强,遗传增益较高,遗传效应显著,树高、2013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3个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999、0.984和0.993,遗传增益分别为16.64%、19.57%和17.76%.[结论]推荐NGF为优异群体,群体内家系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增益较高,生长潜力较大,具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长期的掠夺式的采芽方式,导致龙牙楤木种质资源受到严重威胁,采用异地基因保存策略,利于龙牙楤木种质资源的优化保存、评价、测定和利用,而且,黄菠萝母树林内的生态条件适宜建立龙牙楤木的基因保存林。试验结果表明:龙牙楤木较适宜的立地条件为阴坡及半阴坡,其保存率分别为90%和92%,当年高生长较缓慢,次年高生长明显加快;黄菠萝母树林内栽植龙牙楤木,其整个植株干物质为241.0g,含水率为63.5%,枝和根含水率高于其它部位;根、茎、芽和叶部所含营养元素均较高,尤其是微量元素Zn的含量最高,1g干样品中含锌2.90~55.00μg,是一般食用植物及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其营养价值仅次于人参。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16年生)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家系间和家系内都存在着丰富的变异,高生长量最大的家系与最小的家系相差1.3倍,胸径相差1.4倍,材积相差2.3倍,各性状家系内单株间相差1倍多。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41、0.718和0.642,遗传增益分别为15.7%、20.8%和41.5%。筛选出4个优良家系: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和日5×兴9,其树高、胸径及材积较当地落叶松分别提高27.9%、42.9%、131.5%,22.6%、28.1%、79.4%,18.8%、28.3%、78.9%和14.1%、26.8%、78.2%。  相似文献   
36.
天然杨桦林的生长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数量化Ⅰ统计分析理论,将天然杨桦林的生长条件划分为Ⅳ个立地级,以Ⅰ立地级为最佳。在立地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天然杨桦林各立地级的生长进程,提出了天然杨桦林树高与胸径生长进程的3个阶段:速生期、均稳生长期和慢生长期。这为杨桦林的分类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兰士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43-12845
蓝靛果忍冬为喜冷凉湿润性气候的多年生野生浆果类灌木,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该文通过对高寒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与蓝靛果忍冬生态耦合性进行研究,综合分析数量性状的生态效应和亲本的遗传效应,结果发现生境类型不同,果实性状存在一定变异,纵径变异较小,横径变异较大,种粒数量变异最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9.38%、11.92%和20.64%;果实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中等,遗传分化较小,3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825、0.559和0.627,遗传增益分别为7.53%、5.72%和11.94%,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8.
杨桦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发生次生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群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减免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均占居重要的战略地位。笔者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杨桦次生林的起源、地理分布、群落结构、演替动向及可持续经营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综合利用和高效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资源可持续经营和创新利用的广阔前景,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9.
采取固定标准地连续、定位观测与临时标准地调查点面结合的方法,在研究立地分类、林分生长进程、最适经营密度选择及密度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林木干材心腐影响因子、种群结构及优质高效经营效果,结合工业纤维林培育目标及木材纤维物理材性指标测定,提出了天然杨桦工业纤维林优质高效经营技术,可为科学合理地经营现存杨桦次生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取优质高效经营技术,山杨和白桦工业纤维林单位面积总产量分别提高14.01%、8.90%,经营效果明显,极具广泛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槭树是槭属中一类多产业链经济树种的泛称,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能不可估量,应用前景广阔,因此,充分发掘槭树的优良基因资源,探寻有效的综合利用途径和生态保护策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于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科技文献和研究成果,在广泛汲取和科学甄辩的基础上,概述槭树的起源与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应用价值、营养成分及其药理分析、引种驯化理论、生物繁殖技术,阐述槭树类树种的研究现状,指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旨在为该类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长期保存、高效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同时,为林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提供高科技附加值的优良品种或优异种质,以实现林业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