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多小穗小麦品系10-A以及来源于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的56个稳定品系的谷蛋白。结果表明,10-A、88-1643和川育12号的谷蛋白带纹各不相同,能彼此区分。在这56个后代品系中,高分子量谷蛋白带纹出现了与88-1643、川育12号一致的类型以及4种三亲本间的重组类型,没有出现10-A的谱带类型和突变类型。在这些品系中,有8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2,7+8,5+10(占14.3%),11个品系含优质亚基组合1,7+8,5+10(占19.6%)。  相似文献   
12.
从创制的 80个新选系中鉴定出 3个抗条锈病品系 ,应用醇溶蛋白A -PAGE检测发现其均为T1BL .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 -PAGE分析表明 ,3个抗病易位系均含 5 + 10及 1或 2 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定认为 98- 12 6 6品系表现特别优异。其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 ,该品系优于对照品种川麦 2 8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7个小麦品种开花后不同天数的整穗发芽率,脱粒种子发芽率和切胚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抗生的差异主要是生理性抑制程度的不同,并且在开花20天之前,这种生理性抑制订存在于颖壳内,由此认为,可以在早期通过植物体的其他生理生化测定来判断不同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同时筛选出一份抗穗发芽的白粒改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小麦新品系98-1266与川麦28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微卫星 (SSR)标记 ,对小麦优质兼抗丰产 1BL/ 1RS易位系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在所用 12 7个RAPD随机引物中 ,有 4个引物能稳定地揭示材料间的差异性。该 4个引物共扩增出 17条带 ,其中 7条带 (占 35 % )具有多态性。在 2 4个SSR位点上 ,共检测到 34个等位基因。其中 ,有 8个位点 (占 33 3% )能揭示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间不同基因型的差异。本文还对RAPD和SSR标记在小麦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MP和ISSR标记分析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RAMP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对60份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ISSR标记多态性又高于RAMP标记。在RAMP分析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27条;22个RAMP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9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84.48%;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27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51~0.965,平均值为0.830。在ISSR分析中,每个引物可获得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95条;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DNA片段,其中11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8.23%;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42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03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203~0.931,平均达0.676。聚类分析表明,两种标记都能将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差异。Mantel检测表明,这两种标记极显著相关(r = 0.346, t = 2.808)。  相似文献   
16.
小麦中国春遗传背景的育种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春与推广品种 (系 )杂交、回交进行小麦育种研究发现 :在与中国春的来源地有类似生态的育种条件下 ,中国春的适应性强、分蘖多、落黄好、多小花等优点能够用于小麦遗传改良 ,特别是在引入推广品种遗传背景时 ,中国春的“多小花”得到更好发育 ,导致穗粒数增多 ,可能是“增产资源”。而不利的遗传性状 ,如植株高、抽穗晚、易倒伏、株型差、千粒重低等能够被改进 ;单交组合的 1次回交和三交的方式 (中国春的血缘占 2 5 % )是育种效率最高的方式 ,其次是三交组合的 1次回交和单交组合的 2次回交 (中国春的血缘占 12 .5 % ) ,而单交 (中国春的血缘占 5 0 % )几乎不能获得理想的后代 ,是最差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小麦多小穗改良品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小穗10-A的60份改良品系与川麦28杂交,其F1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表明,F1平均抽穗期较川麦28晚一天左右,平均小穗数和平均穗粒数呈正向优势,说明这套改良品系在提高穗粒数方面具有优势;但平均千粒重和平均穗粒重与高千粒重的川麦28相比有所下降。本研究筛选出6份穗粒重较对照川麦28提高15%以上的组合,其中97-13-2,97-94和97-116三个品系的F1较川麦28穗粒重提高20%以上,可作为今后杂种优势利用或进一步杂交改良的重要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适合成都平原地区裸燕麦(Avena sativa)的高产栽培方案,以燕选1号、坝莜6号和白燕11号为材料,采用两种播期、4种播种量和4种施肥量的4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品种、播期、播种量和施肥量对裸燕麦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裸燕麦有效穗数、株高和产量影响显著(P0.05),早播(B1)时,各主要农艺性状均显著(P0.05)高于晚播;播种量对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P0.05),在播种量为360万株·hm-2(C4)水平下燕麦产量最高;施肥量对有效穗数、株高、生育期和产量影响显著(P0.05),燕麦有效穗数、株高和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栽培因子对裸燕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施肥量播期品种播种量。根据各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及对比各组合实际产量可以看出,早播组合较晚播组合产量高;播种量在180万株·hm-2(C2)、270万株·hm-2(C3)或者360万株·hm-2(C4)水平时、施肥水平在600 kg·hm-2(D3)或者825 kg·hm-2(D4)时均有较高产量。综合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可知,成都平原地区种植裸燕麦时,以播期为11月1日,播种量为180万株·hm-2、施肥量为600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认识小麦穗发育调控相关基因及调控网络,为穗部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小麦穗发育相关文献和基因的研究动态,对小麦穗发育过程、穗部调控相关基因和穗部相关的重要QTL等方面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小麦的穗部性状直接与产量相关,其穗部发育一直是育种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基于水稻和玉米的研究进展,以及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一些基因在小麦的穗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影响穗部性状,小麦穗发育的调控途径也逐渐被发现。【结论】小麦穗发育研究与禾本科模式作物水稻相比较为缓慢,但随着测序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将大大加快穗型调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小麦穗部研究正迎来春天。  相似文献   
20.
山羊草属植物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APAGE技术对山羊草属中6个物种30份材料的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共出现14种醇溶蛋白APAGE谱带类型和67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每份材料可分离出10~22条带,所有67条谱带均具有多态性。同一物种内的谱带类型为1~4种,种间没有出现相同的带型。种内各材料间谱带类型可完全相同,带型间的最大相似系数为0.941,而种间最大相似系数则为0.6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