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三联小穗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concv .tripletum)是一种特殊穗型的普通小麦 ,是混生在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的一种特殊小麦类型 ,遗传性稳定。它是连接大麦亚族与小麦亚族的例证标本。西藏小麦地方品种“棒型小麦”就是典型的三联小穗小麦 ,有稳定的三联小穗特征。对三联小穗小麦“棒型小麦”并列小穗基因进行染色体臂定位研究 ,发现 :(1)正常穗型与并列小穗相比遗传呈显性。小麦中国春遗传背景中存在抑制并列小穗表达的基因 ;(2 )控制并列小穗的基因定位在 5AL、4BL、6BS、7BL、7DL染色体臂上 ;(3)分枝麦与正常小麦杂交后代出现并列小穗这一现象可能受 5AL和 4BL染色体臂控制。  相似文献   
52.
53.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号生化标记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醇溶蛋白,谷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等3种生化标记对新品种川农16号及其亲本和对照品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不仅在蛋白质水平上存在多态性,而且双亲在不同基因位点上对川农16号贡献也存在一定差异。利用醇溶蛋白标记鉴定出川农16号和87-429为1BL/1RS易位系。川农16号具有优质亚基(5 10)和劣质亚基(20)共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4.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6个四川省小麦地方品种的抗穗发芽进行了测试。整穗发芽率低于10%的品种有60个,其中最低的简阳绿豆麦为3.14%,最高的宜宾排兜麦达34.08%。从各地区品种的整穗发芽率的平均数及各地区低于10%穗发芽品种的比例看小麦地方品种中的抗穗发芽资源大多数分布于四川省的中部及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5.
利用长休眠节节麦(Ae.tauschii)与四川的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矮兰麦(T.turgidum)杂交并加倍合成的新的抗穗发芽普通小麦"RSP"与"绵阳11"D染色体组的单体系列杂交,对来源于节节麦的晚生育期基因进行定位分析,以期在利用其穗发芽抗性时,克服其生育期较晚的特性。结果表明:该节节麦的2D和5D染色体上均存在晚生育期基因,2D的作用较5D更强。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西藏半野生小麦粒型性状的QTL差异,以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和郑麦9023(ZM9023)杂交后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温江试验田种植,对其粒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籽粒大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自交系群体粒型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对籽粒大小的影响依次为粒宽、粒厚、粒长。在三个年度环境中,总共检测到33个控制小麦粒长、粒宽、粒厚、籽粒大小和长宽比的QTL位点。其中,13个控制粒长的QTL分布在1B、2B、2D(3个)、3A、4A、5B、6A、6B、7A(3个)染色体上,每个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37%~11.57%。6个控制粒宽的QTL分布在2B、2D、4A、5B、6A、7A染色体上,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6.43%~12.69%。3个控制粒厚的QTL位于2B和2D(2个)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2.75%、10.00%和8.49%。9个控制籽粒大小的QTL分别位于2B、2D(2个)、4A、5B、6A、7A(3个)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6.26%~14.69%的表型变异。另外,本研究还在2B、2D、4A、5B、6A、7A染色体上共发现7个QTL富集区,这些染色体上的QTL和富集区与籽粒性状密切相关,在育种中值得关注。其中,2B染色体上XwPt-3561~XwPt-6932分子标记区间内有控制粒长、粒宽、粒厚、籽粒大小的遗传位点,6A染色体上标记wpt-730109与wpt-7063之间有控制增加籽粒宽度和籽粒大小的位点。  相似文献   
57.
对中国春为遗传背景的中国春Lo .elongatum (Host)A .L veEe 染色体二体代换系和二体附加系的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在 2 7个供试材料中 ,只有一个代换系DS7Ee(7D)DV82 - 2 - 1- (1)表现为中抗 ,其余全部表现为感病 ,尤以二个附加系DA2Ee New - 8- 9- 4- 3 - 6 - (1)和DA6Ee- 2 - 4- 12 - 4- 2 - (5 )感病特别严重 ,表现为高感。结果表明 :①Lo .elongatum的E染色体组在中国春的遗传背景中对白粉病的抗性没有多大贡献 ;②中国春的 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小麦白粉病抗性的抑制因子 ;③白粉病抗性存在微效多基因效应。  相似文献   
58.
四川小麦优良新品系醇溶蛋白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PAGE)对 1998至 1999年四川省区试的 2 4个参试品系和两个对照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的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 :2 6个材料共出现 2 2种带型。每个材料可分离出 15~ 2 1条谱带 ,共分离出 34条带 ,其中 2 7条具多态性 ,占 79 4%。 2 4个品系中 ,有 2 0个具有 1B/ 1R易位标记位点Gld1B3 ,占供试材料的 83 3 %。  相似文献   
59.
应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24份四川小麦新品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并计算其品质得分。结果表明:大部分品系的Glu-A1位点上具有1亚基,Glu-D1位点上5+10亚基达75%,但Glu-B1位点上的7+8或17+18亚基比例较低。所有品系的品质得分为4~10分,平均7.7份。说明四川小麦的品质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